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日本计划于明年初用H1火箭从种子岛空间中心发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ERS-1),它将进入570公里高的极地轨道。卫星重1340公斤,星体为3.1米×0.9米×1.8米的箱形,装有分辨率为10米的全天候合成孔径雷达、分辨率为18米的可见光和近红外辐射计、数据发射机和数据记录器等,合成孔径雷达上装有11.9米和2.4米的雷达天线。卫星上92%的部件是日本自己研制的,设计寿命为3年。日本ERS-1上的合成孔径雷达采用L波段频率(今年发射的欧洲  相似文献   

2.
1995年11月4日,加拿大自行研制的第一颗雷达卫星由美国德尔它2号火箭送入太空,它是继俄罗斯“钻石”卫星、日本地球资源卫星和欧洲遥感卫星后的又一颗载有合成孔径雷达的新型对地观测民用卫星,必将对全球资源监测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有一项研究计划,到2000年为完善斯波特卫星而研制民用雷达卫星。这颗卫星将从1994年开始研制。该卫星性能优于其它国家的对地观测卫星,如欧空局的地球资源卫星-1、日本的地球资源卫星-1和加拿大的雷达卫星。估计法国的雷达卫星将利用斯波特卫星的平台,以降低研制费用,集中力量制造卫星上的成像雷达。卫星将由阿里安4或阿里安5火箭发射,送入高约75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成像雷达将用两种扫描方式工作:一是用快速扫描方式,拍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在今后五年内的空间预算为2亿2千万美元,预计十五年内(即到2000年)将增加到8亿美元。加拿大除承担美国太空站的高性能机械手研制任务以外,还有两项国内的空间计划:一项是同美国合作研制的“移动卫星”;另一项是“雷达卫星”。此外,由于日本1987年中期要发射第一颗“海洋观测卫星”和1990年要发射地球资源卫星,日本  相似文献   

5.
到目前为止,印度用自造运载火箭发射了自制的三颗均为40多公斤重的小型技术试验卫星(一颗失败,两颗成功);苏联还代他发射了一颗科学卫星,二颗地球资源卫星;欧空局也替他发射了印度自制的第一颗实验性通信卫星;美国为印度发射了两颗多用途实用卫星(一颗只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独立完善的航天体系,提高对航天器的轨道覆盖和测控能力,解决载人航天的实时通信,以及增强中低轨道对地观测卫星的应用效果及效率,欧空局和日本紧随美国和俄罗斯,积极发展自己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经过10多年的努力,日本于2002年9月13日发射了它的第1颗“数据中继试验卫星”(DRTS-1),为其先进地球观测卫星-2(ADEOS-2)提供数据中继服务。而欧空局虽然早于日本在2001年7月12日发射了“阿蒂米斯”(Artemis)数据中继卫星,但却因阿里安-5火箭上面级发生故障将其置入了一条错误的椭圆轨道。经过欧空局地面控制中心18个月的挽…  相似文献   

7.
<正>3月17日,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情报收集卫星(IGS)雷达5号机"。这是H-2A火箭连续第二次发射与国防有关的卫星。该卫星由三菱电机公司研制,由内阁卫星情报中心运行。本次发射前日本共有6颗卫星在轨工作,包括3颗光学卫星和3颗雷达卫星。此次发射的卫星光学分辨率0.6米,雷达分辨率优于1米,将接替2011年12月发射的"雷达3号机"卫星。  相似文献   

8.
从1977年开始,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就对地球遥感卫星用的所有分系统进行研究,并引进建立了美国陆地卫星地面接收站。现已掌握了利用先进计算机判读陆地卫星照片的技术,并把照片提供给日本防卫厅,作为监视苏联远东军事部署的重要参考资料。自1986年起,日本开始研制自己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1A”。目前,这颗地球资源卫星上92%的部件是日本自己研制的。日本的这颗地球资源卫星(ERS-1)是海洋观测卫星的后继星。日本决定于1992年1~2月间用H1火箭发射它,主要任务是收集对探测  相似文献   

9.
自从1963年美国发射第一颗36150公里高度的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后,已有138颗卫星被送入静止轨道,各国还拟向不同静止轨道位置发射约160颗静止卫星。这样便会出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争夺使用静止轨道和频率的问题。目前静止轨道上的卫星大部分属于美国、苏联、加拿大、日本、欧空局,或者国际通信卫星组织。虽然有些发展中国家已有卫星,如中国、  相似文献   

10.
1995年11月4日,加拿大的第一颗遥感卫星雷达星-1(Radarsat-1)用德尔它-2火箭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成功地进入了高度为80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此后,地面测控中心对卫星进行了在轨测试,4~6个星期后该星向地球发送第一...  相似文献   

11.
印度第二颗资源卫星的运行情况印度第二颗地球资源卫星于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二十日由苏联代为发射。轨道参数是:近地点514公里、远地点557公里,倾角50.7度、周期95.2分。卫星发射重444公斤,星上观测仪器和第一颗基本相同,装有两台电视摄象机,但多装了两台微波辐射计。据莫斯科一月十四日塔斯社电讯称,星上观测仪器工作正常,并向印度地面站传输了几百张照片。所获得的照片和资料将为印度经济领域的发展给予极大好处。苏联在卫星运行半  相似文献   

12.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计划于2000年用H-2A火箭发射新型地球观测卫星——陆地观测技术卫星(ALOS)。ALOS是一颗装有大型单翼太阳电池帆板和天线,采用三轴控制方式,重3900kg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其轨道高度为700km,轨道倾角为986,轨道周期为101分钟。它也是自日本1987年和1990年发射海洋观测卫星MOS-1a和MOS-1b,1992年2月发射地球资源卫星(JERS-1),1996年8月17日发射先进地球观测卫星-1(ADEOS-l),以及1997年发射的一热带降雨观测卫星”(TRMM),1999年发射ADEOS-2之后所开发的第7颗地球观测卫星。ALOS载有3…  相似文献   

13.
1989年是80年代的最后一年。这一年国际航天活动的总特点是:载人航天进展不大,行星探测较受重视,军用卫星发射阴显增多,空间工业和应用卫星在扎扎实实发展。 1989年全世界除中国外共进行101次航天发射,共发射了136颗卫星。其中苏联发射74次96颗卫星;美国发射18次25颗卫星,欧空局发射7次;日本发射2次,它的卫星有5颗。欧空局发射的卫星有3颗;英国发射的卫星有2颗;瑞典发射的卫星有1颗;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发射的卫星有2颗。  相似文献   

14.
美国、欧洲、加拿大和日本的地球科学家们正在合作设计一种卫星系列,即地球观测系统(EOS),它将在今后10年逐步取代分散的极轨道气象、陆地和海洋遥感卫星。EOS 的设计宗旨是监视由自然力和人类对地球造成的破坏,并执行传统的气象和科学观测。该系统包括由航天飞机发射的3颗极轨道卫星。其中两颗将由美航宇局和国家海洋大气局提供。这两个美国平台将采用下午1:30穿过赤道的轨道,以便与受太阳热照  相似文献   

15.
谢国娟 《国际太空》1991,(11):19-22
经过10年的努力,欧洲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终于在7月中旬升空了。欧空局从80年代初开始实施庞大的地球资源系列卫星计划,它包括3颗卫星,地球资源卫星1用于海洋观测。资源卫星2与前者相同,只是一个有效载荷变了(用海色监视器代扫描仪)。资源卫星8是一种改进型,主要用于陆地观测,有效载荷舱是专门为陆地勘探设计的。欧洲地球资源卫星1(ERS-1)有如下特点: 1.采用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器。 2.可测量到许多其它卫星无法获得的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雷达卫星(RADARSAT)于1990年初开始方案设计,预计1994年发射,卫星设计寿命5年。星上装有合成孔径雷达(SAR),以8种方式扫描地球。分辨率最高可达10米。卫星采用周期为24天的回归轨道。成象数据传输采用实时和记录重放两种。  相似文献   

17.
法国将从1984年开始发射她的第一颗斯波特地球观测卫星,以后陆续发射到4至5颗,使它们组成一个空间探测网。斯波特卫星有自己独特的性能:高分辨率(10-20米)、装有立体镜头,及X波段发射图象的能力等。斯波特卫星探测网将为世界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地球照片。为了使这些斯波特卫星图象资料商品化,  相似文献   

18.
1986年全世界发射98次,其中苏联发射91次共114颗,美国6颗,日本3颗,欧空局2颗。中国2颗;失败的卫星共计13颗,其中苏联7颗,美国4颗,欧空局2颗;美国还有一架“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7名宇航员遇难。  相似文献   

19.
继苏联“维加A和B”及日本“行星A”哈雷彗星探测器之后,欧空局1985年7月也将发射一颗“乔托”探测卫星,在1986年3月13—14日与哈雷彗星会合。卫星在与彗星会合时离地球距离约一个天文单位(150,000,000公里)。它将进行十项实验。在四个小时相会期间将拍摄彗发和核心照片。  相似文献   

20.
5日苏联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用SL-8运载火箭发射宇宙1937卫星,其为一颗通信卫星。轨道参数:远地点813公里,近地点774公里,倾角74度,运行周期100.6分钟。 11日苏联予格林威治时间11点17分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代号为宇宙1938的照像侦察卫星。卫星在本月25日回收。 14日苏联发射重新设计韵光子(Fo-ton)卫星。卫星装有太空材料学研究用的科学仪器,将在微重力条件下进行改进半导体材料性能,以及超纯生物活性试剂合成的试验。该星于本月28日回收。 19日英国政府决定参加欧空局的哥伦布舱计划,同时宣布,将不参加加拿大雷达卫星(Radarsat)计划。 20日苏联用东方号运载火箭发射代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