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航天飞机第九次飞行期间,宇航员对地球观测的范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广,覆盖率达63%。这是由于“哥伦比亚”航天飞机的发射倾角为57度之故。在这样的轨道上,航天飞机可飞过地球北纬57度和南纬  相似文献   

2.
尹传红 《飞碟探索》2008,(11):18-19
我们可以被在科技上强于我们的外星生物轻而易举地消灭。就像我们掐死小昆虫一样;外星人对人类毫无感情。更无怜悯之情。正如我们对待地球上别的生物一样。  相似文献   

3.
日头赤炎炎     
季礼 《飞碟探索》2006,(8):42-44
太阳太阳是地球上所有生命之母,也是地球一切现象的源头,太阳提供地球源源不断的能量来源,让地球能有各式各样的风、雨与生命变化。在原始的人类社会里,就已有崇拜太阳的活动,但敬畏大于对太阳的探索,直至今日,我们仍不甚了解已照耀地球50亿年的这颗太阳。太阳的组成太阳是一颗  相似文献   

4.
从古到今,人们对金星都不陌生,这是因为它是今天空中最亮的星星。中国古代称“太白金星”的便指的是它。由于金星位于地球轨道以内,比地球更靠近太阳,从地球看上去,它和太阳的最大视角不会超过48°,因而金星不会整夜地出现在夜空中。当它出现在满天星斗尚未露面的落日余晖里时,我们习惯地称它为“长庚星”;而当它闪烁在群星隐去的朝霞中时,我们则又管它叫“启明星”。金星概况金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郾08亿千米,自转周期243天,公转周期224郾7天,公转速度35千米/秒。金星上的一昼夜,相当于地球上的117天。金星的半径为6073千米,是地球的0郾9…  相似文献   

5.
地球是月球上可视半径最大的天体,且在天球上运动范围较小,不存在升降现象.当月球车在月球对地面区域活动时,利用地球敏感器对地球成像可实现月球车长期自主天文导航.地球图像地心位置提取是利用地球敏感器进行天文导航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接决定了地球敏感器的观测精度.本文通过研究地球敏感器镜头投影模型分析地球成像规律,提出一种不受地相变化约束的地球敏感器图像地心位置提取算法,采用取半搜索法和循环搜索法两步实现地球真实边缘线的充分筛选,并基于此拟合地心位置.半物理仿真实验校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能针对不同地相图像有效提取地球中心,外符合平均精度约为9.78"~16.68",在实验条件随机改变的情况下,地心位置外符合精度标准差互差最大不超过0.98".   相似文献   

6.
易白 《太空探索》2013,(6):36-37
在几十年之后,火星或许会迎来第一批地球来访者。从来没有到过火星的人类如何才能在火星上更好地生存下去?科学家正在展开大量的研究,以帮助人们未来顺利地移民火星,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是在地球上寻找类似火星的环境进行模拟生存训练。近年来,美国科学家在犹他州一片沙漠中进行训练,为未来的火星探险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7.
每当触及地外生命探测的话题,总会有几丝激动之情油然而生。 为什么?因为如果能探测到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特别是有不同于地球生命形态的生命存在,则关于“生命是否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的科学争论就可尘埃落定,人类从此不再孤单。不仅如此,它还会大大加深我们对生命现象的本质的认识,进而大大提高地球上生命的素质。 这又是为什么? 要回答这个为什么,先要说清楚  相似文献   

8.
倘若在未来天灾降临的时候,人类要想获得救助。那么,为了躲开天灾,人们得首先需要模拟天灾。对人类而言,最紧要的莫过于为自己的生存深思熟虑地思考和竭尽全力地行动,以使人类及地球家园安然无恙。一些学者极力主张,制止无意识的迫使人类自毁的行为,是要获得最后的成功。时至今日,还真的有人相信,人类是借助于神的力量来支配地球,并且使地球繁荣昌盛,从而使地球上的生命得以延续生存到永远的说教。但是,另一些人却表示了对人类活动改变或污染自己地球家园的担忧,即一场世界范围病毒流行病的蔓延,以致人类不再适于在地球上居住…  相似文献   

9.
一、静止卫星轨道静止卫星轨道处于地球赤道面上,距地面三万六千公里。这个轨道上的卫星,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并且是以同于地球自转的速度在轨道上运行的。所以看上去卫星好象是停止在一点上。这样的卫星即所谓静止卫星。静止卫星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在地球表面的广大区域内不间断地提供各地点之间的通信业务。由于存在着这种巨大的利益,而造成许多  相似文献   

10.
迈入二十一世纪,火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火星是最邻近地球的行星。自然条件与地球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人类对它情有独钟。移民至火星无疑是人类首选的希望之地。有专家预言,就在本世纪,人们将可以实现移居太空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