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保证空管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培养民航系统的复合型人才和专业技术带头人,呼和浩特空管中心技术保障部近日组织各科室对各专业之间进行交叉授课,互相学习,有效提高职工的综合业务能力和空管设备的维护维修水平。  相似文献   

2.
民航局空管局根据空管事业发展要求,根据空管系统“一体化”运行管理新格局的需要,制定下发了《民航空管系统“三横三纵”体系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空管“三横三纵”运行保障服务体系,旨在通过运行机制的建设,整合空管系统不同层面、不同专业体系的系统人员、设备和技术资源,增加系统合力,全面提升民航空管系统持续安全水平,提高运行效率,增强服务能力,并为民航空管系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引言随着民航事业的不断发展,民航空管系统的各种技术应用也日新月异,从以往单一的设备应用逐渐向多系统、多功能综合应用的方向发展。特别是现代化的雷达系统,在空管技术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通过整合先进的雷达系统、  相似文献   

4.
《空中交通管理》2004,(6):F002-F002
面向国际、国内民航空管业的发展前沿.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民航东北空管局党委于2003年初制定了东北空管三年发展规划.于2004年又制定了东北空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东北空管系统“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争取到2015年,在十个方面有所突破.赶上或接近国内民航空管的整体发展水平.适应全国民航事业发展和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飞行流量和密度不断增大,给空管服务保障工作带来巨大压力。由于空管服务保障对空管设备的依赖性强,飞行安全对空管设备保障的关联度高,空管设备持续运行的风险性大,加强空管设备保障能力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国际和国内民用航空有关资料统计情况看,因空管设备原因而导致飞行不正常事件时有发生,有的甚至直接影响到飞行正常和安全。  相似文献   

6.
刘钊 《空中交通管理》2006,(B12):32-33,43
空管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随着全球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民航总局对空管系统设备的运行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地空通信系统为例:甚高频地空通信中断时间不能超过30秒,航路甚高频地空通信中断时间不能超过1分钟,无线通信设备的运行正常率需达到99.98%,设备完好率需达到90%以上。随着新设备的不断引进,原有设备的逐渐老化,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的任务日益艰巨。民航总局空管局在2004年10月颁布的《中国民航通信导航系统运行、维护规程》(以下简称《运行维护规程》),明确提出空管系统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的任务和准则。对由人为原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事故、差错进行严格划分,以减少人为因素对设备运行维护工作造成的影响。技术保障部门必须重视对《运行维护规程》等规章规程的学习,在日常工作和安全检查中以规章规程作为标准和依据,消除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安全隐患。加强各项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将人为因素对空管系统的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7.
一、落实好“三横三纵”体系建设关键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民航空管系统一体化管理以来.民航空管的工作性质和重点发生了变化,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航空公司都对空管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怀有较高的期望。民航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需要航空活动的安全顺畅作为保证.“三横三纵”体系建设就是民航局空管局审时度势,提出的创造性解决方案,是空管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空管系统科学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近日,民航局空管局结合“一体化”改革要求和空管发展需求,针对空管运行保障实际,制定下发了《民航空管系统“三横三纵”体系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翎要》提出在不改变现行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设新型的设备运行保障体系。这是空管局党委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落实持续安全理念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9.
随着民航改革与发展的深入进行,空管行业对于创新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特别是在全面推动民航空管事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空管的过程中,创新毫无疑问是今后发展的着力点和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10.
《空中交通管理》2009,(7):56-56
为落实《民航空管系统“三横三纵”体系建设纲要》要求,加强空管设备运行信息通报管理工作,实现对全国空管设备运行保障状况及时、准确、完整的掌握,民航局空管局于7月7日至10日在沈阳组织召开了《民航空管系统设备运行状况信息通报规定》的修订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航空管体改完成后,形成了民航总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和空管中心(站)为一体的空中交通管理体系,使民航空管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种新形势下,空管从业人员面临由管制到服务的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转型,面临着空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一、管制与服务:新体制下空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民航空管设备维护人才队伍始终受工作性质和环境的制约,存在不专、不精的问题,往往是大家业务水平相差不大,对每一类设备,或者对一类设备中的各个部分的了解程度大都在一个层面上,一般的问题大家都能解决,而疑难杂症却鲜有人能解决,这就给空管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作为一个参加工作五年的空管雷达设备机务员,笔者在这里以做机务员的经历谈谈自己对空管设备维护人才培养的想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总局空管局和地区空管局运行管理(监控)中心(以下简称“运行中心”)的相继成立和相关工作的开展,民航空管运行管理工作有所加强。但在空管运行管理机构、职责以及规章制度等方面还不够十分健全与完善,空管运行的组织、协调、监控等职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促进民航运输事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保证飞行安全与顺畅,应该抓住民航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空管改革,加强运行管理,积极推进民航空管运行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陈晖 《空中交通管理》2009,(10):34-34,41
一、危机管理在空管设备管理中的重要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航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在国家的重视下,民航设备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先进空管设备应用到民航工作中。为了保证雷达管制的顺利实施和飞行安全。空管部门引进了先进的二次雷达等各种雷达管制处理应用系统,来应对日益繁忙的航线要求和加强对飞行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空管一体化改革后,空中交通管理明确为民航局承担的五大行政职能之一,空管系统成为民航局直接管理的最大的安全保障系统,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要为民航事业的大发展、实现民航强国的奋斗目标提供安全顺畅、优质服务的空中交通管理平台,就必须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模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空管系统的发展转移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促进空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是民航空管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民航空管系统一体化运行管理的第一年里,全系统承受住了冰雪灾害、抗震救灾和奥运保障的考验,展示了空管一体化改革的成效,表明了空管系统是一支能打硬仗、靠得住的队伍。近日,《民航空管》和本刊联合推评出了2008年度民航空管十大新闻事件,现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7.
民航发展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最大程度的空管系统自动化。近几年,随着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空管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工程建设日趋繁忙。高端技术设备的应用,对保障设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以民航北京区域管制中心土建工程建设为例,可以看出在众多的工程建设中工程监理的  相似文献   

18.
在今年2月的全国民航空管工作会上,民航局空管局局长苏兰根指出,“三横三纵”运行保障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空管系统未来三年的一项重点工作,要构建贯穿于全系统的管制运行、设备保障和气象服务的新型运行保障服务模式。4月13日,民航局空管局正式下发了《民航空管系统“三横三纵”体系建设纲要》。5月15日,“三横三纵”体系建设纲要宣贯视频会召开,空管系统的“三横三纵”运行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展开。各地区空管局对学习贯彻“三横三纵”体系建设纲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通过学习和讨论深化了对“三横三纵”体系建设的认识,并且结合各地区不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体系建设和确保持续安全。本刊与《民航空管》联合开设专版,反映各地区学习贯彻空管系统“三横三纵”体系建设纲要情况。  相似文献   

19.
引言随着民航事业的不断发展,航班量日益增多,航路间隔日益缩短,空管安全对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高,要确保空管设备的正常运行,稳定可靠的传输系统至关重要。由于光纤通信具有容量大、传送信息质量高、传输距离远、性能稳定、防电磁干扰、抗腐蚀能力强等优点,在空管行业得到了广泛应  相似文献   

20.
《空中交通管理》2007,(B11):1-1
今年9月,民航空管系统开始在新的体制下运行。在空管事业新的一页刚刚翻开的时候,西南地区空管局“创新与科技空管征文”获奖论文专刊与大家见面了。本期专刊登载了32篇文章,作者都是工作在基层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管理人员,他们紧密联系岗位实际,有的针对薄弱环节,提出创新的管理办法;有的洞察空管发展趋势,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手段;有的在细节上下功夫,钻研关键技术,努力提高设备保障能力。征文活动展示了西南空管局广大干部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对空管事业的热爱热忱之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