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实现中国星零的突破,到中国如今百星灿烂,是一段不平凡的岁月.有人打了这么一个比方--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时遇到的困难,就像你要吃馒头,当然你买不到馒头,可是你也买不到面粉来做馒头,甚至于小麦都没有,你要开荒、种地,种小麦,磨面粉,最后才能吃到馒头.  相似文献   

2.
<正>4月24日,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40周年纪念日。4月2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隆重举行纪念座谈会,回顾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发射的历程,畅谈我国航天事业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4月23日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就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加快航天强国建设向广大航天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4.
综合 《太空探索》2010,(4):35-35
如今,"东方红一号"卫星仍然孤独地在太空中绕着地球飞行.那些曾经为这颗卫星默默奉献的人们很多已经不在,但是历史已经记住了他们.  相似文献   

5.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50年来,从东方红一号实现零的突破到如今中国航天的"群星闪耀",物资保障始终是型号研制中重要的基础保障工作,在确保型号成功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五轩 《太空探索》2010,(4):39-41
重要事件往往会改变历史,而历史则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进程.从东方红一号发射到神舟七号在太空翱翔,40年间,中国空间技术实现了巨大转变,屹立于东方的中国已成为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大国,这与40年前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横空出世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4月24日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为了大力弘扬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激励新时代航天人在航天强国建设征程中砥砺前行,《中国航天报》全媒体平台近期策划推出主题为"铭记第一星精神永传承"的系列新闻文化传播活动。该系列活动包括:"说出你的故事·我与东方红一号"有奖征集活动、"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全景式口述历史主  相似文献   

9.
正1引言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自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以来,历经50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国已陆续将多颗通信卫星送入轨道,形成了自己的通信卫星品牌——"东方红"系列通信卫星,技术和产品不断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4月24日,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也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中国航天事业由此掀开崭新一页。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于1956年10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之时。其后的十多年间,中国航天事业基本上处于打基础阶段,一方面引进和培养各方面人才,着手建立航天科技工业体系;另一方面,着眼于国防建设的  相似文献   

11.
正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准确入轨,为璀璨的星空再添亮丽,掀开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航天人追星逐梦树丰碑的不朽篇章。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两弹一星"国家重大高科技工程的圆满完成,在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于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路径、方向,宇航产业的研制理念和管理模式,一代代航天人的精神信仰和工作作风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长征一号"发射"东方红一号"之前,我们心情异常地紧张.我们很担心,如果卫星没有发射上去,唱着<东方红>掉到地上去了,怎么办?中央领导了解我们这些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情况,说"你们就打吧,毛主席知道了,你们只要努力做好了就行.你们要是有未认识到的问题,没有成功,也可以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吃一堑长一智.中央也包括毛主席不会责怪你们的."  相似文献   

13.
《太空探索》2010,(6):6-6
4月24日,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40周年纪念日。4月2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隆重举行纪念座谈会,回顾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发射的历程,畅谈我国航天事业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981年1月,在北京阜成路8号院一间不大的平房里,一本封面印着东方红一号和实践一号两颗卫星遨游太空、上面载有"航天"两个手写体红色大字的科普杂志,带着油墨的芳香新鲜出炉.戎马半生并亲自领导中国航天事业创建的聂荣臻元帅,欣然为本刊题写了刊名. 2000年10月,顺应时代发展,《航天》更名为《太空探索》.从1981年到2...  相似文献   

15.
1970年4月24日是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日。本文以东方红一号亲历者潘厚任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当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太阳角计研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是我国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四十周年。回顾四十多年前我有幸和我的同事们从事我国第一个人造卫星的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研制工作,深感这一成功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7.
正50年前,新中国第一代航天人在1970年的春天,发射了一颗名叫"东方红一号"的卫星,让《东方红》的乐曲响彻寰宇。50年后,这颗卫星仍在天际运行,沿着近地点高度约43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2033公里、轨道倾角约68.4度的椭圆轨道飞行。"中国第一星"上天,数十万人于天安门广场亲眼目睹  相似文献   

18.
正1970年4月27日至4月29日,《参考消息》连续多日围绕"中国成功发射人造卫星震动世界"的主题,集中刊发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评论。在大量"目瞪口呆""出人意料""惊呼"等强烈情绪化词汇的背后,不难读出"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实施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这一重磅新闻引发的轰动。与此同时,某些国家  相似文献   

19.
正1970年4月24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它传回的音乐信号被湘西、海南两个测控站接收并录制成磁带,随后被专机送往北京,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广播,同时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响彻全球的"东方红"乐曲,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蓝图孕育在赤子心中早在1958年,在苏、美第一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