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依据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探讨了航天工程产品保证的内涵和应用策略,提出了基于过程方法模式的产品保证总体框架,并结合探月工程,探索了产品保证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航天关键元器件国产化分析及工程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航天关键元器件国产化工作的迫切需求出发,结合国内某型号关键元器件国产化工作实践,阐述元器件国产化的内涵和目标,在分析所需开展工作内容的基础上,给出具备广泛代表性的元器件国产化流程并对重点工作进行了说明,并浅谈对航天关键元器件国产化实践工作的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3.
李冠礁 《航天》2010,(4):5-5
我国系统工程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航天系统工程运行》一书的首发式于3月2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4.
概述航天型号产品的特点,从标准化工作系统、标准化信患网和标准化工作监督检查及评价等方面探讨了大型航天企业集团标准化体系工程的主要内容与做法,并对重点问题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5.
以制造执行系统(MES)框架模型和思想理念为指导,结合航天产品制造车间管理现状,利用信息工程方法论和信息资源规划工具建立航天产品制造车间MES应用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车间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可以提高车间管理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航天工程采用没有模型的可靠性增长试验方案的实用性,以及按GJB1407《可靠性增长试验》进行的有模型的增长试验与没有模型的增长试验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编制航天工程计算机应用标准体系表的目的及基本要求,说明了体系表涉及的技术范围及编制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同时对标准项目明细表的立项原则和有关的各类航天工业行业标准需制定的数量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航天工程系统技术成熟度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工程的技术支持系统十分复杂,单一技术成熟度评估方法不能有效解决系统整体的成熟度评估问题。文章以系统论、集成方法为指导,基于技术系统结构分解,从基本的单机构成要素为起点进行技术成熟度评价,考虑了不同系统层次的技术接口问题,进而按照逐层集成的方法完成一项航天工程整体技术系统成熟度的评估工作。这种评估方法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特点,能够满足航天工程整体技术系统成熟度评估的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9.
《质量与可靠性》2001,(2):25-28
阐述了做“可靠性增长”试验应特别关注事故报告,分析及纠正措施系统(FRACAS)及其效果验证等主要环节,并要严格执行FRACAS,同时,结合航天工程实际,介绍了开展“可靠性增长”试验应考虑的工作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当前航天工程推行产品保证的制度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工程(本文系指民用航天工程或国家重大航天科技工程)产品保证技术是国际航天工业重大工程质量保证的通行做法,是实现重大工程一次成功的基础。我国航天系统自弓l进产品保证概念以来,一些单位试点并在重大工程中推广,对提高质量保证能力和航天工程质量起到重要作用。但推行过程中,由于制度上和管理模式上存在障碍,产品保证的有效性和工作的协调性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必须在现有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和组织变革,并采取必要措施加强产品保证队伍与单位相关职能和技术机构的协同,建立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同时,在工程管理方面,通过加强用户的过程质量监督,开展产品保证审核,确保产品保证大纲和工作项目得到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工程为航天装备研制模式变革提供了全新机遇,也对装备数字化建设的推进落地提出了巨大挑战。给出了航天装备数字化建设的定义与内涵,系统分析了我国航天装备数字化建设推进中的难点问题,围绕装备数字化建设的方案规划、能力建设、应用实践及持续改进这一复杂系统工程过程,提出装备数字化建设生态治理建议,保障装备数字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田阳  宋新  王盈 《宇航学报》2019,40(8):948-956
针对空间目标三维重构任务中的相机参数设计问题,提出一套由目标重构精度反演观测相机参数及观测方案的方法。通过梳理三维重构误差传播机理,将误差传播归结为相机内参数影响特征点齐次坐标和齐次坐标影响重构精度两个过程,给出了三维重构误差计算方法。基于误差下限分析计算结果,给出了观测距离、拍照间隔与相机姿态指向等任务参数的设计原则,建立了由重构精度反演相机焦距和像素尺寸的方法,形成一套以重构精度为核心指标的观测方案和相机参数设计方法。针对模拟空间目标的仿真试验校验了重构误差估算算法及相机参数和观测方案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线性回归模型的多重复共线性问题,在理论上,引入方差膨胀因子,从量化的角度探测线性回归模型的多重复共线性;并采用岭迹分析法对此类模型的结构辨识方法展开研究,归纳了岭迹选择主元的若干原则,并通过实际计算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陈青全  张青斌  唐乾刚  高庆玉 《宇航学报》2018,39(12):1332-1339
针对柔性绳网空间碎片主动清除技术中的绳网回弹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定力撕裂带”的网型控制方法,在绳网边线绳上加装定力撕裂带以抑制绳网的回弹运动。将绳网离散化后,建立描述绳网运动的集中质量模型,然后结合定力撕裂带的力学特性,运用虚功率原理推导了系统动力学方程。通过仿真计算,本文对比分析了加装和不加装定力撕裂带两种模式,以及不同撕裂力强度的绳网运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绳网的有效工作时间和有效工作距离,可应用于未来的空间柔性捕获任务。  相似文献   

15.
针对空间机械臂辅助对接任务中的复杂关节力矩控制问题,建立了含间隙、非线性刚度及啮合阻尼的多级行星齿轮传动复杂关节精细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齿轮啮合刚度,而且考虑了齿轮轴的扭转刚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节动态扭转变形的关节力矩测量方法,并以此建立关节力矩控制系统,利用Runge|Kutta算法对关节精细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此关节力矩控制方法约有1.7%的稳态误差,能满足关节力矩控制的需要;基于关节动态扭转变形的关节力矩测量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提高关节力矩测量精度与保持传感器刚度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提出对火箭导弹的工程图纸,照片等进行管理的方法,并进行了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17.
动态系统模糊马尔可夫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讨论基于模糊马尔可夫模型动态系统建模方法 ,研究的问题是用模糊马尔可夫模型 ,根据系统实际输入—输出 ,获得线性和非线性随机动态系统非参数建模的新方法 ,最后 ,给出了随机动态系统仿真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运载器电气系统的数字化,给出研制过程中层次的划分、研制的关键环节及相互关系,并对运载器电气系统的数字样机技术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进行扼要的分析,最后给出完整的应用系统框架结构。为运载器的数字化研制作了重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多旋转关节空间太阳能电站(Space Solar Power Station, SSPS),提出一种环形拓扑的电力系统架构。基于功率分层准则对SSPS电力拓扑架构进行设计,提出U1~U7共7个层级、母线电压5000V、功率等级为MW的太阳能电站电力系统。针对分层架构中多太阳电池阵子阵并联(U6层),提出分层功率平衡统一控制策略,对MPPT控制、MPPT控制+稳定直流母线电压混合控制、MPPT算法+下垂稳定直流母线电压混合控制三种控制方法开展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虚拟阻抗的下垂控制策略可以有效调节、分配功率,解决了空间发电站母线电压无法稳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杨育伟  蔡洪 《宇航学报》2019,40(8):897-907
将电动力绳系(EDT)的主星质量、子星质量、绳系质量以及绳系中的电流视为系统参数,研究这些参数对系统的摆动动力学和轨道动力学的影响。哑铃模型下的电动力绳系摆动动力学方程存在不稳定的周期解,通过Floquet理论来衡量周期解的不稳定程度,从而研究各系统参数对摆动动力学的影响。建立了用春分点轨道元素的形式描述的电动力绳系轨道动力学方程,并以降轨时间来衡量电动力绳系的降轨效率,从而研究系统参数对轨道动力学的影响。运用算例对周期解迁移矩阵的特征值、降轨时间随各系统参数的变化关系进行了仿真,分别得出了各系统参数对系统摆动动力学和轨道动力学的影响。综合本文的仿真结果,并考虑实际发射及空间运行中的其它因素,对电动力绳系的设计和降轨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