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介绍了在数控铣床上加工钛合金薄壁肋条结构零件的加工工艺,以及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选择与钛合金亲和力小的YG类超细颗粒硬质合金刀,刀具后角取a:10°~15°。主轴转速470r/min左右,切削速度21~27m/min,走刀速度0.04~0.07mm/min,采用10号机油作冷却液。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阴极电泳漆前磷化液的选择原则,并选用国际上新开发的三元低锌中低温快速磷化液进行的工艺试验,确定了工艺参数和工艺方法。结果表明:新型的磷化膜完全达到阴极电泳漆前的质量标准。根据该磷化工艺特点,提出了动浸式磷化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三氯化钛与氧气作用使黑色载体转变成白色的原理研制成功氧气浓度快速定量检测管。对检测管进行了标定及性能测试和稳定性考察。研究表明:研制的氧气快速检测管能测定5%~23%的氧气浓度,适用于-10℃~40℃(相对湿度30%~85%)范围内使用,测定误差在±10%以内;具有使用方便、显色快速、界限清楚、易于观察等优点。该检测管的研制成功解决了航天发射场快速定量测定氧气浓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骨架式橡胶密封件,其金属骨架与橡胶件的粘接经常脱粘,曾采用金属骨架镀黄铜,试用聚硫乳胶、环氧乳胶等多种粘接剂,结果都不理想,不仅时有脱粘,有时金属骨架上的黄铜镀层也会与金属骨架脱层。最后采用不镀铜金属骨架,JQ—1聚异氰酸酯胶粘剂的粘接工艺,金属骨架酒精清洗,烘热100~120℃,时间30min,浸胶时间6~8s,干燥5~7min,包贴胶料后模压,脱模获得高质量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针对各种不同金属的零、部件的要求,注重了施涂前的预处理。采用独特的工艺手段,简化了电泳涂漆施工的全过程。介绍了各种涂覆件在电泳涂漆时对于电压、时间、预处理的选择数据。产品涂层质量及防护性能各项指标的考核均符合JB1606—75、JB839—75等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6.
采用新颖的水热电泳法在碳布表面生长ZnO纳米棒,制备出ZnO纳米棒/碳布多尺度增强体,与传统水热法相比,有效地缩短了ZnO纳米棒的生长时间。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ZnO纳米棒/碳布多尺度增强体的结构特征、微观形貌进行表征。探索了不同电泳时间(15、30、45、60min)对碳布增强复合材料的湿式摩擦性能和拉伸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ZnO纳米棒/碳布多尺度增强体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和拉伸性能,归因于多尺度增强体与树脂基体之间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当电泳30min时,复合材料表现出最高且稳定的摩擦系数,与原始碳布复合材料相比磨损率降低了55.40%。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133.74MPa,与原始复合材料相比提高了30.10%。因此,水热电泳法在制备碳布多尺度增强的复合材料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29名在“和平”号空间站上飞行了125d~366d俄罗斯航天员的血浆蛋白。为了研究蛋白的组分使用了醋酸纤维膜电泳。用自动分析仪的缩二脲法确定总蛋白浓度。飞行后第2天平均总蛋白浓度和蛋白组分所占总蛋白的百分比与正常值没有区别。飞行后的第7~14天,发现总蛋白浓度有明显下降,α1球蛋白与α2球蛋白含量增加,γ球蛋白下降,而白蛋白和β球蛋白的平均含量没有变化。结果显示在长期航天飞行返回地面后,航天员在再适应的早期发生了急性期反应。  相似文献   

8.
介绍新涂装线前处理剂、阴极电泳漆的选择方法和性能评价结果。经各种性能试验:五种漆前处理剂,除E产品不满足要求,D产品性能价格比不占优势,其它产品性能基本相当;四种阴极电泳漆漆膜耐蚀性、机械性能都较优异,G、I漆综合性能略占优势。  相似文献   

9.
强化铝合金LD10材料,常用于航天产品各类端框。端框结构复杂,加工工序多,往往使工件产生变形。通过大量的工艺试验,采取综合治理的工艺方法,取得很好效果。首先锻件淬火后冷锻变形2.5%~4.2%,使材料淬火应力大大降低,然后在机加工工序过程中进行2~3次稳定化处理,消除材料加工后的残余应力。达到了工件尺寸稳定、防止变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小尺寸钛合金套扣板牙的研制过程,扼要论述了板牙几何尺寸改制的基本特点及必要的综合工艺条件;把标准板牙刃适当变窄,减小板牙与工件接触,采用小前角及小刀倾角增加了刀尖强度,切削速度V=1~1.5m/min为宜。并对板牙改制前后的切削寿命、切削扭矩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1.
非金属凝胶推进剂热力特性计算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制了非金属凝胶推进剂热力气动力计算软件,对某单组元和双组元凝胶推进剂进行了热力气动力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对计算使用的胶凝剂,胶凝剂质量含量增加,推力室真空比冲、燃烧室温度和特征速度均下降;相同条件下,当胶凝剂在推进剂中质量含量在1%~3%范围变化时,某型单组元凝胶推进剂真空比冲比原推进剂下降约0.47%~1.94%;质量含量在2%~5%变化时,在最佳混合比处,某型双组元凝胶推进剂真空比冲比原推进剂下降约1%~2.69%。凝胶推进剂的热力特性主要取决于添加的胶凝剂的化学成分和含量。  相似文献   

12.
介绍特高温92%Al_2O_3陶瓷-金属化共烧结技术,详细讨论92%Al_2O_3的组成特性、金属化配方设计和92%Al_2O_3陶瓷-金属化共烧结工艺。分析了陶瓷金属化烧结机理,建立了物理模型,并成功地应用于陶瓷器件的研制。  相似文献   

13.
三元乙丙橡胶粘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粘接面处理、粘接压力、胶层厚度、胶层涂刷方式等方面对三元乙丙橡胶粘接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合金应喷砂后阳极化、三元乙丙橡胶生胶用乙酸乙脂擦拭、熟胶进行表面打磨;采用三次刷涂,胶层厚度控制在0.1~0.15mm;硫化压力5~10MPa是较好的粘接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JNJ-A型胶凝剂的制备工艺,保证胶体推进剂的产品质量,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JNJ-A型胶凝剂合成碱化工艺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依据粘度、透光度等性能指标筛选出较佳胶凝剂制备碱化工艺条件为:碱液浓度22%,碱液用量35wt原料%,稀释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26倍,碱化温度1℃,碱化时间70 min,得到了粘度值32 000 mPa·s,透光度74%的合格JNJ-A型胶凝剂产品,确定了各个碱化工艺参数对胶凝剂性能影响的先后顺序为:碱化时间>碱液浓度>碱液用量>稀释剂用量>碱化温度.  相似文献   

15.
法国的空间电泳研究王海波周顺林吴汉基图1连续自由流电泳示意图空间连续自由流电泳目前被普遍认为是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纯度生物材料分离提纯方法。在过去的20多年中,美国、前苏联/俄罗斯、日本、法国等已进行了多次空间电泳试验。法国在这方面可谓后起之秀,其从19...  相似文献   

16.
601耐湿热环氧树脂体系由AG-80环氧树脂和BNE耐湿热环氧树脂组成。该树脂体系具有固化反应平缓的优点,固化反应温度范围为168℃。在120℃~130℃时,T300/601碳纤维增强耐湿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预浸料处于最低粘度状态,凝胶时间为190~120min,是理想的加压区间。工艺试验表明,复合材料的预成型工艺,加压时机和固化工艺是保证结构件成型质量的关键,制备得到的T300/601复合材料单向板的空隙率低于0.1%,层问剪切强度达110MPa。601耐湿热环氢树脂体系适合于整体成型共固化碳/环氧结构件的制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机转子中高矫顽力四极磁钢进行了工艺分析,给出材料配方及铸造工艺,采用一般的高频感应电炉进行铸造浇注,并采取了630~640℃2h+540~550℃10h两级回火制度。  相似文献   

18.
化学气相反应法在C/C复合材料抗氧化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把硅蒸气渗入预制体孔隙与碳直接反应生成SiC的化学气相反应(CVR)方法,提高初始密度和预制体结构均不同的C/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能力,研究了C/C复合材料的密度变化与微观结构,并对其进行了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因CVR温度、C/C复合材料初始密度不同,抗氧化处理后的密度增加量有显著不同。针刺炭布C/C/SiC复合材料在马福炉中于1160℃经65min氧化后,其失重率仅2.6%,而密度为1.95g/cm^3的同结构C/C复合材料相在同条件下失重率高达32%。  相似文献   

19.
射频同轴连接器在使用中需要频繁插拔,常常由于镀金层磨损引起腐蚀,导致接触不良电性能下降,经实验。在镀金层厚度≤2μm时,插拔1000次,镀金目相对磨损量达73~85%;若插针涂DJB—823而插孔不涂时,在相同条件下试验,镀金层相对磨损量为0.036~0.042%,若插针、插孔两者均涂DJB—823则其相对磨损量为1.5~2.5%。插拔力降低了27.6~38.5%,实验证明在镀金后涂DJB—823固体薄膜保护剂可大大提高插针、插孔的耐磨性,从而可减小镀金层厚度,降低黄金消耗,延长产品寿命,提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生物阻抗测量评价国际空间站人体水合状态和身体成分的变化。12名航天员在第100~200昼夜飞行的各阶段体液减少了:体液总量以及细胞内和细胞外的体液量与对照值相比,平均每组减少了5.2~10.4%。在航天飞行期间航天员身体成分有规律地变化:阻抗测量后确定无脂物质减少得不明显(平均为1.9~4.0%),而体脂成分在头3个月平均增长了4.6~8.2%。得出的结论是,在长期飞行中在无脂物质减少和脂肪物质增加的同时,人机体水合程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