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国际空间站“节点”3舱命名活动揭晓,NASA最终选用了“宁静”这一名字,而不是在网上公众票选中得票最多的著名喜剧演员斯蒂芬·科尔伯特的名字。这引起了科尔伯特迷们的不满。NASA解释说,该局通常不用活着的人来命名空间站组件,此次也不例外。不过,为平息众怒,NASA决定用科尔伯特的名字来命名将放在“节点”3舱内供航天员们锻炼用的一辆脚踏车。宁静海(简称“静海”)基地是40年前阿波罗11号登月的着陆场。“宁静”节点舱将在2010年2月由奋进号航天飞机送上空间站,其中将安装站上的生命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2.
美国对伊朗政策,徘徊在十字路口——一边是对伊朗实施遏制的强硬派的呼声;而另一方面,温和势力则主张,与伊朗开展直接对话。美国历时21个月的9·11事件独立调查,最终把伊朗牵涉进来。7月22日,9·11事件调查结果的最终版本指出,伊朗与基地组织有染。而更让美国人担心的是,7月31日,伊朗外长哈拉齐证实,伊朗已经恢复了离心机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美洲     
美国军方1月4日证实,一名美国特种部队士兵在阿富汗东部一场小规模枪战中丧生,这是自去年10月美军对阿富汗实施军事打击以来在战斗中阵亡的首位美军士兵。同时受伤的还有一名美国中央情报局官员。据美联社报道,美军阿富汗军事行动总司令汤米&;#183;弗兰克斯称,美军的伤亡事故更说明了特种部队在搜捕本&;#183;拉登及其余党的时候面临的危险。目前,美国军方还没有透露阵亡士兵的姓名,  相似文献   

4.
1993年3月,美国国防部重新检视冷战结束后美国武装部队结构以及现代化等相关问题,结论是美国需要12艘航母,组成10支航母战斗群,以应付世界各地的冲突。1995年,美国决定建造CVN-76“罗纳德·里根号”航空母舰,以维持12支航母的兵力,同时避免建造成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5.
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是美国最直接,而且最迅速能投入国际危机的机动攻击武力,同时一个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就超过世界上战斗力70%,故在国际危机发生之外,都有美军的航母战斗群现身。由美国举行的各种跨军种。多国参与的联合学习也不例外。美国在对伊拉克动武前。朝鲜的动作提高了东北亚地区的紧张状态,故美国调派“卡尔&;#183;文森”号航母前往西太平洋地区,接替因参加“自由伊拉克”行动而离开西太平洋的“小鹰”号航母。  相似文献   

6.
1986年1月28日,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地区天气晴好,肯尼迪航天中心上空更是阳光灿烂。此时,在距39B发射台6.4千米的看台上,聚集着1000多名观众,他们在急切地等待观看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发射。除了现场的观众外,整个美国也都在关注这次与众不同的发射,因为这次航天飞机将把世界上第一位太空女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送上太空。  相似文献   

7.
2004年5月9日,在俄罗斯车臣共和国首府格罗兹尼的爆炸曾引起渲然大波,而车臣总统卡德罗夫的不幸身亡也引发人们对国家元首安全警戒的关切。在美国,短短200多年的历史中,便有4位总统在任内遭到了暗杀,有6位总统幸运逃过此劫。而现任总统布什从2001年第一任期就任总统以来,招致的暗杀阴谋尤甚以往,美国安全部门已经粉碎了20多起袭击事件,堪称美国之最。一些专家们认为,暗杀布什总统的阴谋如此频繁,和布什推动的外交政策有很大关系,在“9·11”事件后,布什先后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虽然作战目标达到,但是仍没有逮到罪魁祸首——本·拉登,也未根除国际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8.
2006年9月10日,在美国纽约世贸中心遗址,美国总统布什和夫人劳拉将一个花环投入为举行纪念仪式搭建的水池中。在世贸中心遗址参加了向“9·11”恐怖袭击遇难者敬献花圈的仪式。“基地”组织于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本土成功策划实施“9·11”系列恐怖袭击事件,最终共造成2992人死亡。在五周年纪念之际,布什总统借此仪式来告慰那些无辜死难者的亡灵。  相似文献   

9.
<正>俄乌冲突目前尚未结束,胜负末明,但乌克兰在冲突发生的一年中,在战场上凭借美国商业卫星的支持,取得了许多较成功的战例。这不仅有助于美军不出一兵,就达到消耗俄罗斯实力的目标,并且证实了美国鼓励商业航天创新的政策,已带来了较丰硕的成果。美国商业卫星在乌克兰战场的应用,证实了美国商业航天的军事价值,增加美军建设太空弹性体系的决心,必将对美军的太空政策产生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商业航天正在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战略力量。  相似文献   

10.
美国科学家凯伊·戴维森曾披露美军曾打算在月球上引爆一颗原子弹。接着,曼哈顿科学家爱德华·泰勒又在最近出版的《原子能科学家》杂志上披露了更大的内幕:美国空军和陆军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打算在月球上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军事基地,并且欲宣布月球归美国所有,不允许其他任何国家染指。结合美国军方现在的举动,相信媒体曝光的不仅仅是历史。1961年5月25日,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一次国会演讲中提出了“把人类送上月球,又能让他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标。8年后的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艾尔德林把人类的…  相似文献   

11.
赵荣  张慧 《太空探索》2023,(5):55-61
<正>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纷纷成立太空司令部,澳大利亚作为跟随美国的一员,也成立了太空司令部。在太空领域,澳大利亚一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最早进行太空活动的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参与了卫星发射活动,1967年11月29日在本土伍默拉发射场利用美国的红石运载火箭发射了首颗卫星“武器研究机构卫星”,成为全球第七个拥有卫星的国家和第三个从本土进行运载火箭发射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的空间站在轨已经运行了22年,而美国的自由号空间站也讨论了9年。自由号空间站之所以迟迟不能实施,主要是在研制上遇到重大技术问题和政治障碍,最大问题还是财政负担。1993年9月2日,美国副总统和俄罗斯总理签署协议,两国将在发射和空间活动、能源和导弹技术方面开展合作。在空间活动中,美国摒弃自由号空间站,改为和俄罗斯合作设计阿尔法俄罗斯空间站。美国航宇局交付白宫一份计划,让俄罗斯成为建造空间站的新的不可缺少的伙伴。1993年10月底,俄罗斯空间局局长尤里·科普切夫访问美国,和美国航宇局局长戈尔丁…  相似文献   

13.
最近,美国资深航天员赛尔南重申,可以在太空用肉眼看见长城,美国《国有地理杂志》1996年报道航天员杰&;#183;埃普特的话说:“我们寻找中国的长城……(长城在340千米高空以下可见)长城在340千米高空以上就几乎不可见了。”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美国太空领域国际合作日益频繁,与世界各国双边、多边合作不断加深,构建了庞大的太空力量联盟,对全球航天形势形成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梳理了美国近年来太空领域国际合作基本情况,总结了美国太空国际合作的特点规律,分析了美国开展太空国际合作的目的,提出了对我国航天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吴培中 《国际太空》1999,(11):23-27
1 冷战结束后美国军事空间政策□□自1957年10月由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卫星Sputnik后,不到3个月,美国于1958年1月也发射了Explorer卫星,此后世界两强开始了军事空间竞赛。在30多年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各自发射了大量间谍卫星,相互监视对方的一举一动。冷战结束后,美国国防部(DOD)重新制订了军事空间政策,并于1996年9月由克林顿总统批准实行。其主要内容如下:·通过人或机器人勘查,以增进对地球、太阳系和宇宙的了解;·加强和维护美国国家安全;·增强美国经济竞争和科学技术能力;·鼓励国…  相似文献   

16.
田丰 《太空探索》2023,(5):40-47
<正>近期,据外媒报道,美国著名火箭发射承包商——联合发射联盟(United Launch Alliance,简称ULA)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出售,目前买家尚未确定。但这却是一则令业界震惊的消息,因为联合发射联盟从2010年代的如日中天,事实性垄断美国所有国防发射,到今天被打包甩卖仅仅不过10年。这10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使一家被网友誉为美国航天“国家队”和“黑店”的航天发射公司,沦落到卖身求生的地步?  相似文献   

17.
《国际太空》1997,(8):26-27
著名的空间政策专家,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空间政策研究所所长约翰·洛格斯顿(JohnM.Logsdon),最近在日本和欧洲就这两个国家和地区的空间计划和活动的情况,进行了为期几周的考察。之后,他在5月26日~6月1日的《空间新闻》周刊上著文,阐述美国依旧在空间保持领先地位的缘由。文章开宗明义地指出:与其他空间国家相比,无论是国家级空间计划还是商业性空间活动,美国均处于良好的势态。作出这一论断的依据是:第一,美国为使其空间计划在冷战后的形势下继续保持稳定所作的努力和采取的措施正在产生积极的效果;同时,在主要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为了给美国火箭民用工业增强力量,克林顿政府想重新起用冷战结束后废弃的洲际弹道导弹,如“民兵”、“海神”和“三叉戟”火箭,用以援助美国造的卫星发射,现在美国大部分商用卫星依靠国外火箭发射。休斯空间通信公司董事长史蒂文·多尔夫曼说:“我们在今后两年内每个月要发射一颗卫星,因此我们对政府加强国内运载火箭工业是有兴趣的。”但是,政府这一措施对卫星制造商来说是个好消息,而对运载火箭制造商却并不一定是个好消息,轨道科学公司的戴维·汤普森就表示不满。克林顿的建议得到了大学和科学团体的支…  相似文献   

19.
<正>前不久,美国“迅龙”项目再传新消息,美国空军首次在美国本土之外进行了运输机发射精确制导导弹的实弹试验。美国国防部希望该项目能够改变美军轰炸机短缺的困境,打造数量惊人的空中“武库机”。那么,什么是“迅龙”项目?用运输机发射导弹又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20.
<正>1引言太空领域一直是大国博弈、战略竞争的制高点。近年来,美国加速推进太空军事化,明确中俄与美在太空形成大国竞争格局,太空司令部(USSPACECOM)和天军(USSF)相继成立。美国强调世界重回大国竞争时代,太空已成为战场。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的太空政策,分析了二者的延续与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