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用三维雷诺平均N-S方程程序求解跨音速压气机风扇转子内部流场。这个程序采用有限体积显式时间推进方法求解控制方程,方程自变量选取在控制体顶点,采用简单的H型网格离散方程,离散后的代数方程用两步Runge-Kuta法进行时间推进求解,使用多重网格和当地时间步长方法加速计算收敛。程序中使用了Baldwin-Lomax模型模拟湍流影响。用该方法计算了NASA67#跨音速风扇转子的性能曲线,并重点计算最高效率点工况下内部流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证明该法可以用来模拟跨音速风扇转子内部流动。  相似文献   

2.
应用TVD格式和Baldwin-Lomax代数紊流模型求解三维N-S方程,详细模拟出了一个直列透平叶栅中二次流及其损失在叶栅通道中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给出了叶栅损失的分布状况,其结果深刻揭示了透平叶栅二次流损失的产生发展机制。本文计算得到的叶栅损失的栅距平均值沿叶高的分布曲线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表明格式求解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跨声速轴流风扇转子流场三维粘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一种快速求解三维粘性流场的计算方法求解跨声速压气机风扇转子内部流场。该方法以LU型隐式格式和MUSCL TVD迎风格式为基础,结合壁面函数方法和简单的混合长度湍流模型,使用多重网格迭代加速收敛技术,对三维可压缩雷诺平均N-S方程进行求解。计算得到了NASA Lewis 67跨声速、低展弦比轴流风扇转子的性能曲线,并重点分析了最高效率点工况和近失速工况下的内部流场。计算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此方  相似文献   

4.
采用薄层N-S方程成功地求解了强制流喷管内的三维复杂流场,对通量项和压力项用Van Leer发展的矢通量分裂法进行了离散,对离散方程采用线超松弛方法迭代求解,在亚音速与超音速气流共同存在的出口边界分情况进行了处理。计算结果验证了强制偏喷管具有自动补偿外界压力变化的能力,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用原始变量带涡量的伽辽金有限元法计算三维定常不可压N-S问题,克服了过去由于速度和压力导数不同阶而不得不采用不同阶插值函数的困难。引入牛顿法线化N-S方程,使得用有限元离散后的大型代数方程组线性化,用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求解。算例为三维方穴驱动和带潜入锥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轴对称加质流动。三维方穴驱动的计算结果与文献值相近。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网格技术,可快速求解S形进气道粘性内流场的实用工程算法:从Brandt的多重网格理论出发,采用隐式Beam-Warming时间推进格式,结合“锯齿式”迭代技术交替在粗、细两种网格上对雷诺平均三维非定常N-S方程进行求解。用此算法数值模拟了某型号S形进气道的内流场,与试验结果对比显示:计算得到的流场符合一般S形管道流动特性,所捕获的二次流图谱清晰合理,进气道出口截面处总压恢复系数与试验值较为接近。与普通单层网格计算方法相比,计算结果精度高,收敛速度快。  相似文献   

7.
利用SIMPLE方法数值求解层流N-S方程,模拟了具有移动边界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内的三维流场。网格划分采用交错网格技术,流场计算时不进行网格划分,而是直接读取网格点的值,将网格划分与流场计算分开,解决了现有计算机内存不够的问题,计算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李玲  陆亚钧 《航空动力学报》1998,13(1):99-102,112
采用三维定常不可压N-S方程对叶片安装角槽式的轮毂处理的叶栅通道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叶片安装角槽式的轮毂处理的扩稳机理,在计算中采用了非交错网格的SIMPLE算法,并解决了因使用非交错网格离散方程而带来的压力场振荡的抑制问题,紊流模型采用k-ε两方程模型。  相似文献   

9.
单转子风扇的三维反问题气动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准三维流函数反问题设计方法与三维 N-S求解方法的相互迭代对单转子风扇进行气动设计。在叶片初步计算中得到叶栅进出口气流角沿径向分布 ,并将它作为本文的目标函数。采用准三维反问题求解方法 ,依次构造出各个 S1流面上的叶片几何形状和气流角分布。然后再采用 N-S方程的求解方法 ,对叶片进行全三维流场的数值计算。通过 N-S方程计算结果与目标函数的对比 ,重新修正叶片出口气流角分布 ,并作为下一次反问题设计的目标函数。经过反问题与 N-S方程求解的反复迭代 ,最终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叶型。  相似文献   

10.
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喷雾燃烧过程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卫东  王振国  周进 《推进技术》1999,20(1):19-22,28
用三维湍流N-S方程及拟流体模型描述液体火箭发动机内部喷雾两相燃烧流动过程,两相之间的质量交换采用蒸发模型计算,气相化学反应速率采用Arrhenius公式计算。采用SIMPLER与IPSA算法求解两相控制方程并对氢氧发动机燃烧流动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分析,得到了发动机推力室内燃气参数的详细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对氢氧发动机而言,蒸发过程非常快,推进剂混合过程是燃烧过程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压气机转子出口流场的发展及三维紊流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单斜热丝和高频压力探针仔细测量了单级压气机转子出口及下游的三维紊流流场, 揭示转子出口流场的变化, 分析不同流量状态下单级压气机转子出口的三维紊流特性。   相似文献   

12.
单转子压气机设计状态出口叶尖通道中部、叶根吸力面角区和转子尾迹内具有较强的紊流脉动,泄漏涡是造成尖部气流掺混的主要因素。近失速状态通道内气流脉动明显增强,并沿周向和径向呈现出较大的梯度,叶尖通道中部的紊流强度分布证实了气流剧烈交混的发生,0.87 叶高和0.25 叶高吸力面附近的强紊流中心来源于叶背附面层分离形成的旋涡。在出口测量截面上紊流强度3 个分量的最大值,径向分量最大,轴向分量次之,切向分量最小。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风力机运行对大气边界层近地层的潜在影响,采用 Gambit 软件建立风力机及风场模型,应用 UDF加载边界层速度分布函数作为流场入口边界条件,基于尾流特性及湍流理论,应用 Fluent 软件模拟单台风力机运行对大气边界层近地层的影响,通过分析风力机下游不同位置处的速度及湍动能以及其随高度的变化情况来进行分析研究。模拟结果表明风力机的运行会造成近地层内原本均匀分布的大气流场发生明显变化。与初始速度分布相比,流体流经风力机后,轮毂处风速迅速降低,随后逐渐增加,但随着向下游的延伸,速度增加的梯度逐渐降低,且在距离风力机17倍风轮直径后仍未增至来流速度;在竖直方向上速度分布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在风轮位置处明显下降,随着空气继续向后流动,影响面积在扩大,但是趋势逐渐变缓。同时湍动能也发生较大变化,在近风轮处,由于轮毂区域的风速与周边的风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造成近风轮处的湍动能迅速增大,随着流体向下游的延伸,与周边流体逐渐混合扩散,湍动能逐渐降低;湍动能在竖直高度上的分布在近尾迹区呈现出由地面至高空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再增大的趋势;而远尾迹区域则先减后增,不过在到达一定高度后几乎都不再变化。由于大气各种通量的变化等也与风速、湍动能相关,所以风力机会对对其周边环境造成影响而不仅仅局限于近地层的风速、湍动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空学报》2016,(1):117-128
A numerical study was performed to explore the unsteady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upstream propeller and the downstream swirl recovery vane (SRV) by transient simulations. Much larger fluctuations of thrust coefficient were observed on the van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varia-tions of the total efficiency depend mainly on the working performance of the stator. The harmonic loads of the decomposed unsteady blade-surface pressures show that the stator experiences about ten times higher of unsteadiness compared with the rotor. Notable changes appear at the vane lead-ing edge due to the potential disturbance as well as the sweeping effects from the wake of the upstream propeller, whereas more significant unsteadiness occurs at the stator tip region as a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otor/stator tip vortices. The visualization of vortex structures addresses that the rotor tip vortex has a dominant effect on the stator tip vortex since the latter one starts right at the impingement location on the vane top in this configuration. Furthermore, a longer and a shorter SRV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original case to explore different inter-action patterns for the rotor/stator tip vortices. Weaker effects have been observed as expected.  相似文献   

15.
不同轴向间距下涡轮级内非定常流场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不同轴向间距下涡轮级内非定常流动进行了数值研究.讨论了非定常条件下轴向间距变化对非定常性及流场分布的影响,探讨了转子和静子叶片之间的非定常相干的机理.结果表明,轴向间距L对转子内流动的非定常性有着强烈的影响.随着轴向间距的减小,静叶尾迹的强度及影响范围增加,静叶尾迹对动叶的周期性非定常影响还是主要出现在前缘附近.由于静叶尾迹的恢复效应与来流尾迹强度成正比,50%轴向间距下动叶出口流场的湍动能在动叶通道中央区域最小.   相似文献   

16.
对一单级跨声速压气机设计工况下采用了3种弯、掠动叶后的非定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动叶弯、掠对动叶尾迹的非定常脉动强度以及向下游输运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原型动叶相比,3种弯、掠动叶都减弱了动叶出口的泄漏涡和尾迹顶部脉动核心的脉动强度,使其在向下游输运过程中耗散较快;3种弯、掠动叶尾迹的中间段的脉动强度都有所加强,并且在输运过程中有向根部迁移的趋势,从而会使静叶的中部和根部受到较强的扰动.   相似文献   

17.
压气机不同状态下转子出口三维紊流流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宏伟  蒋浩康 《航空动力学报》1997,12(3):268-272,331
用单斜热丝、圆柱单孔高频压力探针等手段,详细测量了单级压气机转子出口的三维紊流流场,揭示压气机在不同流量状态下转子出口的流动结构和紊流特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轴流压气机转子,结合地面试验采用5通道的数值模拟方法在两个海拔高度下对该转子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雷诺数(Re)对压气机中非定常流动的影响。在地面条件下数值模拟绝对坐标系下的频率均落于试验旋转不稳定(RI)的驼峰频率带宽范围内。相对坐标系下相邻通道的数值监测信号互功率谱证明了压气机中周向扰动的存在。该周向扰动的产生是泄漏流与叶顶载荷分布周期性相互作用的结果。高空20 km下压气机中存在特征频率不同的多个周向扰动。此时在叶片近吸力面的尾缘处存在较大范围的流动分离区,由此引起的径向低能流体与叶顶间隙泄漏流相互作用,并共同影响叶顶载荷分布,引起低雷诺数下压气机流动非定常性周向传播。   相似文献   

19.
发展了一种基于不同空间离散格式的多重网格算法,并应用于悬停旋翼无粘绕流的Euler方程数值模拟。由于悬停旋翼流场中存在不可压区域,同时旋翼尾涡系统的发展需要较长的时间,使得旋翼流场的收敛速度远低于固定翼流场,因此研究旋翼流场的多重网格算法具有重要意义。空间离散采用了Roe s FDS格式和Jameson中心有限体积格式,时间推进应用了五步Runge-Kutta方法。采用多重网格V循环方式,对一跨声速悬停旋翼无粘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多重网格算法可以显著加速悬停旋翼无粘流场的数值计算收敛速度;无论在激波分辨率还是在计算精度上,Roe s FDS格式都优于JST格式。  相似文献   

20.
叶尖泄漏流/尾迹掺混对串列转子非设计点性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串列转子设计中,为研究前后排叶片周向位置的变化所引起的泄漏流/尾迹之间掺混的变化对串列转子近失速点性能的影响,首先建立了泄漏流/尾迹掺混分析模型.模型分析结果指出流动掺混可以有效减小通道下游堵塞.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在高负荷串列转子中进行了不同周向位置的对比研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在近失速工况,对比无掺混情况,后排叶尖泄漏流/前排尾迹掺混使叶尖堵塞减少了近20%,从而使得高负荷串列转子的失速裕度相对提高了1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