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节 奇妙的失重世界。有一次,我们在电视里看到一个神奇的节目。表演者从桌上端起一杯水,把杯子慢慢地倒过来,杯口朝下,怪事!杯子里的水竟一滴也不流出来。  相似文献   

2.
一林 《太空探索》2001,(6):10-12
你拿起一个有水的杯子,将杯口朝下,水却不流出来;你突然一松手,杯子并没有往下掉,而是稳稳地停在半空中;你还可以在杯子里将水和油,或者某种液体和气体搅拌得非常均匀,停下来后,也不会出现油或气浮在上面,水或液体沉在下面的现象。 你只要轻轻一踮脚,人就会腾空而起,在空中自由地飞来飞去、前后翻  相似文献   

3.
抗噪相展开算法在投影栅法三维形貌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投影栅法三维形貌测量中的相展开算法进行了研究。采用局部连续相位的最小二阶差分的二维抗噪相展开方法对一圆杯子的相主值图进行相展开处理 ,该方法能够自动的绕过相位图中的无效数据区进行相展开 ,结果证明此方法具有较快的速度和较高的测量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大约在5,000年前,埃及人建造了迄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时钟.它的构造不仅能计时,而且能计日,记季,甚至记录世纪.这就是建于公元27世纪前切奥帕斯王朝的大金字塔.它是位于尼罗河畔的吉萨金字塔群中最大的一座.这些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硕果仅存的遗迹.大金字塔可算得上是世上最古老的天文台,并且仍然在吸引着科学的探索和玄秘的臆测.1835年法国的物理学家皮奥脱参观了吉萨并断定金字塔是一只巨大的日晷仪.但它不仅仅用来记录一天里的时间.埃及人把它建成这样的规模,置于这样的纬度和这样精确的角度上,因此它也能精确地指出一年里的日期.  相似文献   

5.
银河里的尘埃 宇宙里有许多事儿正在发生.星系里的星星就像沙滩上的沙子那么多,也像在地球的时一空所交织的透明球形罩里洒满了雨点般的胡椒粉.自古以来的知识教导我们,我们自己和所居住的这颗行星,都是由烟雾般的星状尘埃排列组成的.  相似文献   

6.
指出股份合作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委托人内化,即企业员工互为委托人及代理人.通过一个简单的企业模型,将股份合作制的这一特征纳入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在股份合作制下,尽管股权结构对员工积极性的发挥有重要的影响,但它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员工"搭便车"(free-rider)问题,而一些在一般企业里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在股份合作制企业里却可能失效.   相似文献   

7.
地球上有多少物种? 地球上存在多少生物物种?这样一个看似出自<十万个为什么>里的问题,在科学家看来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一句话,简单的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京敏 《飞碟探索》1994,(5):12-13
天宇如水,星空寂寥.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悠然撞入太阳系,邂逅巨大的木垦——“罗马主神朱匹特”,宁为玉碎,成21颗彩珠,宛似一枚长长的“丘比特”爱神之箭,在4万多公里半径之广的木星怀抱里飘然两载,终于演出了猛烈撞击木星后而殒命的悲剧.人类拭目以待在如驹如梭的几天时间里,轰轰烈烈地目睹了千载难逢的举世星观.没有能够尽情地饱览这场“史无前例”的碰撞而惋惜的人们,马上敏感地意识到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衷心祈盼,未来的日子里,养育着全体人类的地球母亲青山如旧、骄阳万古.然而,数以10万计的小行星、彗星和星际碎片以及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9.
遨游太空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理想.古人以为,只要有一种动力能把人送上天去就万事大吉了.现代也有不少人以为,遨游太空可能像一个人乘坐在气球的吊篮里,在空中飞翔那样自由自在.最多考虑到,因为越往高处越冷,需要多带几件衣服.  相似文献   

10.
徐菁 《国际太空》2006,(4):15-18
□□20世纪1/3时间里,美国载人航天主要集中在航天飞机和空间站计划上.但是,现在这2个项目都被看作是实施美国下一步空间探测计划的巨大障碍,而不是为新计划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看铱星闪现     
谢懿 《飞碟探索》2007,(1):38-39
当你晚上在院子里看星星时,突然你会发现在天空中出现了一道难以置信的闪光,这道闪光甚至比金星还要亮100倍.它缓慢而稳定地移动,慢慢地变亮,然后又渐渐地退去.那是一架燃烧的飞机吗?或者是一颗缓慢移动的流星?还是一颗超新星?最有可能的答案是,这是一颗正反射阳光的通讯卫星--铱星.铱星的天线是极佳的反射镜.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的话 2006年8月中旬,上海接连遭受了高温侵袭.一天下午,我无法抵御热浪,只好窝在办公室里.黄昏时分,我随意登陆了QQ,于是,在不经意间,获得了一起发生在山东淄博临淄的UFO事件:  相似文献   

13.
西昌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而出了名了.在发射"嫦娥"的那几天里,成群成群的记者簇拥在那里,每天发回连篇累牍的报道,其中有两个词汇是最抢眼的:"嫦娥"和西昌.  相似文献   

14.
1981年1月,在北京阜成路8号院一间不大的平房里,一本封面印着东方红一号和实践一号两颗卫星遨游太空、上面载有"航天"两个手写体红色大字的科普杂志,带着油墨的芳香新鲜出炉.戎马半生并亲自领导中国航天事业创建的聂荣臻元帅,欣然为本刊题写了刊名. 2000年10月,顺应时代发展,《航天》更名为《太空探索》.从1981年到2...  相似文献   

15.
着魔的左手     
吴岩 《飞碟探索》2006,(1):48-49
课堂里的一声尖叫,差点没把白头发的"数学老太太"吓出心脏病来.她扶正自己的眼镜,从黑板上转过头,朝出声的地方严厉地一扫.只见六年级五班的危小燕整个身体靠在椅子背上,双手高高地举起来,像是在躲一只不要脸的癞蛤蟆.总是别出心裁想搞点花样出出名的胖子圆亨趴在桌子上,使劲儿用手里的铅笔在小燕的本子上乱画.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0月8日是中国开创航天事业50周年纪念日.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中国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航天发展道路,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在全球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日全食是蔚为壮观、动人心魄的罕见天象.日食虽然每年都有发生,但是日全食并不多见,平均每三年见到两次;又由于只有在两三百千米宽、几千千米长的全食带里才能看到,因此,就某个地方而言,平均大约300年才能看到一次.  相似文献   

18.
第八节太空"烽火台" 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微弱的星光也被浓密的乌云挡住,离咸海不远的中亚细亚的一个"集体农庄"里,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人们似乎早就进入了梦乡.  相似文献   

19.
X射线是1895年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他也因这一伟大的发现于1901年荣获了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X射线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即它的穿透力极强,这一点可能大家都有亲身体验,医院里甚至把拍X光片也叫照透视.然而,X光却不能穿透地球大气层.  相似文献   

20.
周武  顾烨  姜帆 《太空探索》2010,(4):8-13
2月28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元宵佳节.在这共庆团圆的日子里,来自内地、香港、澳门、台湾的多名青少年,通过由中国科协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专门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的希望一号公益科普卫星,完成了首次"两岸四地"青少年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通联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