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试验研究了1Cr18Ni10Ti不锈钢的4种冶炼工艺:真空感应+电渣重熔、真空感应(陶瓷过滤器)、真空感应(陶瓷过滤器)+电渣重熔、真空感应+真空自耗,得到钢锭中夹杂物的种类、大小以及数量的变化.对比试验结果可知,采用真空感应(陶瓷过滤器)冶炼工艺与真空感应+真空自耗之后的钢锭的夹杂物水平相当,D类夹杂物数量最少,大颗粒夹杂物占比也最小.  相似文献   

2.
16NiCo钢的回火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俄歇能谱研究了16NiCo钢回火行为,结果表明,该钢在440℃发生第一类回火脆性,断口特征为准解理。产生原因与分布在板条边界的Fe3C和M3C及与基体共格Mo2C产生强烈静畸变有关。在550℃回火出现具有可逆性的第二类回火脆性,与P在晶界偏聚有关,断口为沿晶断裂。  相似文献   

3.
前言 D6AC与406钢都是低合金超高强度钢。D6AC钢是美国的一个应用历史较长的成熟的钢种,采用真空熔炼、淬火后高温回火的D6AC钢,已成功地用于制造“北极星”、“民兵Ⅱ”、“大力神Ⅲ”以及航天飞机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我国仿制的D6AC钢系采用真空感应炉熔炼加电渣重熔,淬火  相似文献   

4.
28钢和406钢的化学成分对其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相同条件下感应电炉熔炼、电渣重熔,经锻造和退火,930℃加热、油中淬火,不同温度回火2小时后空气冷却,测定拉伸性能、梅氏冲击韧性、三点弯曲 K_(1c) 值和WOL 试样在3.5%Nacl 水溶液的 K_(1scc)值,比较了含碳量为0.27、0.31%的 Cr3SiNiMoWV系钢(28钢系列)和0.32%C 的 SiMnCrMoV 系钢(降碳406钢)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碳对超高强度钢在回火马氏体状态下的强韧性和抗延迟断裂性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相同碳含量条件下 Cr3SiNiMoWV 系钢具有比 SiMnCrMoV 系钢更高的冲击韧性;当碳含量稍高时,在550℃回火后具有较高的强韧结合和耐延迟断裂的性能。降碳406钢在低温回火后的各项性能并不逊色。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1Cr16Ni2MoN钢的金相组织、室温拉伸、冲击性能、硬度的影响.随淬火温度的提高,晶粒长大,570℃回火后的强度、塑性、韧性均增加,但660℃回火后的强度、塑性均下降;脆性温度区间为500℃左右;随1040℃保温时间的延长,略提高570℃回火后的强度,略降低660℃回火后的强度.合金优化的热处理工艺为:(a) 1030~ 1040℃×1h油冷+ 550~570×1 h空冷;(b) 1030 ~ 1040℃×1h油冷+650~ 670×1 h空冷.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航空1Cr11Ni2W2MoV钢叶片热加工工艺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该钢的力学性能主要与锻造变形程度、尺寸效应、回火脆性和δ-F组织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经270℃等温+不同温度回火后的40CrNi2Si2MoVA钢中残余奥氏体(AR)及其在拉伸条件下的连续变化。研究表明:热处理不同,AR形态及分布均有所不同,各自的稳定性也不同。经油淬和等温热处理加300℃回火的40CrNi2Si2MoVA钢中的AR稳定性好,对性能有益;机械不稳定AR的存在使钢性能变坏。在拉伸变形后,板条间的AR转变为未回火板条马氏体,而板条内AR可转变为孪晶马氏体。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在整机装配过程中发生的1Cr11Ni2W2MoV不锈钢螺栓断裂故障,按照零件失效分析的一般方法, 进行了故障件理化检测和批次零件制造质量检查,包括对故障件进行断口宏观与显微SEM检查,对零件热处理工艺参数与材料标 准、热处理执行标准参数进行比照,并对存在质疑的回火脆性问题开展了不同回火温度与冷却速度下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故 障件断口主要由扩展区与瞬断区组成,主要特征为沿晶+准解理,失效模式为一次性大应力脆断;致使零件脆性的原因在于回火温 度640 ℃处于第2类回火脆性区间;回火后快速冷却可缓解脆性,但无法消除。避免回火脆性是解决螺栓装配断裂的根本途径,因 此要求螺栓零件选择回火温度时应避开脆性区间,冷却时快速通过该区间。  相似文献   

9.
1Cr17Ni2钢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马氏体-铁素体不锈钢。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常用作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压气机叶片,其力学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第二类回火脆性的发生和抗蚀性的降低,是1Cr17Ni2钢热处理的两大缺陷。为获得设计要求的硬...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16Co14Ni10Cr2Mo钢不同温度回火5h强度、冲击韧性、断裂韧性和应力腐蚀性能(在3.5%NaCl水溶液中)。在510℃回火可以获得较高的强度,最高的断裂韧性及抗应力腐蚀性能,此时K_(ISCC)可达,K_(IC)为,屈服强度为1580MPa。应力腐蚀性能(SCC)的改善主要与在较高温度回火,使Mo_2C共格造成的应力下降,位错亚结构的恢复及碳化物的粗化,并导致氢的偏聚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1.
利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及Auger能谱研究了16Co14Ni10Cr2Mo钢在510℃回火时间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在510℃保温超过8h以后,韧性开始降低,直至400h。50h以后,在冲击断口上出现沿晶断裂特征,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断裂特征更为严重,其原因主要和P、S在晶界偏聚有关。  相似文献   

12.
300M(40CrNi2Si2MOVA)钢制起落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300M(40CcrNi2Si2MOVA)钢的特点 300M钢是美国于上世纪50年代初在4340钢基础上添加了1.5%左右的硅而发展起来的新型超高强度钢;是美国目前使用最普遍的飞机起落架用钢.该钢采用双真空冶炼(真空感应熔炼--真空自耗电极重熔)并精选原料,严格控制硫、磷元素含量,目前钢中硫含量已降到30ppm以下,其它有害杂质及气体含量也较低,钢的纯洁度很高.该钢淬透性很高,纵向、横向性能差异小,淬火加低温回火后,强度可达1860MPa以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5mmD6AC钢薄板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D6AC钢经880±10℃淬火,550±10℃回火,可以得到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并未发现回火脆性。对有焊缝的零件,应当预先进行正火处理。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25Cr3MoA合金棒材热处理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弧炉加电渣重熔冶炼的25Cr3MoA钢组织均匀、纯净度高;艾氏冲击功与夏比冲击功没有对应关系;WS9-6001组别低温冲击韧性最好;在600℃以下仍保持较好的高温性能;400℃时仍具有较高的高温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16Co14Ni10Cr2Mo钢不同温度回火5强度、冲击韧性、断裂韧性和应力腐蚀性能。在510℃回火可以较高的强度,最高的断裂韧性及抗应力腐蚀性能,此时KISCC可达75MPa√m,KIC为175MPa√m,屈服强度为1580MPa。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两次重复淬火对镀锌高强度螺栓用30CrMnSiA钢抗氢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0℃油淬和500℃回火之间增加一次A_(c3)以上20℃的重复淬火可以明显提高调质状态钢的抗氢脆性能。  相似文献   

17.
1Cr13和2Cr13不锈钢氮化层起泡原因和预防措施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刘庆瑞1Cr13和2Crl3马氏体不锈钢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应用很广。由于该钢调质处理后马氏体能完全分解成回火索氏体组织,因此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强度和韧性配合,并经过氧化处理后形成稳...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等温淬火对30CrMnSiA钢抗氢脆性能的影响,测定了不同状态下,钢的氢致延迟断裂下临界应力值σ_c、缺口强度σ_(bH)、氢含量、残余奥氏体量及常规力学性能,并进行了断口和组织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钢经900℃加热保温后,于370℃等温30min后,和现行900℃油淬并500℃回火状态相比,能在保证钢的强度、硬度不降低的情况下,显著提高钢的氢致延迟断裂抗力。  相似文献   

19.
对航空动力传动系统渗碳齿轮材料的代际发展、组分特征与强化机制进行综述。第一代渗碳齿轮钢为低碳中低合金钢,渗层组织通过Fe3C型碳化物进行表面硬化,因合金化元素含量低,第一代渗碳齿轮钢回火抗力差,普遍服役温区≤200℃。在第一代渗碳齿轮钢中,16Cr3NiWMoVNbE材料碳化物形成元素含量相对较高,通过临界饱和渗碳工艺方法,该材料可进阶为第二代渗碳齿轮钢进行宽温域服役。第二代渗碳齿轮钢为低碳中高合金钢,通过进一步提高合金化程度,适当提升抗回火能力较强的Mo元素含量,基体回火时,可析出部分回火抗力较高的M2C强化相,整体服役温区提升至≤350℃。第三代渗碳齿轮钢为低碳超高合金钢,借助计算材料学,充分发挥出“二次硬化”强化基体效果,能够在500℃以下温区长期服役。现有合金结构钢体系的强化机制,无法避免500℃以上高温长期服役的强度快速衰减问题,下一代渗碳齿轮材料,将以抗氧化性能优异的铁基合金为基础进行研制。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提高TiAl合金表面等离子喷涂Al2O3-13%TiO2(质量分数,下同)复合陶瓷涂层的抗冲蚀性能,采用激光重熔工艺对涂层进行处理,研究了激光重熔对涂层微观组织和抗冲蚀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陶瓷涂层的冲蚀机理。结果表明,激光重熔处理会形成致密细小的等轴晶重熔区,导致涂层有更好的抗冲蚀性能。激光重熔试样仍表现为典型的脆性冲蚀特性,以近表面的裂纹萌生和扩展,最终导致重熔层破碎、晶粒剥离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