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简介了火工装置、航天火工装置、发火元件和器件的概念,并就如何在标准中表述航天火工装置关键件及其与常规兵器火工品的差异作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美国航宇局于1995年发表了关于航天火工装置设计、研制和鉴定的技术备忘录,文中讨论了火工装置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和研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并提供了工程信息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4.
5.
火工装置在航天飞行器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工装置是航天技术的关键之一。文中介绍航天火工装置在航天飞行器上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7.
介绍了电火工品销毁装置的组成,重点介绍了爆炸容器、恒流源电路和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利用DirectX SDK和凌华数据采集卡PCI-9112应用程序包开发了装置的应用程序,实现了对电火工品的电阻测试、销毁和销毁过程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8.
火工装置是航天技术的关键之一。文中介绍航天火工装置在航天飞行器上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提高火工品的双边可靠性评估精度,本文研究了火工品双边可靠性模型,给出了基于Bootstrap的火工品双边可靠性小样本评估方法,并在该方法中对刻度参数进行了修正。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满足火工品双边可靠性评估要求。最后通过与经典方法的比较,同时以某针刺雷管为例进行了大小样本对比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从数学模型的角度,论证了采用高压快速气源替代火上品爆燃气的理论可行性;介绍了所研制的高压快速气源台及测试系统的原理,以及高压气体快速获得技术、高压气体快速释放技术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并将用高压快速气源得到的测试曲线与用火上品爆燃气得到的测试曲线相对比,说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通过理论和实践的验证,证明利用高压快速气源替代火工品爆燃气进行火工机构试验的方法是可行的,这项技术的推广将具有很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周月 《航天控制》1998,16(2):34-37
火工品供电线路一直是火箭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的重点,在控制系统的综合试验中都要对供电电流作专项测试。本文提出了一种替代传统手工测试的自动化测量方案,从软硬件的设计、试验的情况、效率、通用性以及扩展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航天产品工程作为实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需要各院、厂(所)在传统科研生产模式的基础上实施探索和创新。以航天火工品为背景,就院、厂(所)两级在单机级产品的产品化工作开展过程中所涉及的管理与技术工作进行了探讨,对如何有效推广宇航单机产品体系管理模式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电容放电式火工品点火电路参数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火工品电容放电式点火电路,阐述了电容充放电原理和充放电电路的参数计算方法;仿真分析了充电电压和储能电容等参数对点火电路放电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合理选择储能电容和充电电压能够获得较好的点火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电火工品的技术特征和性能劣化的表现;分析了性能劣化的产生原因和机理;重点讨论了振动、湿热、静电等环境条件对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陶  於津 《质量与可靠性》2009,(6):23-24,28
通过马歇特锤击试验模拟某火工品组合件在冲击载荷下的点、传火及起爆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火工品组合件在输入端拐弯处存在一定概率的断火故障模式,经故障机理分析,提出了在发生断火故障处采取涂胶固化措施.经验证试验表明故障定位准确,改进措施有效,断火故障消除。  相似文献   

17.
先进的红外干扰技术--特种材料诱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介国外先进的一项红外干扰技术--特殊材料诱饵的性能特点、装备情况以及效能分析.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需要分离装置实现空间分离功能,传统的火工品分离装置存在高冲击、高污染以及不可重复使用等缺点,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 SMA)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火工品分离装置的不足。文章对国际上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空间分离装置(shape memory alloy release device, SMARD)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对不同类型的 SMA 分离装置的研究进展加以介绍,进一步分析了用于微小卫星的分离装置研究进展;分别从承载能力、质量、体积、冲击性能、分离时间、重置性、兼容性七个方面对这些装置进行了分析对比,提出了进一步开发新型SMARD的建议,为SMARD的选择、设计和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赵欣  韩增尧  邹元杰  郑世贵  丁继锋 《宇航学报》2015,36(10):1210-1218
为解决航天器火工冲击力学环境预示中无法确定载荷力函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流体编程软件(Hydrocodes)的“振源系统-近场结构”一体化建模和分析方法,分析由火工品触发的航天器星箭分离机构及其他解锁释放机构的冲击过程,从中提取力函数, 实现对振源与主结构的解耦分析。以包带式星箭分离结构为例,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论证。通过对模型进行爆炸冲击直接加载和力函数的解耦加载这两轮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初步校验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对模型的耦合性分析和对其简化模型的分析,进一步校验了局部建模的合理性和解耦分析的准确性。该方法是一种能够确定航天器火工冲击源函数的可行方法,为从工程上解决航天器火工冲击的响应预示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战斗部中火工品装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战斗部用火工品的分类、组成和原理,论述了各种火工品在战斗部中装配的安全要素,装配过程中发生的主要故障,以及故障处理和预防。工程应用表明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和故障处理技术,杜绝了火工品装配引起的安全问题,产品的故障率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