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增韧环氧树脂碳纤维材料性能的优异性使其在航空、航天领域主承力结构中占比不断提高。目前,在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加工能力已成为航空、航天制造企业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满足航空、航天发展形势,针对航空、航天承力增韧环氧树脂碳纤维环框为研制对象,总结与分析了零件宏观和微观领域检测技术方法及结果。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航空、航天碳纤维承力零件的制造提供技术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增材制造技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的应用迅速发展。对熔融沉积成型技术、激光选区熔化技术、线材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热喷涂增材技术、月壤增材制造技术等用于载人航天工程的增材制造技术及这些技术的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对增材制造技术在在轨制造飞行器替换件、制造大型桁架等难以在地面制造或发射的部件、制造飞行器复杂部件等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提出未来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的增材制造中应发展适合载人航天工程的材料体系,应研究微重力环境下的增材制造技术,同时未来还应发展相关工艺。  相似文献   

3.
<正>航天发射是人类探索浩瀚宇宙的第一道关口,关乎国家太空安全,关乎世界大国形象,关乎太空体系建设基础和长远发展,同时也是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性能力之一。近年来,以可重复使用火箭等为代表的航天发射运输装备与技术蓬勃发展、日新月异,呈现出变革式、跨越式的发展态势。本文对世界航天发射运输装备与技术发展态势进行多维度综合分析,给出我国后续发展的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1年12月17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武汉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战略重组中国长江动力公司(集团)。集团公司将以战略重组长江动力为契机,在武汉打造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努力推进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6月13—14日,2016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航天制造能力"为主题,围绕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战略发展需求与制造能力建设展开,加强集团公司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国内外高校、研究咨询机构产学研联合优势,进一步推动集团公司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航天强国建设和航天梦、中国梦的实现。本次会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办,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协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徐强致开幕辞,总工程师杨海成主持会议。徐强总经理指出,2016是中国航天发展六十周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中国航天工业  相似文献   

6.
近期,我国唯一全面开展航天医学研究的实验室——“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北京航天城通过了科技部验收。据悉,该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山,由该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系列失重生理效应对抗防护装备成功应用于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为航天员在轨健康飞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
1 引言 航天装备是指运行在空间中各类航天器,以及运输其进入太空的运载火箭、航天飞机等重大装备,是人类进入太空、探索太空、利用太空的重要依托 [1].随着航天装备需求的日益增多及产业技术革新,人工智能技术在空间态势感知、装备自主健康管理、自动化飞控、空间预警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航天强国,一直不断推...  相似文献   

8.
商业化液体火箭箭体结构低成本快捷制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航天发射应用市场的逐渐开放及快速发展,商业化是运载火箭发展的必然趋势.箭体结构系统组成复杂且涉及大量制造技术,是液体运载火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制约火箭生产效率及成本的重要因素.如何实现箭体结构低成本快捷制造成为商业航天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基于这种背景,系统总结目前液体运载火箭箭体结构关键结构件制造技术的应用情...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圆满完成用于首飞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一级氢箱、一级箱间段和一级氧箱的数字化总装对接工作。此次对接是天津火箭公司自主研制的数字化总装对接装备首次应用于产品正式总装,标志着该公司攻克了大型运载火箭数字化总装对接技术,实现了运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TTE/TTP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时间触发网络相对传统网络在时间确定性、减少网络冲突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航天飞行器的实际需求,提出了时间调度表设计、时间同步及时间调度表动态调整等方面的关键技术,为实现时间确定性网络技术在航天飞行器上的应用提供了可行的实施方案,从而满足航天飞行器强实时、高可靠、时间确定性等方面的需求,以支撑新型航天器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航天专用测试设备的特点、计量管理现状,针对当前专用测试设备计量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对未来专用测试设备的管理提出发展思路和建议,为航天产品提供可靠的计量保证。  相似文献   

12.
高精度工业摄影测量技术是现代工业制造的一种测量方法,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军事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工业摄影测量的精度则是该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本文针对像片数目对工业摄影测量精度的影响做了研究,在控制如光照、反光标志材料、像中心点坐标精度等条件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固定网型一次性采集共计1200张像片,并等差随机分为17×3组不同像片数目组合,处理得出各组点三维坐标。以重复性作为精度评定标准,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像片数目对工业摄影测量精度无实质性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摄影测量精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iGPS测量系统凭借建站方便快捷、测量速度快等优势,已经在国内外航空航天制造等大型工业设备安装和检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而航天器测量任务中大量的立方镜准直测量工作则只能由经纬仪测量系统完成。由于经纬仪测量系统点坐标测量效率偏低,需要将iGPS系统测量点通过经纬仪系统转换到立方镜坐标系下,实现两种坐标测量系统的联合测量。基于上述需求,研究了两种系统的坐标系转换方法,提出了利用标定板实现转换的方法,分析了原理与转换过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可靠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航天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大,对软件可信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航天软件一旦失信,其带来的损失往往无法估量.从源代码证据入手,建立面向航天领域的嵌入式软件可信度量评估方法.结合航天领域特性,建立了面向C语言代码的可信证据规范,该证据规范区分关键证据与非关键证据以及可信正证据和可信负证据;提...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航天发动机装配过程几何参数的测量方法为专业人员操作激光跟踪仪或全站仪逐点位进行测量,此类方法存在测量效率低的缺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基于摄影测量技术的航天发动机装配过程几何参数测量方法,对该测量方法的测量原理进行了介绍,详细说明了这一方法各测量环节实现的测量目的,最后通过实测数据计算工业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此类应用中的系统准确度,证明了该测量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空间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能束流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以激光和电子束作为热源,通过选区熔化粉末或熔丝沉积成型来实现金属零部件的制造.根据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空间领域的发展,结合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强约束条件对在轨制造设备尺寸、重量、功耗、寿命提出的更高要求,对比激光与电子束两种热源的工作模式,进行在轨可行性分析,提出未来空间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针对动态制造环境下的产品研制过程,为了确保在研制目标、研制状态和研制环境动态变化的情况下实现产品质量目标,提出了以质量活动为单元的产品研制过程动态质量策划模型,在产品研制各个阶段动态识别质量目标,并根据质量目标选择合适的质量措施.分析了产品研制过程中质量特性5个方面的属性,提出基于质量特性的属性对质量目标进行动态识别、对质量措施进行分类的方法.通过将质量目标与质量措施进行动态匹配以合成质量活动,并采用加权0-1目标规划法,充分考虑产品研制目标和各项约束条件,建立优化算法及其数学模型,实现了产品研制各阶段的动态质量策划.通过案例应用验证了所提出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为产品研制动态质量策划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计量是国家质量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精准的计量。工业发达国家极为重视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通过搜集、整理量子效应计量、芯片级计量等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归纳分析了近年来国外先进计量测试技术发展动态与趋势。以量子技术和基本物理常数为基础建立量子计量基标准,将大幅提高测量准确度和稳定性,结合量子效应的微加工技术实现芯片尺度的测量等,微纳尺度计量技术也在科学研究、精密测量、智能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可为我国计量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武器装备全面隐身化,隐身性能指标成为装备最重要的战技指标之一.隐身测试评估是实现装备隐身性能的关键指标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涉及隐身装备从方案设计验证、研制方案筛选、部件和整机隐身效果评估、使用维护检定等全生命周期.综述了飞行器雷达隐身性能试验测试体系和测试评估方法,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的测试场及测量技术进展,详细分析了低散射诊断实验测试技术的最新成果,展望了飞行器隐身电磁特性测试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航天测控工程计量保障工作是完成航天器飞行测量控制任务的重要保证。对比了航天测控系统与普通电子测量仪器的功能原理,分析了影响航天测控工程测量准确度的因素,研究了航天测控工程中测量准确度和工程技术活动计量保障需求,针对航天测控工程计量保障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并完善航天测控工程计量保障体系的管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