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若能实时鉴定飞行器或脉码调制(PCM)地面站的测试数据,则可加速完成飞行试验。TeIedyne控制公司开发了一种供多用户使用的软件包,以工程单位(EU)实时提供多种格式的数据:分组或重叠的卷形EU曲线、越限试验和报警产生、EU数据显示、一般原始数据曲线记录、传感器的校准、PCM磁带头段。文中还介绍校准数据的半自动化处理及其记入地面数据库。硬件结构、软件/硬件链路等。后者可以将机载PCM系统数据循环图的产生、加载、试验以及和PCM地面站数据处理软件相耦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从国外引进的“飞行试验实时数据系统”的组成、基本功能及其主要特点。其中的机载部分包括传感器、调节器、达明-5(Damien-Ⅴ)采集器、模拟和数字式磁记录器、遥测发射机、机载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以及振动(或颤振)测试设备。地面部分主要由带自动跟踪天线的遥测接收站(2个)、调节测量系统、采集计算机、振动数据专用处理计算机、监控室、自动编程台等组成。本系统主要用于飞机的飞行试验。由于采用了较先进的可编程序遥测系统及实时处理的方式,对缩短试验周期、保障试验安全、提高飞行试验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Modbus协议的校飞集中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机载校飞设备相对分散、数据采集量大等特点,综合应用Modbus现场总线技术,结合组态王软件特点,构建校飞集中监控系统。利用组态王研制出机载校飞设备的监控系统,实现机载校飞设备的实时监视、控制,可以实时采集和显示设备的相关参数,并能进行事后回放。系统大大降低了校飞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前言 电子飞行仪表系统(以下简称仪表系统)通过机载计算机收集飞机上的各种传感器数据,再经过实时 的汁算处理,以动态图形的方式显示在CRT或LCD上,给飞行员提供飞行、导航及飞机系统的信息。 由于飞机上的特殊应用环境,对机载计算机体积和应用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常见的PC由于其较 大的体积和对环境条件的苛刻要求,不适合在飞机上使用。近年来,以ARM为核心的嵌入式CPU发展迅 速。其强大的运算能力,SoC的集成设计,微小的体积,使其非常适合各种嵌入式场合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星载软件的复杂度与体量不断增加,对软件在轨重构并进行更新维护的功能愈发重要。当软件越来越大时,使用低速通道进行重构的方案在时间上难以满足在一个测控弧段内重构软件的需求。同时,大软件使得数据存储空间更为紧缺,无法使用三模冗余等传统方法保证程序数据的可靠安全。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高速通道的可靠的大体量星载软件重构方案。以固化在PROM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上的引导监控程序作为根本保障,构建一个存于MRAM (磁随机存储器)上专门用于高速重构软件的安全模式程序作为方案核心,并给星载软件加入自重构功能作为最常用的重构方式。通过地面测试与在轨实验表明:该方案能够保证大体量软件重构功能的高速度与高可靠性,让星载软件的更新与维护更加安全与便捷。  相似文献   

6.
根据飞行器飞行试验任务需求,分析外测数据实时处理软件的关键数学模型、算法以及功能需求,综合运用数据检择、滤波平滑等技术,消除了异常数据的干扰,构建了高效、可靠的实时数据接收模型。软件设计采用多线程体系结构,合理地分解了系统的功能。在该软件程序框架下设计了各软件功能模块。研究成果已在试验任务中得到了具体应用,能够满足实时数据处理任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用于直连式固体冲压发动机试验的专用计算机测控系统.该系统由专用计算机、模数转换器、数字输出继电器板及专门开发的软件包等组成.软件包使用过程语言编制试验程序,在其控制下可完成控制和编程、数据采集和存贮、实时远距离数字显示、闭路空气加热器控制及系统安全检查等任务.附加软件模块可用于传感器标定和整个系统的人工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组合体能量平衡分析系统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航天器组合体的任务特点,提出了适用于组合体飞行、电源系统并网运行的能量平衡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能量平衡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能量平衡分析及实时监控两个模块,其中:能量平衡分析模块通过遮挡计算输出精确的太阳电池阵发电能力,利用实时负载状态及飞行程序计算航天器负载变化,并内嵌有应对长期在轨运行电源系统性能衰降问题的用户数据交互界面,同时考虑并网功率以及电源系统正常、故障多种工作模式,保证能量平衡计算精确度;实时监控模块将航天器在轨运行实时下传数据与理论分析值同步显示,可读性高,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文章设计的系统应用于2次交会对接飞行控制任务中,其计算效率高,精度高,为电源系统使用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成  王会霞 《航天控制》2013,31(1):62-66,85
针对导弹设计中对飞行仿真数据和舵面、喷管等动态部件实时观察的需求,设计了一种以系统仿真、虚拟现实和可视化技术为基础的导弹飞行仿真系统,先通过弹体数学仿真模型计算得到飞行仿真数据,然后通过仿真管理部分对数据进行处理和保存,最后采用三维视景显示、二维弹下点轨迹和数据动态曲线显示等方式,实现了导弹飞行系统的可视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导弹的实时飞行仿真,能够实时观测飞行仿真数据和弹体、舵面、喷管等部件的动态变化,为导弹设计与研制提供了直观、有效的仿真手段.  相似文献   

10.
Z8000B微型计算机是航天工业部微型计算机系列的一个机型。本文介绍该机的系统设计特点、主要技术指标和系统配置。Z8000B微型计算机的主要用途是实时过程控制、自动化测试和数据处理。首批Z8000B微型机将分别用于计算机闭环控制随机振动系统、战术导弹射击控制系统、CAMAC自动化测试系统和战术导弹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飞行试验实时数据系统地面站(以下简称“地面站”)是整个飞行试验实时数据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面站主要用于对机上采集的各种参数进行数据处理。它可以完成下列两类任务:从数据处理的任务类型看,这些任务是——对遥测数据作实时处理、对机载或地  相似文献   

12.
神舟飞船实时能量平衡分析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神舟七号飞行任务电源系统特点的分析,提出了飞行程序与能量平衡分析的一体化设计方法,进行了基于在轨遥测数据的实时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所开发的系统经神舟七号飞船飞行任务验证,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采用微型计算机 Cromemco 系统Ⅲ实现地球同步卫星实时姿态确定软件系统(RTAD)的基本程序结构、方法及原理。RTAD充分考虑了微型计算机的特点,采取了一系列程序技术、数值方法和分析手段,保证在微型机上运行的RTAD能在实时环境下,对卫星在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姿态作出高精度的估计。  相似文献   

14.
混平  赵政社  刘军 《火箭推进》2008,34(4):55-59
水击压力数据采集系统是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设计的。阐述了系统设计指标、功能、原理、应用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后的调试方法。该系统具有数据采集、信号转换、瞬态参数信号调节、高速采集、数据实时显示及数据分析处理功能。实现了多路参数高速、数据实时显示及数据分析处理,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便,能快速响应控制信号,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功能很强的机载可编程遥测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数据种类多 ,数量大。系统采用双微处理器方案 ,主微处理器负责整个系统的控制管理 ,从微处理器完成众多异步数据流的接收 ,通过共享存储器方式解决双 CPU之间的数据通信问题 ;应用软硬件功能模块化设计、遥测格式可编程设计及系统并行总线设计 ,简化了系统 ,提高了系统性能和系统的通用性与可扩展性 ,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飞机多种用途的飞行试验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工程》2017,(6):126-131
针对某遥感卫星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芯片故障导致中央单元(CTU)主机无法启动的问题,高分三号(GF-3)卫星数管CTU软件设计了一种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芯片故障模式下的多分区引导方法。通过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中增加一个应急故障处理软件分区,在SRAM芯片部分故障情况下,CTU软件能够从正常CTU软件分区跳转到应急故障处理软件分区,并引导CTU软件进入应急故障处理模式。在该模式下执行SRAM芯片故障检测和正常CTU软件在轨注入,使CTU使用SRAM芯片无故障区域运行正常CTU软件。在GF-3卫星中,对该方法进行了软件实现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可在中央处理单元SRAM芯片部分故障情况下,提供一种挽救方案,从而避免采取单一的切换备机处理措施导致CTU主机彻底不能使用的问题,提高了数管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直升机模拟器是典型的人在回路仿真系统,保持数据传输实时性是人在回路仿真设计的重要指标。本文以直升机模拟器飞行仿真数据传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直升机模拟器基本组成,从数据采集和数据反馈两个方面对数据传输路径进行设计,减少数据传输延迟。对系统接口进行全面分析,从硬件配置、连接和软件通讯等方面进行设计,实现数据传输实时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最小系统的小卫星在轨软件重构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星载终端处理设备最小系统的小卫星在轨软件重构系统设计方案。依据星上信息流实现现状,设计重构系统的系统框架,提出星载终端处理设备的最小系统组成、通用功能集和需要满足的整星安全性功能需求。系统中,应用软件程序数据按照注入帧格式通过遥控通道注入到星上,可缓存在星务存储器中再分发给终端目的设备,通过最小系统软件对应用程序进行引导和加载管理,整个过程均有差错控制设计以保证其可靠性和安全性。软件重构试验和容错试验表明,利用该系统可实现星载微计算机软件和FPGA配置数据的可靠上注、可靠存储和可靠加载。  相似文献   

19.
遥测中采用计算机技术虽然在五十年代就已开始,但摆脱那种传统的脱机处理和事后处理方式而步入实时处理,使遥测和计算机结合成为一个紧密的系统,则是在六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初期,开发出并逐渐完善了一种以遥测专用语言为核心的遥测软件系统,标志着可编程序遥测在应用计算机技术这一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美国EMR公司(现改名为Sangama Western)的TELEVENT就是这种软件系统的代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一个利用DJS—8通用数字计算机与弹载数字计算机对接组成的实时开路试验系统,并介绍了鉴定弹载计算机性能指标,控制软件适应能力,飞行纸带装订准确性等试验软件的设计方法和系统工作程序。此系统已用于型号设计上对弹载计算机制导软件验收的环节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而且还推广应用到飞行试验的结果分析,精度分析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