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计划在今后5年内将大规模扩展其空间发射能力和灵活性,为此,将引入“能源”号和载人航天飞机重型助推器,并且着手规划其军事卫星的全部现代化。苏联还将用各种空间系统继续进行并且增加类似于美国战略防御倡议的试验,而且这一活动将增加。苏联不久就要上马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延续到21世纪初的空间科学飞行任务。在90年代末之前,苏联计划至少进行12次不载人地球轨道科学飞行,此外还将进行几次不载人火星飞行,还可能使苏联空间飞行器返回月球。苏联空间计划有更高的优先权并且比美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后,现在轨道上运行的“钻石1A”地球观测卫星的后继星发射工作前景暗淡。钻石1A卫星获得的图像向西方出售,但当后继星发射至轨道的可能性不大时,销售业也就成了空中楼阁。钻石1A卫星是利用礼炮号轨道站的运载舱改装成的过去最大的地球观测卫星,重18.5吨,沿机身侧面搭载两台合成孔径雷达。1991年8月31日用质子号火箭发射至远地点279km,近地点232km的轨道高度。由于轨道高度较低,因此,空气阻力大,大约在1993年3月再入大气层。然而,研制与应用该卫星的战罗斯的南方机械制造科学生产联合体  相似文献   

3.
在今年四月召开的欧空局一苏联联席会上,双方就今后两个方面的空间研究合作问题进行了讨论。亚毫米波天文学研究是近期合作计划,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是其较长期计划。在亚毫米波天文学研究计划中,苏联准备研制一颗亚毫米波卫星,其波长范围是100微米至1毫米。设计中的卫星需用“进步”号货运飞船改制成“地球—轨道望远镜平台”,进一步改进是在这种飞船上添加一光学系统和一冷却装置。  相似文献   

4.
2003年12月30日发射的中国探测一号卫星和2004年7月25日发射的中国探测二号卫星是“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的两颗卫星。所谓“双星计划”就是发射2颗探测地球磁层空间的卫星进入赤道轨道和极地轨道组成“双子星座”,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重要活动区,主要用于研究太阳活动、行星际磁层空间暴和之灾害性地球空间天气的物理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空间局(CSA)将在1994年发射雷达卫星,它的分辨率为10米,是加拿大最先进的遥感卫星。星上装有合成孔径雷达和强大的微波辐射计。卫星将每天从500公里高的轨道上昼夜24小时地拍摄地面照片。它不受天气影响,也能穿过云层和黑夜进行对地观测,是一种全天候的雷达观测卫星。该星与今年苏联发射的“钻石”雷达卫星、欧空局发射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和明年日本发射的第一颗地球资源-1性能相似,只是分辨率有所不同,苏联和欧空局的卫星分辨率为15米,加拿大和日本的卫星分辨率为10米。  相似文献   

6.
苏联一直在用两种互为补充的手段获取地球资源信息。一种手段是回收空间摄影胶片,另一种手段是用无线电传输多谱段图象信息。苏联国内20多个部的几百个科研机构参与了上述空间遥感活动。本文介绍了苏联“流星-自然”号地球资源卫星计划,重点叙述了第五颗星的主要遥感设备及设计特点。从公布材料可以看出,苏联已开展了从可见光—红外—微波波段的遥感实验,高、中、低三种分辨率并存,而在数据传输率方面却保持低水平。由此可见,至今苏联的空间遥感活动仍处于试验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7.
本月动态     
2月12日日本发射实用广播卫星 BS-2B。2月20日苏联发射“和平”号轨道站,这是苏联第三代空间实验室,能同时对接六艘载人和货运飞船,组成六个试验舱。2月22日阿里安火箭第16次飞行,发射两颗卫星:法国的“斯波特-1”地球观测卫星和瑞典的“维金”科学卫星。2月27日苏联“宇宙”1714号进入大气层陨毁。这是一颗海洋监视卫星,1985月12月28日发射的。  相似文献   

8.
<正> 最近,根据美国航宇局和国防部的空间轨道垃圾研究联合工作组向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供的一份报告统计,目前约有453颗工作和不工作的卫星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其中仅有150颗是处在地球静止轨道上,其余303颗,或在地球同步轨道、或在地球准同步轨道、或在大椭圆轨道(如苏联的“闪电”号卫星)上,卫星的空间平均密度比近地轨道的低2~3个  相似文献   

9.
光明 《国际太空》1991,(4):24-24
苏联正在研制一种新型科学卫星,卫星命名为“瑞佳塔”(Regatta)。这种卫星将利用太阳光压进行姿态控制。苏联计划在1993至1996年期间至少发射两颗这种卫星,此外还制定了另外三项飞行任务,其中包括一项绕月飞行任务。研制这种卫星的苏联空间研究院已向美国海洋大气局提出建议,希望美国使用这种卫星进行太阳爆发预警。美国私立空间研究院将代表苏联促成这一建议的实现。苏联新型科学卫星的任务包括等离子物理研究和磁层测量,至少有一颗星的使命与国际日地物理计划有关,美国、日本和欧空局都将在这一计划中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已经开始研制对地静止卫星运载器(GSLV),并将用它把两颗应用型“印度卫星-Ⅱ”通信卫星在1991、1992年先后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在此之前,印度的两颗预用型“印度卫星-Ⅱ”试验卫星将在1988和1990年由苏联帮助发射。由福特航空空间公司制造的“印度卫星 I-C”,因1982年“印度卫星 I-A”的失败,将  相似文献   

11.
苏联一直利用卫星和“联盟”、“礼炮”载人飞船进行遥感活动。苏联跟美国不同,它自1961年首次发射“东方-1”以来实际上保持一项从没有中断的载人空间飞行计划。遥感飞行任务用的卫星包括许多多种用途的“宇宙号”系列和气象卫星的“流星号”系列。“宇  相似文献   

12.
一、计划概况日本的地球观测卫星,是在日本科技厅(STA)的领导下,由“日本空间研究机构”(NASDA)具体计划与开展研制的。 1978年,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SACJ)制定了“日本空间研究方针的概要”。在这个文件中明确指出,为了建立地球观测技术并逐步使卫星走向实用化,日本应当研究自己的海洋观测卫星和陆地观测卫星系列。目前,日本正在考虑的有三颗海上观测卫星(MOS-1,2,3)和两颗陆地观测卫  相似文献   

13.
1985年苏联成立了空间总管理局,以生产销售运载火箭和商用卫星,并与国际上签订空间合作。该局最近向三个国际组织——国际通信卫星、国际海事卫星以及欧洲通信卫星——表示愿提供“质子”号火箭发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位印度空间官员声称,用卫星一两年所获得的收益就能完全收回对卫星的投资。因此,印度从七十年初开始空间活动起,就集中国家有限财力研究和发展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以及通信卫星。印度已由苏联代发射了两颗资源卫星,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资源卫星的国家。第一二个国家是美、苏。1986年印度将让苏联代射第一颗半实用的地球遥感卫星。对印度第三颗资源卫星的设计参数、性能及发射目的,已在第三十四届国际宇航学联合会上由印度负责遥感卫星计划主任S·卡里那拉曼作了报告。现仅将其介绍的地球遥感卫星IA部分,择译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均探索过利用人在太空执行军事任务特别是执行军事侦察任务的可能性。而唯一被付诸实现的这类项目,就是苏联的“钻石”军事航天站计划。在1975~1976年期间,苏联共发射了3个“钻石”航天站,它们被公开称为“礼炮2”、“礼炮3”和“礼炮5”。有多个乘员组访问过这些航天站,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作为“钻石”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的大型运输补给飞船,虽然从未与“钻石”航天站一起使用过,但却最终成为了现今国际航天站核心舱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空间物理学界经过几年的酝酿,由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科学家牵头的专家小组,于 1997年初提出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受到了国际空间物理界的关注和响应,国家科工委和中国科学院对此计划十分重视和支持.2000年12月国务院批准将双星计划列入“十五”计划,先期启动.现在,双星计划各系统的工作已全面开始. 双星计划的两颗小卫星,近地赤道区卫星和极区卫星,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没有覆盖的近地磁层主要活动区,两颗卫星相互配合,形成独立系统的空间探测计划.同时,双星计划…  相似文献   

17.
北京时间 7月 2 5日 1 5时 0 5分 ,“探测二号”卫星成功地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30分钟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科学家于 1 997年提出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得以真正实现。“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由中国科学院主持 ,由两颗以大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小卫星组成。此次发射的“探测二号”卫星与已在轨运行的“探测一号”卫星构成了具有创新特色的星座式独立探测体系。这一计划与欧洲空间局“星簇计划”组成的联合观测项目 ,将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地球空间进行六点立体探测。“探测二号”卫星质量约为 343kg ,设计寿命 1 2个月 ,…  相似文献   

18.
六月十九日,印度用欧空局的阿里安火箭发射了其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艾普尔”(Apple),这颗卫星的发射是印度向同步通信卫星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印度空间活动的经历是从研制360公斤重的“阿里亚哈塔”科学卫星开始的。根据印苏合作计划,这颗卫星于1975年由苏联免费发射。从此,印度拥有了设计卫星和制造卫星的能力。接着,在1979年6月发射了一颗重447公斤的地球资源卫星——巴斯卡拉。星上的主要遥感仪器是两台电视摄象机和两个微波辐射  相似文献   

19.
据法国《航空与宇宙》第1041期报导,法国的“斯波特”地球资源卫星和瑞典的“海盗”卫星将于今年十月用“阿里安-1”系列的最后一枚火箭,从库鲁发射场发射。“斯波特”计划已经历了十个春秋。早在1975年,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就开始了国家“地球观测试验卫星”(法文缩写为 spot)的研究计划。1977年开始争取同欧洲合作,但未获成功。欧空局拒绝接  相似文献   

20.
纪实  宏仁 《国际太空》1990,(2):23-25
在地球的环境日益遭到严重威胁,世界各国纷纷采取行动保护我们星球的情况下,利用卫星从空间监视地球的技术正发挥着新的作用,引起人们的重视。美国航宇局(NASA)率先提出了一项耗资150~300亿美元,为期15年的地球观测使命(Missionto Planet Earth)计划。根据这项计划,美国、欧洲和日本将研制和发射新的大型地球监视航天器。苏联最近也提出请求参加这项计划。地球观测使命计划内容为跟踪全球的环境变化,研究陆地、海洋和空气间的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此项计划,再加上空间站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