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2.
航天关键元器件自主可控需求工作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航天标准化》2013,(3)
分析航天关键元器件自主可控需求工作的特点,探讨需求工作的原则及工作流程,结合工程实践,归纳总结航天关键元器件自主可控需求工作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1967年《外空条约》中规定的“外空探索和利用自由的原则”以及航天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得越来越多的私营和民营企业参与航天活动,从事有关的开发和利用。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大约有350家大型公司直接或间接从事航天活动,尤其是空间商业利用和开发活动。它们的活动范围已逐渐从简单地参与航天科学研究、实验设计和星箭生产转向独立发射和经营航天器。民营和私营企业大多从事那类利润大、资本投入也多的航天商业活动,如卫星生产、发射与经营。每颗卫星的费用约为4000~7000万美元,每枚运载火箭的造价为5000万美元左… 相似文献
4.
5.
红外技术在航天领域的重要作用正与日俱增。80年代以来的美国SDI计划,新一代精确制导武器,空间活动的大量遥感仪器,都将红外技术放在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新装备性能的不断提高,要求新一代红外系统必须有更高的灵敏度、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更快的反应速度、更精确的引导精度、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低的成本等。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红外技术在近10年来又有了明显的进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红外成像技术 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的红外成像技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航天控制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国外有关高超声速飞行器、深空探测飞行器、空间攻防系统等制导与控制技术的发展背景,提出系统集成在我国航天控制领域中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8.
结合国内外情况,简述了先进制造技术在航天型号研制中的地位与作用;在现有财力下,对提高航天先进制造技术的项目投资强度和研究开发中的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航天编队飞行星间通信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编队飞行中的星间通信是航天编队飞行星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航天编队飞行系统及其星间通信的概念、特点、组成和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发展我国航天编队飞行星间通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12.
空间电推进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电推进技术是近年来空间推进领域发展和应用最为活跃的专业技术。文章阐述了电推进在航天器上应用的优势与问题,电推进应用于航天器可带来节省推进剂、提高姿控精度、扩展深空探测距离等优势,同时需要关注带来的表面电位变化、荷能粒子影响、电磁干扰等问题。目前,电推进已经广泛应用于GEO及低轨卫星、深空探测器等航天器上,并且电推进正逐步向更大功率、超高比冲、更多模式、更低成本等方向发展。建议我国加大需求牵引,夯实基础理论,尽快开展多种电推进空间飞行,并不断培育新型电推进技术,占领未来电推进技术制高点。 相似文献
13.
14.
为研究烃类推进剂航天动力技术在中国的后续发展和未来应用方向,对比分析煤油、甲烷和丙烷等典型烃类推进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特性,简要介绍烃类推进剂航天动力在一次性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高性能上面级推进、无毒空间推进和吸气式推进领域的发展动态及应用状况。当前国内外航天动力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情况表明,以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液氧甲烷发动机为代表的烃类推进剂航天动力将引领未来高性能低成本航天推进系统的发展趋势,依照中国液氧/烃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进展和技术水平,以其为核心的新型动力体系在中国未来的天地往返、载人登月和深空探测等多任务适应性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电推进系统的相容性、空间推力/比冲等是空间应用关注的重要性能指标。根据电推进系统未来空间试验技术发展趋势,调研了国内外离子、霍尔电推进系统的推力、电磁兼容性、对卫星的污染等空间试验情况,结合我国电推进系统首次开展空间试验现状、电推进系统的布局,以及星上配备的卫星污染与电位监测器,对空间环境条件下卫星的污染、电推进自身及卫星设备的电磁兼容性、空间推力标定方法、推进剂剩余量分析方法等进行了研究。通过电推进系统在轨连续试验、电推进羽流影响等分析,得到电推进对卫星周围污染情况、电推进与卫星平台的电磁兼容性等在轨性能参数,可为全面评价电推进系统技术、科学制定电推进空间试验计划及电推进空间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18.
简要分析了国外潜艇指控系统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美、俄、法等发达国家潜艇指控系统的发展模式,介绍了国外几型典型、先进的潜艇指控系统,综合考虑国外不同发展模式的潜艇指控系统共性特点,归纳了国外潜艇指控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国内潜艇指控系统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国际空间站"的总体设计;分析了"国际空间站"系统设计的特点和不足,其中包括重视成熟技术和冗余设计,众多系统故障暴露出技术薄弱性,机器人系统自动化水平有待提高,以及许多先进技术规划未能实施;提出了发展中国空间站的启示与建议,如借鉴国外协力合作系统先进设计经验和科学评估安全性方法,权衡技术继承性与先进性,注重空间站系统设备的设计、维修、机器人开发和延寿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发展中国航天海洋遥感技术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80年代末以来 ,中国就开始十分重视海洋遥感技术的发展 ,从 1987年起在FY - 1A卫星上就加上了海洋水色通道 ,发展到 2 0 0 2年发射了专门的海洋水色HY - 1A卫星 ;从地面的海洋反射率光谱仪的测量 ,发展到卫星上的水色、水温扫描仪 ;从简单的假彩色合成处理技术 ,发展到多要素、多功能的海洋要素提取和应用技术。总之 ,中国的海洋遥感技术在国际上已有了发言权和一席之地。但在以海洋卫星为主导的立体海洋监测体系 ,高精度分析与定量比测量 ,多平台监测数据同化和技术集成等方面与国际上先进国家比 ,还存在着差距。就以上方面的差距出发 ,文章最后提出了建立稳定运行的海洋卫星体系 ,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提高海洋遥感精度和开发同化技术研究的应用水平 ,提出了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