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地球上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突发危机事件9.11、火山、地震、海啸、火灾、水灾、暴风、暴雨、大雪、非典、禽流感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重大突发危机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必然性,其破坏性和杀伤力越来越大,危害后果超越人们的想象,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加强重大突发危机事件和自然灾害应对手段和能力的建设,国外发达国家不仅有完整的应急救援机制,还有强大的空中救援力量。  相似文献   

2.
民机试飞是飞机从设计生产到交付客户的验证环节,是型号研制成功的关键步骤。民机试飞具有以下特点:为了验证飞机性能而进行各类风险科目试飞,除此之外,还需进行日常维修保养工作。这决定了民机试飞中容易产生突发性事件,需要建立有效的民机试飞应急管理体系。从介绍民机试飞基本特征的角度出发,对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和试飞应急管理体系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对整个民机试飞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优先级进行评价,为今后的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靳军号 《国际航空》2009,(12):19-19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通用航空不仅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专业飞行服务,还在我国历次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加快通用航空发展,推进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已成为当前民航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2008年1月中旬以来,一场五十年一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席卷南方十余个省份,给航班飞行带来极大的困难,时值春运,运输和保障压力更显巨大。面对这些,民航系统各条战线上,从领导到一线员工,上下一心,将旅客利益置于首位,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全力以赴应对灾害天气,力保航班安全,涌现出许多经典的航班保障事例,但同时也显现出诸多应对突发灾害情况中的民航系统各单位在应急机制、应急处理能力、设备保障和协调等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一种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常用手段,航空应急救援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救援力量。目前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能力严重不足,其中,又以直升机数量不足最为严重。薄弱的航空应急救援能力与灾害频发的国情不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与人民的热切期望不相适应。本文从我国航空应急救援现状入手,分析当前我国航空应急救援存在的问题,针对直升机融资租赁业务应用到航空应急救援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国家应急救援运行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也称紧急事件或危机事件,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突然发生的、严重危及社会秩序、有可能或已经造成重大损失需要政府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加以处理的公共事件。本文立足应急救援系统建设的思想,分析国内外应急救援系统的发展状况,针对南方特大暴风雪灾和四川汶川8级的大地震,暴露出各行业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的紧急直升机调运队伍缺乏的问题,提出国家应急救援直升机运行体系构建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安全管理体系(SMS)以其较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操作性,得到国际民航组织(ICAO)缔约国的广泛认可和积极推进,对于加强和改进航空安全管理、提高航空安全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每个国家国情不同,民航发展情况和安全管理实践有异,建设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在国际民航组织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框架下,结合各国民航实际,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民航安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空防安全体系,该体系重视空域中监视信息和情报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和共享,重视加强空域警戒,重视各部门和机构的协调一致,重视空防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建设,重视拓展空防安全国际协作。  相似文献   

9.
自1998年国航机长袁斌劫机去台湾以来,我国再未发生劫机成功的事件。其后零星发生的劫机未遂事件,也都被认为是偶发的航空犯罪行为,与1990年代的劫机潮相去甚远。我国既往发生的劫机事件,具有显著的规律性,与当时特定的国际、地区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环境存在不可割裂的关系。随着劫持民用航空器犯罪活动宏观背景因素的消除,我国似乎处于航空犯罪的平稳期。然而,分析国际社会和我国航空犯罪的历史,结合当前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灾害应急救援过程中存在忽视救灾成本的问题,造成了社会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政府部门需要对应急救援过程中的救援物资、运输、人力资源等进行经济成本的分析,总结我国应急救援中的不科学现象,并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以减少救灾过程中对公共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1.
应急管理工作是民用机场安全管理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民用机场管理条例》第26条明确要求:“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运输机场应急救援的演练和人员培训。机场管理机构、航空运输企业以及其他驻场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并加强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12.
民用航空运输跨越国界,是世界各 国人民联系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具有全球性特点。“9·11”事件对各国的安全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极大地促进了航空保安领域的国际合作。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民航总局于2002年12月4日至6日,在昆明举办了国际航空保安研讨会,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机会,供大家研究当前所面临的新的威胁,探讨民航保安新的措施,分享各国的经验,以达到共同维护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目的。来自2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80多名民航官员、代表、专家、学者和公司代表以及国内80余名民航界人士参加了研讨会;国际民航组…  相似文献   

13.
朱沛然 《民航管理》2023,(9):20-22+38
<正>马航MH370事件以来,国际社会普遍更加关注民用航空器搜寻援救工作的发展,在各国政府、组织和民众的积极参与下,民用航空器搜寻援救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实践证明,积极投入民用航空器搜寻援救体系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搜救效率,降低人员伤亡风险,还为促进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平台。本文通过对我国以及亚太地区部分国家的民用航空器搜寻援救体系的实践分析,结合实际搜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就我国民用航空器搜救体系建设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应急救援定位技术的发展关系到救援人员和受害人员的生命安全。首先,对应急定位与普适定位进行了对比,总结了应急定位的主要特征,阐述了应急定位系统的精度、连续性等技术指标。之后,分析了不同传感器在应急场景下的可用性,对相应传感器在应急定位领域中的融合和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围绕坐标基准、知识图谱、多源协同、智能控制四项关键技术架构室内外无缝应急救援定位系统,总结了构建流程。其中,坐标基准将室内和室外、相对定位和绝对定位统一,而知识图谱综合权威发布信息和灾害场景信息进行决策,不仅可以辅助多源融合中传感器的选择、传感器无缝切换以及故障传感器隔离,还能协调智能控制中救援设备的调度、救援设备之间和救援设备与人员之间的协同定位。  相似文献   

15.
自2010年西南、2011年南方地区旱灾发生以来,我国政府的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救灾中,暴露出了我国在灾害应急管理中预警不及时、管理不到位、地方政府应急能力有限等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并寻求积极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孟爱民 《国际航空》2007,(10):34-35
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的要求,数据的质量控制是从数据产生的始点到其生命周期的终点的全过程控制,各国必须按照国际通用管理标准(ISO)的相关标准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目前,中国民航正在建立这样的体系,消除安全隐患,完成对我国航空器 FMS 数据库的更新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特点: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正在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国际分工形式日趋多样化,各国经济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交融,人类社会进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崭新国际分工阶段。 虽然“9.11”事件给全球经济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走势。目前,全世界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全球贸易仍然势头强劲。  相似文献   

18.
张平 《国际航空》2014,(8):75-76
在飞行事故调查过程中,黑匣子记录内容不全、黑匣子破损、甚至黑匣子无法找到的事件时有发生。马航MH370航班失联,引发人们对黑匣子的高度关注。今年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关于全球追踪的多专业会议上提出了一种带有应急定位发射机的可弹出式记录仪方案,它被认为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AnAnalysisoftheLegalLegalProblemsinPreventingtheBehavioursThreateningtheAviationSecurity由于各国政府和国际民航界的重视和不懈努力,先后制定了《东京公约》、《海牙公约》和《蒙特利尔公约》等制止非法干扰民用航空安全的国际法律文件,将劫机和破坏民航设施的行为/行径作为严重罪行予以严厉法律惩制,使一度严重危及旅客生命和民航安全的劫机和爆炸恶性事件大为减少。然而,行为不轨乘客威胁甚至谩骂殴打机组和其他乘客,酗酒滋事,寻衅生非,性搔扰,破坏客舱秩序等事件却又日益严重,危及民航安全和健康发展,成为大家深切…  相似文献   

20.
一些国家和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的通用航空体系比较健全,在抗击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发挥出了无可比拟的作用。本文通过与它们的横向此较,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对我们国家通用航空的发展、国家应急救灾体系的健全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