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时-频分析算法在通信信号调制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通信情报侦察系统中 ,对通信信号的识别和参数估计 ,是一项关键的技术。主要针对通信系统中最典型的几种信号调制类型 ,如 :PSK ,FSK ,线性FM ,采用了最近受到普遍关注的时频分析算法 (STFT和WVD)和小波变换 ,进行了调制类型的识别仿真。并介绍了这几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各自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辐射源识别中多分量线性调频雷达信号在实际信号环境中广泛存在,对其进行识别尤为重要.由于多分量LFM信号有严重的交叉项,传统的基于Wigner-Ville分布的时频分析技术对其难以奏效,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重排与WHT的多分量LFM信号识别法.该法通过盲源分离提取各独立分量,利用时频分布矩阵的联合对角化法抑制交叉项,再对其谱图进行时频重排,最终利用Wigner-Hough变换识别各LFM分量.与WVD方法相比,实验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下能很好地识别多分量LFM信号.  相似文献   

3.
SAR多运动目标的检测和参数估计较单运动目标的难度大大增加,传统的WVD方法在处理多分量线性 调频信号时存在交叉项干扰的问题,改进的WVD-HT方法可减弱交叉项的影响,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叉项问题, 同时计算量也很大。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分数阶Fourier域滤波的多运动目标检测和参数估计方法,在运动目标和静止目 标信号分离后通过逐个消去强目标信号,有效地解决了弱目标信号的检测和参数估计问题,由于分数阶Fourier变换是 线性变换,从而免除了交叉项的困扰。仿真和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算法用傅里叶变换进行频谱分析,会导致对机动目标的成像模糊.应用短时傅立叶变换(STFT)、魏格纳分布(WVD)、平滑伪魏格纳分布(SPWVD)等几种时频分析方法对机动目标进行瞬时成像,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能得到清晰的目标的距离-瞬时多普勒像.  相似文献   

5.
尉宇  孙德宝  郑继刚 《宇航学报》2005,26(2):217-222
瞬时频率(IF)是描述非平稳调频信号最基本的参数,调频信号广泛应用于声纳、雷达、通讯和生物等领域。本文采用分数阶Fourier变换来优化STFT的窗函数,并估计非线性调频信号的瞬时频率。进行了详细的误差理论分析。同时在实验上和Wingner分布(WVD)、短时Fourier变换(STFT)进行误差(MSE)比较分析。仿真证明,FrFt优化窗STFT对估计非线性调频信号的瞬时频率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分布的信道参数盲估计方法。首先分析了多径信道模型和时频域匹配滤波算法,接着根据时频分布自身项和交叉项的不同特点,提出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时频图对Wigner—Ville分布进行滤波,以提取源信号的时频脊线,然后利用时频域匹配滤波对多径信号进行参数估计。该方法快速简单,参数估计准确,分辨率高。仿真实验对雷达脉内频率调制信号进行多径参数估计,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传统的动目标显示(MTI)滤波算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二维时频面的MTI滤波算法,该方法利用时频分析多通道滤波和时频局域化的特点,在时频平面内进行二维滤波,从而获得良好的杂波抑制能力,且具备 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最后,根据实验结果给出了此种滤波算法与其他滤波算法的对比效果。  相似文献   

8.
线性调频(LFM)波形是现代雷达系统广泛采用的一种非平稳扩谱信号波形,具有良好的低截获概率特性,为此,现代电子侦察系统常采用时频分析技术检测和分析这类时变信号.介绍了短时傅里叶变换和WVD等线性和非线性时频分析方法,运用这些方法对LFM信号的检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LFM信号在二维时频平面上的分布特征,并运用Hough变换检测WVD时频平面上呈直线分布的LFM信号.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时频分析方法估计跳频信号参数存在时频分辨率受限、交叉项干扰、实时性差等缺点,通过分析跳频信号的时频特性,提出一种新的跳频信号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从未知信号的时域分析出发,采用逐点步进的方法进行多次FFT计算,通过分析其频谱特性判断跳频信号的跳变时刻,将跳频信号序列按跳频频率分割为多个单频率信号分量,最后再综合提取跳频信号的时频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针对跳频参数的估计精度高,运算速度较快,且没有干扰频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PCM/FM信号解调的特点,研究一种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的软件化解调方法。首先采用STFT检测f1和f0对应的频谱能量,再根据两能量谱的比较进行码元判决。详细论述软件解调系统的数字检测和码同步软件算法,分析算法的解调性能。仿真和测试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PCM/FM信号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基于STFT的软件化解调算法。首先,利用STFT计算PCM/FM信号中f0和f1频点的能量,然后,根据两个频点能量的变化规律,实现信号的码同步及解调。论述此种解调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实现过程,分析其算法的复杂度,提出一种新的码同步提取和修正的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但能够有效地抑制实际信号中的各种干扰对码同步精度的影响,具有较好的解调性能,而且其实现原理简单,运行效率较高,便于实现软件化的实时处理。该解调算法在实际的PCM/FM信号的处理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可用于空间探测飞行时间质谱仪的真空系统和取样系统设计,并建立了该TOFMS原理样机的地面试验系统。为适应空间探测和地面试验2种不同工作模式,设计了2套不同的真空系统。根据文章建立的气体样本进样的理论分析模型进行理论分析计算,并通过地面适应性试验测定了质谱室的真空度、空气的Voltage-Amu谱图、Kr样本Voltage-Amu谱图及进样时间。试验结果表明:真空系统和取样系统设计合理,能够满足试验需求;理论分析模型正确,能够用于指导试验。  相似文献   

13.
为验证某导弹系统六自由度仿真模型,根据导弹武器系统输出数据的特点,讨论了适于小样本输出统计分析的Bayes法。给出了导弹系统仿真模型静、动态性能的验证方法,用Wigner-Ville分布(WVD)验证导弹系统仿真模型。根据三次实弹发射的遥外测数据完成的仿真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导弹系统六自由度仿真模型可信。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传统STFT(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方法因非同步采样引起频谱泄漏,造成频域曲线幅值降低,产生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域带通滤波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在频域逐次移动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获得信号中各个频率分量幅值的最大值。利用该方法对某载人航天器搭载的力学参数测量系统在整器正弦振动试验中采集的数据进行频谱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获取力学参数测量系统各测点的频率幅值曲线,减少传统STFT方法产生的能量泄漏的影响。研究成果也可用于不依赖振动控制仪或无COLA通道的数据采集系统正弦振动试验的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取清晰的时频图,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稀疏性的跳频信号时频图修正方法。该方法根据跳频信号时频图的时频稀疏性,建立了修正时频图的最优化求解模型,然后利用匹配搜索的方法进行求解得到修正后清晰的时频图。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在低信噪比下获取精确的时频图,且用修正后的时频图估计跳周期,估计性能明显优于现有方法。  相似文献   

16.
应用原位红外光谱仪研究了NEPE推进剂主要组分HMX、AP、NG及聚醚胶在升温至爆燃过程中,凝聚相红外光谱的变化。并研究了对NEPE推进剂提高燃速明显的YB2-450和降低压强指数效果较好的B2Pb两种催化剂对上述分解过程红外谱图的影响。发现B2Pb主要催化了HMX的分解,YB2-450主要催化了NG的分解,YB2-450还可在高温下加速AP的分解。这些结果为解释NEPE推进剂的燃烧特性提供了一定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nature of route learning in terms of the memorizing of landmarks was investigated. In Experiment 1, participants memorized landmarks while being guided through a computer-simulated hallway (dynamic, with spatial context), or while viewing the landmarks one by one in front of a black background (static, without context). Two more conditions completed the 2 × 2 design. One condition preserved the dynamic landmark viewing properties (observers approached each object, passed it, turned to the next object, and so on), but the background was black (dynamic, without context). In the other condition the observer saw a stationary display of each object within a hallway, but did not approach the object (static, with context). Serial recall was much better after viewing the landmarks in the dynamic presentation format with spatial context than in the other conditions. Experiment 2 showed that the superior performance in the dynamic condition with context was abolished when all hallway segments were equally long. This implies that metric information is a component of route knowledge at a very early stage, which is incompatible with the dominant framework, but is compatible with the alternative framework for spatial microgenesis.  相似文献   

18.
多普勒波束锐化(DBS)利用目标回波多普勒频率的差别来分辨目标。但它需要较长的相关处理时间。在这期间,由于目标本身的多普勒频率是变化的,当多普勒频率变化率较大时,容易产生频谱的混叠。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DBS方法,相关处理时间随目标回波信号频谱宽度自适应调整,以克服频谱混叠,达到分辨目标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它在目标多普勒频率变化率较大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有效地对群目标进行分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