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宇航学报》2008,29(5)
航天学院是西北工业大学“三航”特色的组成部分之一。学院前身是1958年创建的宇航工程系,是我国最早发展宇航科学技术和教育的系科之一。为了适应航天事业和航天技术的发展,1988年12月在宇航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了航天工程学院。2003年7月,更名为航天学院,下设航天设计工程系、航天控制工程系、航天推进技术系等3个专业系和飞行控制与仿真技术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宇航学报》2007,28(4):F0002-F0002,F0003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是1987年6月,经国家航天工业部批准,将学校的控制工程系、无线电工程系、力学系和飞行器总体研究室合并而成,它是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也是国际宇航大学在亚洲唯一常设分校的依托单位。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宇航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第五届编委会自2016年成立至今已四年有余,在杜善义主编的领导下,通过各位编委、广大学者辛勤耕耘和编辑部努力,学报在论文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方面都取得了可喜进步。四年来,学报共出刊48期,载文量681篇。组织策划中国宇航学会成立40周年、《宇航学报》创刊40周年等4期专刊。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一日,《宇航学报》编辑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任新民同志主持,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宋健同志,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曹传钧同志,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梁守槃同志,理事庄逢甘、李苾、屠善澄、于翘、张竞荣、俞宝传等同志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宇航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编辑委员,以及宇航学会办公室和编辑部的同志,共计三十五人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6月16-22日,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权,中国宇航学会在京举办第三期航天科技期刊编辑业务培训班,63名来自航天和航空领域的科技编辑接受培训。这是自航天科技期刊联盟成立以来,中国宇航学会连续第3年举办航天科技期刊编辑业务培训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发部孙国斌总师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质量处周涛处长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中国宇航学会副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6月16-22日,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权,中国宇航学会在京举办第三期航天科技期刊编辑业务培训班,63名来自航天和航空领域的科技编辑接受培训。这是在航天科技期刊联盟成立以来,中国宇航学会连续3年举办航天科技期刊编辑业务培训班。  相似文献   

7.
一、概况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0年10月,是中国宇航学会下属的学术分支机构,它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共同担任主任委员单位,主持专委会的学术交流活动和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宇航学会成立于1979年10月,是由钱学森、任新民、张震寰发起,国务院、中央军委、民政部联合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性机构和法人社会团体。学会由中国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其宗旨是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航天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中国宇航学会下设38个专业委员会,拥有179个团体会员单位和3万余名个人会员。学会自  相似文献   

9.
法国宇航公司与德国宇航公司打算合并其导弹业务,成立欧洲第二大导弹武器公司,从而与法国马特拉公司和英国宇航公司成立的导弹武器公司相抗衡。目前合并谈判已在高层次间进行。  相似文献   

10.
第47届国际宇航联大会将在京举办国际宇航联合会(IAF)第47届大会将于1996年10月在北京举办。经国务院批准的本届大会地方组委会3月31日在人民大会堂宣布成立,国务委员宋健出席成立会议并讲话。IAF是国际宇航界的非政府性学术组织。成立于1950年...  相似文献   

11.
国际宇航联合会简介国际宇航联合会(IAF)于1950年在法国巴黎成立。其宗旨是通过科学技术的交流,推动空间技术和外层空间的研究与合作,促进宇航事业及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活动的发展。国际宇航联在瑞士注册,秘书处设在巴黎,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体成员组织大会。领导...  相似文献   

12.
《宇航学报》2007,28(2):F0003-F0003
一、概况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76年10月,是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由全国飞行器测控技术领域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中国宇航学会的分支机构,挂靠单位为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宇航学报》2006,27(6):F0002-F0002
一、概况 中国宇航学会液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76年10月,是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由全国从事液体火箭推进技术的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中国宇航学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挂靠单位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和北京十一所。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04,(7):10-10
2004年6月15日,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1998,(8):20-20,23
比尔宇航公司研制新型运载火箭美国达拉斯新近成立的比尔宇航技术公司正在进行称为比尔宇航(BA)-1的一次性使用液体燃料运载火箭的初步设计。这种新型火箭可把7.7吨的有效载荷送到290公里高的圆形低地球轨道,首次发射初步定于2000年1月进行。比尔宇航公...  相似文献   

16.
《航天》2010,(6):58-58
北京一六一中培训中心成立于1997年,并从1999年起开始开展全国"少年宇航技师"的培训活动。学生们在这里学习航天基础知识,制作、发射模型火箭,参加航天科普活动,撰写航天科技小论文……十多年来,有数千人参加了培训,其中1000余人获得全国"少年宇航技师"三级证书,400余人获得全国"少年宇航技师"二级证书。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7月2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四家直属、支撑单位进行了专业化力量重组,包括中国宇航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天报社、中国宇航学会和航天人才开发交流中心,成立了我国航天文化新机构——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该中心定位为  相似文献   

18.
今年二月十日中国宇航学会在北京万寿宾馆隆重举行九一年春节茶话会。国务院有关部委、国防科工委、航空航天部、二炮、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协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和航天活动爱好者学生代表欢聚一堂,共庆佳节,并祝贺中国宇航学会成立十一周年。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四年十月十七日至十八日在西安市召开了陕西省宇航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115名代表出席了大会。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杨绍侃同志和中国宇航学会代表到会热烈祝贺并讲了话。会议选举产生了由35名理事组成的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理事会选举杨南生同志为理事长、审议批准了第一批233个会员;讨论了学会机构设置和八五年的活动计划。  相似文献   

20.
《宇航学报》2007,28(2):F0003-F0003
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于1980年10月,是中国宇航学会领导下的学术分支机构。它由702所、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共同担任主任委员单位,主持专委会的学术交流活动和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