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明 《中国航天》2001,(9):24-26,29
可复用运载器代表了未来航天运输技术的发展方向。在世界各航天发达国家和地区中,欧美和日本等都在为从一次性使用火箭时代向可复用运载器时代过渡进行着各种技术准备。美国政府在研制出了部分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后,还曾开展过空天飞机研制计划及 X- 33和 X- 34等可复用运载器技术验证计划,今后 5年里将动用 45亿美元开展“航天发射计划”( SLI),为第二代可复用运载器的研制工作开路。美国的一些私营企业也提出了多种可复用运载器方案,试图在未来的航天运输市场上抢得先机并有所作为。欧洲正在通过其“未来运载器技术计划”( …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09,(7):29-31
美国航天基金会是一家非营利性组织,成立于1983年,主要研究航天发展态势、市场状况等。其研究数据比较客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该基金会于2009年4月发布的《2009年航天报告》由航天经济、航天产品与服务、基础设施、影响与劳动力以及展望五部分组成,记录了2008年各国政府、公司和创业者们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及其继续利用和探测太空的大胆计划,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巴基斯坦政府不愿在航天领域中落后于亚洲邻国,已经制定出了一项十年计划。该计划着力于开发本国的航天器及运载能力,以使巴基斯坦加入印度、中国和日本等亚洲航天国家的行列。 目前巴基斯坦正忙于实现一项多用途的称为巴基斯坦卫星(Paksat)的国内卫星  相似文献   

4.
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和印度等国都在各自的航天发展规划下开发自己的载人航天运载火箭。美国在取消"星座"计划后,新太空计划以载人火星登陆为目标,其新型货运火箭将以航天飞机和"星座"计划的技术为基础进行研发,而载人火箭的研发则似乎更依赖于商业公司。俄罗斯明确了重返月球、登陆火星的计划时间表,正在重点研制联盟号火箭改进型和安加拉7火箭。欧空局的未来载人登月、登火星计划拟分别在2025和2035年之后实现,阿里安5液体主发动机捆绑固体助推器的方案仍是主要趋势。日本正在研发H-2B火箭,未来10年可能会设计探月载人火箭。印度计划于2015年前后实现载人航天,未来最有可能使用的载人运载火箭为GSLVMK3。  相似文献   

5.
2006年,14个国家及组织(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印度、乌克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的航天机构开展了关于全球合作空间探索的讨论,并于2007年5月联合发布了多国合作空间探索的顶层战略——《全球探索战略:合作框架》。之后根据该战略要求,成立了国际空间探索协调组(ISECG)。通过这个机构,各航天机构可以交换信息,促进各自的探索计划及合作的探索工作。2011年9月,  相似文献   

6.
侯丹  祝彬 《中国航天》2014,(4):41-43
2013年初,日本发布新版《宇宙基本计划》,为日本航天发展提出了纲领性计划,其中多项内容涉及日本军事航天装备发展。纵观2013年,日本军事航天领域取得多项“首次”进展,表明日本军事航天在得到政策、计划和经费保障之后,进入了发展快车道,朝着独立自主和实用化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7.
《航天员》2007,(1)
在2001~2002年空间站应用可行性研究中,有一项日本妇女空间论坛(JWSF)与日本国家空间发展局(NASDA)合作的太空食品研究计划。此计划是由 JWSF 提出的,主要解决航天员长期驻留外太空时的食品问题,他们准备将日本食品作为太空日常食谱中的一部分。通过此项研究,他们在确定航天食品的要求、寻找可以作为航天食品的各种食物、了解今后研究和改进航天食品的潜力等方面都颇有收获,他们也深信作为日本的本土食品,它们是完全可以"进军"太空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04,(3):46-46
由于中国成功地实现了载人航天,美国总统布什今年1月又宣布将于2015年重返月球,日本准备重新审定其航天计划。据报道,日本政府将考虑尽早发射本国的载人航天器,但没有透露具体时间表。由小泉纯一郎首相领导的日本科学技术委员会有望在今年年中前批准起草新的航天政策。但一些日本官员对载人航天计划持谨慎态度,称该计划会增大日本的航天开支。目前日本的年度航天预算为28亿美元。去年11月H-2A火箭未能将两颗间谍卫星发射入轨,从而使日本用该国产火箭打入国际市场的希望变得十分渺茫。日本将重新审定航天计划  相似文献   

9.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和日本其它的航空航天集团正在为载人航天活动建立一个广泛而深厚的基础。他们打算花6~7年的时间让航天员进入国际空间站日本实验舱工作。在不久的将来,日本可能决定继不载人Hz轨道飞行器(HOPE)之后制造载人空间飞行器。 在设计、制造、操纵日本实验舱及其辅助设备的同时,要制定廉价研制载人航天活动基础设施的计划。由于对美国航天飞机的依赖,日本的航天员飞行计划耽搁了很久,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使日本航天员的第一次航天飞行拖延到了1992年。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 2 1世纪初 ,世界主要航天国家 (如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和印度 )的航天发展战略与政策 ,包括航天计划、重点领域和投资情况 ;分析了上述国家航天政策调整对本国和对世界航天发展的影响 ,最后 ,对我国我国航天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日本众议员、经济计划厅厅长近藤铁雄在美、日开发利用空间讨论会(1985.12)上倡议,在21世纪初建立太平洋航天中心,作为国际合作和航天活动的基地。根据近藤铁雄的倡议,日本太平洋航天港研究会的山中龙夫于1986年5月以“21世纪航天活动与太平洋航天港”为题,提出建立包括太平洋航天港、太平洋空间城市和太平洋航天大学在内的太平洋航天中心的设想。本文由太平洋航天港研究会提供的文献所改写。  相似文献   

12.
目前阿里安航天公司依然占有50%以上的商业航天发射市场,但它面临着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宇宙神火箭族的严峻挑战。本文介绍了阿里安火箭的商业发射现状,对未来航天发射市场进行了预测,介绍了宇宙神火箭计划的实施情况及其前景,并对日本H-2火箭和中国长征火箭的崛起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未来载人航天发展的重点将围绕国际空间站进行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同时积极开展以月球探测和火星探测为核心的深空探索活动。目前,美国、欧空局、俄罗斯、日本和印度都制定了深空探索计划。国外载人航天的发展将在空间往返运输器领域展开新一轮竞争与合作。预计美国凭着强大的技术力量、经济投入和决心将主导载人航天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崔志 《卫星应用》2005,13(4):42-53
本报告是兰德公司国家安全研究分部撰写的技术分析报告。在简要回顾日本航天前25年(1969~1994年)发展史的基础上,报告重点剖析了最近10年(1994~2004年)日本航天活动事故频发的原因,评述了日本航天组织机构、航天预算、军事航天计划及其航天产业,最后对日本航天未来发展可能选择的4条道路及其后果进行了逐一分析。报告中多次提到日本即将出台的航天政策可能是指2005年4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向日本政府提交的总投资达570亿美元的《2006~2025年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长期规划》。这项太空探索规划宣布日本要在2015年前实现机器人探月,2025年前实现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太阳能研究基地的宏伟目标。 本报告虽然是一篇为日本航天“把脉”会诊的研究报告,但报告中所提出的许多观点、结论或经验教训,不仅对我们了解日本航天及其产业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对我国航天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许多年来,美国航宇局(NASA)、其它政府部门和宇航工业界一直在制定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和安全可靠等优点的未来航天运输工具的研制计划和射前处理方案。1990年12月,“美国航天计划之未来咨询委员会”(奥古斯廷委员会)建议“国家必须转向发展新的革命性技术,以建立更为强有力的、能够大大降低费用的载人与不载人航天器发射手段。”它建议“NASA立即制定一项坚实的计划,以研制一种可渐进发展、虽不载人但改进后  相似文献   

16.
动态新闻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商业航天发展计划据《中国航天报》2018年9月28日报道,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宇航部部长尚志介绍了公司商业航天发展情况和未来计划。未来3年,公司将在发射服务以及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等优势领域陆续开展商业实践探索,重点推动商业发射服务、卫星应用产业以及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等,促进公司商业航天全面、深度发展。商业发射方面,公司将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日本新旧《航天基本法》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新《航天基本法》的特点、背景与内涵。分析了日本新“航天基本计划”的内容,以及日本今后航天发展的基本方针,9大系统项目及其措施。并总结了日本航天政策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18.
天宇来风     
《航天员》2011,(1)
中国CHINA航天员作业能力项目启动经科技部批准立项,我国载人航天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面向长期空间飞行的航天员作业能力变化规律及机制研究,近日在中国航天员中心启动。该项目旨在针对未来航天员长期空间驻留关键技术,开展基础性科学研究。当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突破天地往返和出舱活  相似文献   

19.
天宇来风     
《航天员》2011,(1):6-13
中国CHINA航天员作业能力项目启动经科技部批准立项,我国载人航天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面向长期空间飞行的航天员作业能力变化规律及机制研究",近日在中国航天员中心启动。该项目旨在针对未来航天员长期空间驻留关键技术,开展基础性科学研究。当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突破天地往返和出舱活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美国航宇局(NASA)局长特鲁利被解职,局长职务由TRW航天与技术集团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戈尔丁所代替。据外刊报道特鲁利被解职的原因在于他对美国航宇局管理制度的改革不积极。早在今年1月份,美国战略防御计划提出者之一洛厄尔·伍德向美国国会提出了国家航天企业化计划(National Space Enterprise Initiative)。这项计划得到美国副总统兼国家航天委员会主席奎尔及国家航天委员会执行主任奥尔贝尔茨的支持。根据这项计划,美国航宇局新的航天计划(如月球/火星计划)的50%,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