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首都机场集团为推进集团发展战略、助推民航强国战略、弘扬中华文明,提出倡行中国服务理念。作为成员机场,江西机场集团积极探索倡行中国服务之路,努力打造江西特色的服务品牌——“绿色机场,红色服务”。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著名的传统瓷器之乡,江西景德镇的名声享誉世界。现在景德镇的瓷器业依旧保持着往日的繁荣,同时这里的直升机业正在迅速地崛起,已成为令景德镇人引以自豪的另一道“风景”。在这里坐落着我国唯一的综合性直升机科研和生产机构─—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和以“昌河”微型汽车闻名全国的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
《航空科学技术》2009,(6):45-45
11月16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在迪拜航展新闻中心召开了“猎鹰”(L15)新闻发布会。中航工业防务分公司总经理汪亚卫,中航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L15总设计师张弘,中国航空工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盛悦分别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情况和L15飞机优良性能和市场定位,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4.
六十四车同为江西钢铁厂协作制造的“滑槽”弧面光度要求(?)9,整个“滑槽”用锻、刨、铣、磨、钳五道工序完成。 在制造过程中,磨削弧面达到(?)9,是个关键。起初采用特种夹具在磨床上进行磨削,但是,达不到(?)9,必须再用手工研  相似文献   

5.
总有一根弦将江西东航人绷得紧紧的,因为这根弦维系着千万个家庭的幸福,也维系着东航江西分公司的经济效益,这根弦就叫“安全”。谁都清楚,安全是航空运输企业的第一生命力和永恒的主题。对此,任何一个东航人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谈起安全,作为机长和飞行教员,吴中东有他自己的辩证法。过去不仅仅为了自我小家,更是为了心爱的雄鹰、所有的乘客以及东航的声誉。而今身为东航江西分公司的总经理,他认为安全已赋予了自  相似文献   

6.
邱珂 《民航管理》2023,(10):22-26
<正>近段时间以来,国际和国内航空公司的航班上出现了不少扰乱航空运输秩序的行为。例如韩亚航空的空中开舱门、英航的客舱内斗殴以及江西航空的老人抢座事件等。按照国际航协的统计,仅2022年,每568架次航班中就有一起不文明旅客事件,高于2021年的835架次。扰乱航空运输秩序的“机闹”行为不仅给广大旅客出行带来困扰,  相似文献   

7.
1991年3月20日,东航江西分公司正式成立。12年来江西东航人抓住发展不放松,企业规模和整体实力不断跃上新台阶。飞机由原来的运七、安24、福克100换成了6架空客A319;形成了以南昌、福州为始发基地,航线遍及国内外16个大中城市的空中运输网络;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分别从1991年的676.83万吨公里、16.3万人次、1003.3吨上升到2002年的9876.66万吨公里、104.6万人次、16315.3吨。连续13周年实现飞行安全,连续4年保持盈利。企业要发展,安全是基础,这是分公司全体员工的共识。经过多年的实践,他们在安全管理上形成了“…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航空学会动力专业委员会第二次联合召开的“固体火箭推进学术讨论会”将于86年10月12日在江西九江举行。讨论会的主题包括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固体火箭推进剂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WhatShouldAirlinesDotoDeveloptheRegionalAviation5月中、下旬和6月初,笔者对中国东万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及所属江西、安徽分公司和民航华东管理局及所属江西、安徽省局进行了为期3周的支线航空市场调查,亲眼看到了在华东地区发展支线航空的有利条件和丰富的资源,并看到了华东地区发展支线航空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发展支线航空的资源和条件得天独厚民航华东管理局所辖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和江西6省地处东南沿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发展支线航空方面具有极为有利的条件和得天独厚的资源。除了经济发达…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6354研究所计量站(江西国防区域计量站3303校准实验室)历时三年研制而成的“JQJY-1型光学经纬仪检定仪”鉴定会,于6月11日至13日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局主持,在江西省九江市6354所召开。受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局的邀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304所、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江西省技术监督局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和教授,参加了鉴定会。此外,一些意向订货用户,如:武汉区域军工计量站、广东省测绘器具检定所等六个单位的代表也应邀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安全是人类的根本需求。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代工业文明,人们对安全的认识历经宿命论、经验论、系统论、本质论。从“亡羊补牢”到“未雨绸缪”,从“就事论事”到“系统思维”,从“事故管理”到“事态管理”,从“开放管理”到“闭环管理”,从“符合规章”到“风险防范”,安全哲学观得到一次次跃升。在历史的大潮中,年轻的民航业从诞生之始就与安全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升级”和“优化”两个基本方面,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前者讲的主要是高度化问题,后者则主要指的是合理化问题。其中,“升级”是“优化”的前提,“优化”是“升级”的结果。世界各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平衡升级模式和非平衡升级模式。从动力机制上看,前者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后者主要通过政府主导来实现的。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虽然还存在诸多不协调方面,但总体说来是基本合理的。“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和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如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上,其机制应是市场基础上的政府主导。这就是中国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孙伟 《国际航空》2005,(8):66-68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隶属于中国高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是我国惟一以直升机型号研制和直升机技术预先研究为使命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单位,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誉为“中国直升机摇篮”。《国际航空》杂志社的记者在今年7月初走访了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采访了吴希明总设计师。七月流火,记者既领略了江西景德镇的酷热,又感受到了中国直升机事业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的无数事例,其中包括我们航空工业不久前在新机研制中发生的事故一再表明,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往往不是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而是人为因素,或者进一步说是组织因素。本文是张宝珍同志根据几篇国外资料综合编著的,虽然所举事例大多出自民航、空军等部门,但其论点,对我们科研、生产部门是同样适用的。编辑理解,文中所提到的“组织”,我们常统称为“单位”、“部门”等;而“文化”,则包含着“精神”、“作风”、“传统”等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弼的“贵无”思想是玄学中的经典之论。玄学的基本特点是整合儒道。王弼首先将《周易》中的“言不尽意”与《庄子》中的“得意忘言”天才地结合起来,为自己重新解释经典开辟了路径。王弼又将儒学与道家中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一“道”,解释为“无”,从而将儒道二家思想都统领于自己“无”的范畴之下。王弼的“无”是世界本体的代名词,取其“无不由也”及“无形不可体”之意。王弼认为“无”是“有”的根本,因而强调“贵无”。“贵无”论是当时的一种时代思潮,而王弼个人经典性地诠释了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16.
“航权”是国际航空运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涉及市场准入权。航空公司经营国际航空运输业务,如果得不到“航权”,是不可能进入市场的;即使获得了一定的“航权”,但得到的权利如果不充分,那也是很难经营国际航空运输业务的。因此,不论作为主管民航事业的政府部门,还是航空运输企业,对“航权”问题都必须高度重视。“航权”的概念是 1944年“芝加哥会议”形成的。现经过半个多世纪,国际航空运输管理体制本身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WTO”又开始将航空运输纳入了其多边贸易轨道,尽管还只是局部的,但对现行的国际航…  相似文献   

17.
“服务”是机场提供给客户的主要产品,可以说,机场管理实际是对服务过程的管理。巴黎机场将“以人为本”、“追求长远利益”、“对未来的把握”和“承担责任,贡献智慧”作为机场管理精神的核心,而“以人为本”更是核心中的核心。巴黎机场运营流程中的每一细节,都无不体现着“以人为本”这一服务理念,尤其在服务管理过程中,他们对服务管理对象(包括员工和顾客)心理所进行的深入系统的研究,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人类有动力飞行一百周年,为了纪念世界航空史上的这一伟大事件,上海市航空学会于2003年10月—12月之间举办了纪念航空百年四次重大学术活动。 第一次是10月16—19日,上海市航空学会、北京、浙江、江西等省市航空学会和中国航空学会维修分会在沪联合主办“全国航空百年论坛航空维修分论坛”,来自民航、空军、海航、陆航、航空工业、中科院等系统的飞机维修企业、科研院所和航空院校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共8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空军指挥学院教授苏恩泽少将在会上阐述的“航空维修就是战斗力,生产力”,航空维修不是“后勤保障”的观点,引起全体与会专家学者的强烈共鸣和一致认同。会议收到  相似文献   

19.
管理学诞生百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价值日益突显。早期泰勒的“科学管理”是产生于机器大工业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其基本信条是工人如牛马,效率高于一切,管理就是监控。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管理学开始关注“人”,其中,人事管理学派主张在管理中“善待”其雇员,但其追求的最高境界只是雇主与雇员利益关系的整合。20世纪中后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人力资源,特别是知识工人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战略性要素,于是,以“战略性激励”为核心理念的人力资源管理学逐渐成为管理学主流,但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是要求从战略高度将人作为资财(资源、资产、资本)来运营。21世纪的管理要进一步超越人力资源管理,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总体上、动态上、“人本”精神层面去挖掘员工的“群体精神创造力”。这在本质上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国内要闻     
▲10月3日,江西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决定,将通过在国内外广泛寻求合作伙伴,启动生产10座左右通用飞机的生产制造项目。▲10月11日,上海机场集团全面启动2006-2010年“迎世博、建枢纽、文明在机场”行动计划。▲10月13日,敦豪运输物流正式启动了其位于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