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空间站计划的一部分,最近在筑波宇宙中心建成一座无重力环境试验大楼。这座无重力环境试验楼,能在无重力环境下,完成空间站“JEM”(日本宇宙实验模型)的设计鉴定试验。用于JEM维护、机架转换的设计程序业已完成,它完全能够胜任航天员的基础训练等任务。特别是在大楼内,有专门设置的无重力环境模拟水槽(水池)。水池呈圆形,直径16m、高11m。池内承装2300吨重的水,在重力和浮力的微妙平衡下,经过预先编排的程序控制产生无重力状态。在水池的周边,全方位配置监测装置,负责监控整套设备的控…  相似文献   

2.
张美毓 《国际太空》1996,(11):14-16
据1996年8月26日~9月1日的美国《航空周利》报道,日本于8月17日发射了一颗地球观测卫星(图见封三),这为科学家们了解温室效应、臭氧减少、热带雨林遭破坏以及其他有关全球环境变化等现象提供了更好条件。1 福星高照这个重量为3524kg的先进地球观...  相似文献   

3.
美航宇局(NASA)将于1990年使用航天飞机实施第一次国际微重力实验(IM-L_1),实验采用日本工业技术院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研制的有机晶体生长装置,在重力只为地面万分之一的微重力环境里,制造新的超导材料等。IML 计划是 NASA 从日本及欧洲各国募集实验装置,将它们搭载在航天飞机上进行新材料和生命科学的实验,经费由 NAS—  相似文献   

4.
未来在月球基地上工作的宇航员有望以大米为主食。设在青森县的日本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近日利用国内惟一的大型封闭式实验设施,在100天时间内成功地栽培了一熟水稻。在普通水田中种植最快也要4个月时间,而假如在宇宙基地上种植,每年可实现三熟。这次短期栽培实验...  相似文献   

5.
“铱”卫星系统在完成其66颗工作卫星的组网发射和试验通话后,已于1998年11月1日正式开通全球移动电话业务。由于“铱”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庞大的低轨卫星星座提供全球移动电话业务的系统,因而备受各国关注,它的经营状况、通话质量、通话价格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6.
1994年8月28日,日本从种子岛空间中心用H-2火箭把技术试验卫星-6(ETS-6)发射升空,虽然星箭分离成功,但由于远地点发动机点火出现故障,致使卫星未能进入地球同步轨道。现卫星处于近地点高度约7800km、远地点高度约38700km的椭圆轨道,其轨道倾角约13°,周期约14小时,太阳电池帆板缓慢地朝向太阳旋转(每15分钟转一圈)。日本为了研制这颗卫星用去近415亿日元,为尽量减少损失,打算利用该卫星做各种实验,其计划如下。一、已进行的实验从1994年9月1日进入现有的轨道,进行了下列一些工…  相似文献   

7.
据日本《日经产业新闻》7月31日报道,日本清水建设公司研制成一种实验装置。这种装置通过从地面上远距离操作可以驱动建设机器人,使之在宇宙空间施工。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预定1997年度发射的技术实验卫星7型搭载这种装置,准备在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的指导下在宇宙实验。这一实验有助于将来有效地建设空间站和月面基地,它将确立产业机器人在宇宙空间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8.
熊延龄 《国际太空》1994,(11):22-22
集空间实验楼、航天员培训楼、微重力环境试验楼及空间站应用楼于一身,从而承担空间站综合中心的一部分任务的空间站试验大楼,已于1993年12月竣工、交付使用。它的建成就可实施国际共同计划中的空间站日本舱(JEM)的综合试验。建筑物位于筑波空间中心空间试验大楼的南侧,该建筑为4层楼房,总建筑面积约5800米2。该楼的第1层为试验区、JEM系统教练试验室、工卡模具保管室;第2层为远距离操纵装置控制室、JEM教练控制室、工作站训练室;第3层是讲解室、考察通道;第4层有空调机械室和电气室,从第1层至第3层考…  相似文献   

9.
“铱”移动电话星座系统原定1998年9月23日正式提供商业应用,但就在正式开通业务之前两个星期,铱卫星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E.F.Staiano说,由于对“铱”卫星网络提供高质量通话的能力尚有担心,故“铱”系统至少要推迟到1998年11月1日才能开始...  相似文献   

10.
1995年10月两位瑞士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围绕飞马座51运转的新行星,接着1995年12月30日和1996年1月两位美国天文家又发现了围绕室女座70运转的新行星和围绕大熊座47运转的新行星,从而证实了在宇宙中我们太阳系并非独一无二,这3个星系就是3个类...  相似文献   

11.
日本通产省明确表示,拟制订一项建造世界上最大的落塔式失重实验设施的宏大计划。地下无重力环境实验中心,将建立在日本北海道旧砂川碳矿遗址,利用14米长的竖井,自由下落直径2米的巨大密封容器,形成10秒钟的失重状态。竖井落差为820米,保持的失重持续时间不亚于利用飞机试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空间扫描     
美完成阿尔法空间站太空舱建造任务据法新社1月30日消息,美航宇局宣布,美国已完成未来的阿尔法国际空间站太空舱的建造,第一个连接舱诺德-1(NODE-1)预定于1997年4月进行试验之后,于当年11月发射。诺德-2将于1999年发射。俄建成电视转播卫星网1996年1月18日,俄罗斯又发射了一颗“地平线”国内通信卫星。至此,俄自1978年开始为改进全国各地区电视转播的卫星网宣告建成。日德将共同制造廉价卫星法新社1月25日报道,日本通产省不久将同德国航天开发机构签订一项合同,共同研制廉价的小型卫星。此…  相似文献   

13.
窦珍 《国际太空》1998,(5):23-23
新一代通信卫星风采1“铱”星系统1998年9月23日,“铱”星系统将投入使用。该系统由66颗低轨道小卫星组成,每颗星约重681kg。卫星间通过交叉耦合相互联接,可提供包括话音、数据、传真和寻呼等在内的多种全球电话传输业务。图1“铱”星星座2区域间的连...  相似文献   

14.
据最近参加巴黎国际宇航联合会的日本代表透露,日本正在评价用国产H-1火箭发射一颗月球卫星的可能性。该卫星将为日本扩大深空间探测能力作出贡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所和宇宙开发事业团共同负责这项任务。据说该月球卫星的基线重量为650公斤,将采用遥感技术,分如下三个阶段完成飞行任务: 第一阶段,卫星将进入100—150公里×3000—4000公里的月球极地轨道,飞行一个月左右,利用地球上的雷达跟踪测定月球重力的谐函数。第二阶段,卫星变轨到100公里的圆轨道上飞行10—12个月,以绘制月面的地形图。第三阶段,卫是的轨道高度降低到约50公里,用2—3个月时间详细观测特定的月面区域。星上仪器生要有,伽傌射线分光仪、荧  相似文献   

15.
最新消息     
要发射卫星的亚洲国家增多法新社6月1日报道,阿里安航天公司一位高级人士说,这表明亚洲国家对改进电信和广播服务需求增加。他说至1996年底时,日本、印度、泰国和印尼预计要付5亿美元给他的公司,用于发射卫星。俄建立太空监测环境中心俄通社一塔斯社5月31日报道,建在伊尔库茨克的这个中心将观察乌拉尔至远东、蒙古及中国部分地区的环境状况,并确定这些地区60公里高度以内的地面温度,得到有关空气、雪地、冰面的湿度的准确资料。美欧中俄投标竞争发射菲律宾卫星法新社马尼拉5月20日电,非将于1996年12月发射“鹰…  相似文献   

16.
航天简讯     
国外1995年发生7起航天发射事故1.1月15日,日本用M-3S-2固体多级火箭发射德、日联合研制的快车号返回式卫星,火箭起飞后103秒开始摇摆,然后在地面发出指令下星箭俱毁。2.6月22日,美国用飞马座-XL空射小型火箭发射空军的小型试验卫星时,由...  相似文献   

17.
据1994年8月!LS—28日美国《空间新闻》报道,美国休斯空间通信公司准备与新加坡电信公司、新加坡技术投资公司和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PT Pasifik Satelit Nusantaro公司联合投资,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为亚洲地区提供移动电话业务。亚洲卫星移动通信电话系统计划耗资9亿美元,包括1颗在轨工作卫星和1颗地面备份卫星,计划1998年投入使用。届时将可为印度、中国、东南亚地区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100万用户提供手持话机的移动通信业务。1994年9月底,休斯空间通信公司将完成一…  相似文献   

18.
航天简讯     
美发射军用气象卫星美国空军于1994年8月29日将一颗军用气象卫星顺利送入空间轨道。据俄通社一塔斯社由纽约报道,这颗卫星是由阿特拉斯运载火箭发射的,目前卫星上的各种系统运行正常。据估计,卫星将定点在距地面842公里的极地轨道上,为美军在世界各地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气象信息。这颗卫星将替代已在太空运行了27个月并已完成使命的同类卫星。(秦德岐)日从俄招聘空间医学工作者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于1994年2月从俄罗斯的有关生物医学研究所招聘了2名空间医学工作者。这是以1993年10月签定的“日俄…  相似文献   

19.
日本科学技术厅为了利用失重环境研制具有新特性和新功能的半导体复合材料、生物材料等新型材料,自82年就开始进行必要的以基础技术为目标的研究。1986年2月27日到3月18日用三菱 MU-300商业喷气式飞机,在伊势湾海面上空进行了12次弹道方式飞行,约60次低重力飞行。  相似文献   

20.
秋风 《国际太空》1994,(10):15-17
1994年6月27日,在法国比阿里茨召开了一次“小卫星系统和服务”的国际会议,约有来自30个国家的350名专家参加。小卫星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美国航宇局不久前与TRW公司和CTA公司签署了价值1.08亿美元的合伺,由他们分别制造Lewis和Clark(Qmallsat系列)两颗小型观测卫星,它们重量为317公斤和272公斤,拟于1996年底用飞马座火箭发射。出席会议的欧空局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费弗里指出:“小卫星的特点之一就是费用低。因为空间工业和其它工业一样具有经济效益。”应把小卫星的发射费用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