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测量中,因信号变化缓慢,远距离传送过程中,会造成信号漂移、噪声干扰等,影响整机的测量精度。如果将模拟星转换成数字量再进行数据传送就会抑制干扰,V/F变换是实现这种方式的方法之一。以下介绍其在测量中的具体应用。1测量原理(如图工)图1测量原理框图温度、流量、压力等传感器将相应的物理量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经前置器进行放大、电平调整归一化处理后提供给V/F变换器,并将其输入的电压信号转变成相应的频率脉冲信号,经过远距离传送后供单片机最小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校正等处理输出驱动…  相似文献   

2.
苏彬 《飞行力学》2000,18(3):76-79
研究了在频域中利用方程误差法结合递推的傅里叶变换技术进行线性系统实时参数估计的方法。分别从频域中的方程误差法、递推的傅里叶变换和计算频率范围选择三个地参数估计进行了较详细地分析。通过结某型战斗机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自动过滤噪声;占用计算机内存固定;计算量小;不需要输入任何初值并在计算中调整任何参数;所估计的参数值能够在系统模态周期1.0 ̄1.5倍的时间内逼近真值,即使在信号水平较低的情  相似文献   

3.
软开关组合式变换器建模与校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岩  严仰光  赵修科 《航空学报》1998,19(5):597-602
针对电流控制离散脉冲调制方式下的一种软开关组合式变换器,借助于时域仿真和付里叶变换建立系统频域模型(频率特性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导出等效解析模型,为软开关组合式变换器系统性能分析提供了一种方便可行的方法,特别是解决了其电压调节器设计盲目性的问题。并给出了电压调节器设计及系统性能分析实例。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零电压过渡脉宽调制型(ZVT-PWM)软开关变换器基本工作原理,利用PSPICE软件对升压式ZVT-PWM软开关变换器进行仿真,给出了仿真结果,并与一般的升压变换器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ZVT—PWM软开关变换技术具有开关损耗小、电源电压和负载适应范围宽、恒频控制和变换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实际Boost变换器在大信号扰动下的控制性能,以CCM非理想Boost变换器为控制对象,提出一种PWM复合控制策略。应用补偿策略设计了非理想Boost变换器的前馈跟踪器,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电流P型调节器和电压PID调节器,构成最终的PWM控制器。仿真和实验均表明,该控制策略不仅有效解决了非理想Boost变换器寄生损耗精确补偿的问题,而且提高了Boost变换器输出电压在大信号扰动下的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6.
有源箝位/复位技术是9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开关电源新技术。这种新技术可使电源产品在更高的开关频率上把效率做得更高,而EMI/RFI却降低,器件应力可减小,从而使产品的性能指标、可靠性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本文介绍一种电信系统采用该技术研制了一种输入电压为(48VDC、输出电压为+5VDC、输出电流为12A的DC/DC变换器,其转换效率超过了90%,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零电压过渡脉宽调制型(ZVT-PWM)软开关变换器基本工作原理,利用PSPICE软件对升压式ZVT-PWM软开关变换器进行仿真,给出了仿真结果,并与一般的升压变换器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ZVT-PWM软开关变换技术具有开关损耗小、电源电压和负载适应范围宽、恒频控制和变换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在大功率磁悬挂系统中,电磁铁电流必须采用开关频率较高的大功率斩波器来调节。本文介绍一个用于磁悬挂系统的大功率晶体管斩波器,它的工作电源电压为200V,输出电流为60A,斩波频率为2KHZ,试验负载从阻性到感性,电感量达2.5H。该斩波器在一个单自由大功率磁悬浮试验装置中完成了磁悬持控制试验。该斩波器由不对称半桥、开关辅助网络、最优基极驱动电路UAA4002、一次脉冲源MC34060及电流反馈环等部  相似文献   

9.
应用电流控制脉宽调制技术的功率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道炼  庄心复 《航空学报》1995,16(5):636-640
介绍和分析了 A.G.Bose等提出的 PWM控制技术——电流控制脉宽调制技术 ,以及它在功率变换器中的应用 ,分析了电流控制脉宽调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实验表明 ,这种功率变换器具有重量轻、体积小、静态精度高、动态响应快等优点 ,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传统型PWM控制的开关电源是硬件开关,开关损耗大,不利于向小型化,轻量化发展。本提出利用零电压开关谐振技术实现功率开关管的软开关技术,从而降低开关损耗,并采用SG3525为核心的主开关控制电路,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同时采用UC3854对AC/DC变换过程作了功率因数校正,以改善输入电流的波形,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相比于传统的电压/电流型逆变器,Z源逆变器能实现升降压变换的功能,同时桥臂不需要死区时间,变换器可靠性更高。在传统SVPWM调制方法里,通过在零矢量中插入直通状态(同一桥臂同时导通),使其应用在逆变器中。Z源逆变器在实现更好交流输出的同时,实现了对直流侧电压任意倍数的升压。对于Z源逆变器传统的控制策略是采用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构成的双环PI控制,但双环PI控制无法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并且并网电流谐波畸变率较高。针对PI控制的局限性,提出了模糊PI控制器。该控制器利用模糊控制技术,根据误差大小对PI参数进行实时在线调整,从而满足最优的性能要求。通过仿真研究,试验结果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王晓琳  刘雨婷  顾聪  彭旭衡 《航空学报》2021,42(7):324673-324673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具有电磁时间常数小、高速区载波比低的特征,加剧了电流纹波,影响系统效率、振动噪声和电磁干扰。为降低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纹波,基于SiC-MOSFET/Si-IGBT混合型逆变器设计了一种改进型低损耗空间矢量调制算法。首先,通过调整零电压矢量的生成方式和各功率器件的开关动作时序,将大部分开关动作转移至低损耗的SiC-MOSFET中,并为高损耗的Si-IGBT提供零电压开关条件,降低了逆变器损耗,提高了驱动系统的效率和可用开关频率,逆变器开关频率的提高有效降低了电机电流纹波。其次,对该算法作用时的电流纹波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变开关频率模式的最优交轴电流纹波峰值调制算法以优化交轴电流纹波性能。然后,根据预测的交轴电流纹波峰值实时调整载波频率,通过削峰填谷的方式对交轴电流纹波进行平均,在不增加开关损耗的条件下,分散开关能量、降低转矩脉动、改善振动噪声和电磁兼容性能。所提方案的优势在于:较于传统型逆变器,逆变器开关损耗降低、效率提高,可进一步提升开关频率以改善电流纹波;较于传统空间矢量调制算法,改进了电压矢量的生成方式,并利用载波频率这一新增自由度分散能量,降低了交轴电流纹波。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对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用计算机实时采集交流电波形上的点,并实时再现交流电波形,根据此波形计算出每相交流是民的峰值、谷值、频率等参数。该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包括电压衰减隔离和A/D数据采集;软件包括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4.
模型预测控制(MPC)技术近年来在高动态性能电机驱动系统中应用广泛。为了克服传统MPC技术中有限控制集(FCS)造成的稳态电流脉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控制集(MCS)预测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电流脉动抑制方法。分析建立PMSM预测控制系统离散数学模型,并分析电压矢量精度与电流脉动之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MCSMPC将电压源型逆变器有限的有效电压矢量数,扩展为多个以占空比形式存在的虚拟电压矢量,并基于上述虚拟电压矢量完成MPC优化问题在线求解;此外,考虑到MCSMPC系统的参数敏感性问题,对MCSMPC系统反馈噪声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最后,搭建双15 kW PMSM对拖样机测试平台进行试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MCS方法动态跟踪特性、电流脉动稳态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MCSMPC方法在保留了传统预测控制技术高动态响应的基础上,可有效降低PMSM稳态电流脉动幅度和运行噪声。  相似文献   

15.
采用STM32F103VE为主控芯片,通过A/D及D/A转换和控制MOSFET的导通,实现电子负载功率模块的温度控制、0-5A的恒流放电及设置电源放电截止电压。通过测试,可实现0-5A恒流放电,可调精度为0.03A,并且实时显示放电电流、电源电压和放电时间。放电结束可显示放电容量,具有动态负载测试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电子负载容量测试误差在5%以内,结果精确,设计简易,方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燃料电池的特性及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分析,研究适合车载用的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燃料电池专用Boost变换器。通过对变换器的拓扑结构的优化、效率的提升及控制方法改进等方面研究,设计了一款电压变换比大的适合燃料电池运行要求的高效及可靠运行的变换器。试验样机测试证明,该变换器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控制特性、效率高,可实现燃料电池的稳定输出运行,有效保护了燃料电池,进一步延长了燃料电池寿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普通的Boost变换器在光伏系统中应用的不足,提出了两相交错并联型Boost变换器在光伏系统中的应用,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了交错运行的Boost变换器的两主电感电流叠加后的电流脉动峰峰值与单个电感电流峰峰值的关系.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两相交错运行的无辅助开关的零转换Boost变换器在光伏发电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离子推力器高效高可靠性屏栅电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提高离子推力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采用6个电源模块串联输出的方法设计了高效高可靠性的屏栅电源试验样机,每个模块采用全桥LLC谐振变换器,并对屏栅电源模块的性能、打火时开关管的瞬态电流应力分别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屏栅电源模块采用全桥LLC谐振变换器,可以实现零电压开通零电流关断(ZVSZCS),整个电源的转换效率提高到96.9%;单个电源模块输出电压为210V,电源模块内部没有大于250V 的交流电压峰值,简化了高压绝缘设计的难度;变换器初级较大谐振电感的限流作用使得推力器出现打火时,开关器件瞬态电流仅为40A。该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屏栅电源的效率和可靠性,可以应用于小行星探测等深空探测航天器的电推进系统。  相似文献   

19.
热电变换器是当今各国电子测量界实现对低频量进行高精度测量的关键器件,通过它实现交真流替代的方法低频至射频、电压、电流、功率的精确测量。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研制的这类器件在音频范围内其交直流转换精确度往10-10量级,我国也在这一水平上。然而在1~30MHZ频段内转换精度下降至10-3量级,其根本原因就是随着频率的提高,器件分布参量的影响无法准确确定,使器件的转换精度大大下降。目前,内外交直流热电变换器,包括低频多(对)热偶、低频真空热偶(单元)及超高频真空热偶(对)(单元)等均为手工制作。目前,国外最好超高亘空…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一九七四年自制一台CT3-76型铬酸阳极化可控硅电源控制器,最近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时间、电压、温度三个自动控制系统,此设备代替同等功率的直流电机组或一台弧焊机组,用于铝合金零件铬酸阳极化工艺,输出电压为0~60伏,电流为0~1000安培。它比直流发电机组具有如下优点: 1.耗电量少,可节省用电60%以上,一台电源一年可节省三万六千度。 2.时间、电压、温度可按工艺要求自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