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受到国外航空制造业的高度关注。分析了航空制造领域扩大机器人应用的必要性,并阐述了波音、空客等国外领先航空制造商扩大机器人应用的主要发展模式,重点从喷涂、焊接、装配、复合材料构件成型与机械加工等方面分析了航空制造领域机器人最新应用现状以及重点应用方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全面了解掌握国外领先航空制造商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发展策略、当前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对于推动我国航空领域机器人技术发展起到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机器人的概念自20世纪20年代在科幻小说中诞生,60年代开始对工业机器人进行开发,80年代起机器人、机械手在自动化制造工业现场得到应用.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开始阶段受到了数控机床技术的影响,其目的在于通过可编程控制的运动来执行可变化的任务,实现自动化的加工制造.  相似文献   

3.
机器人在汽车车身制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用户对于汽车性能要求的提高,汽车制造技术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在发展中,机器人的应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POLO汽车为例,简要介绍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上的应用。 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汽车 制造中的技术经济优势 工业机器人系统主要由机器人机械主体、变位装置(如转台、滑动单元等)、机器人工具或称末端操作系统(如焊枪焊接系统、机械抓手及其控制系统、涂胶枪及涂胶系统)、工具自动更换系统及机器人控制系统等  相似文献   

4.
机器人技术     
正我国航空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和高质量、低成本、柔性化制造的需求期待工业机器人技术进一步发展,同时机器人技术与基础研究的进步也为机器人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机遇。在航空技术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正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事业,以工业机器人为基础构建柔性制造单元或柔性生产线,实现产品快速化、柔性化、自动化生产,对航空航天制造企业生产模式转型升级、提升装备制造能力和产品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然而,由于本体结构及使用环境限制,工业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低、长期稳定性差,尚无法直接适应现代新型制造环境下各行业的新应用、新需求。梳理并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在提高机器人定位精度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提出未来工业机器人定位精度提升方法的研究思路,对于工业机器人在航空航天业的应用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航空制造机器人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年来,国内航空制造企业纷纷通过成品采购、自主研制、与科研院所联合研制等手段在航空产品制造中引入工业机器人,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和长足的进步。本文在总结这些应用和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梳理航空制造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和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对未来航空制造领域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旨在抛砖引玉,引发业内人士对该问题的广泛思考。  相似文献   

7.
当今工业机器人加工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铁、船舶等高端制造领域中的制孔、铆接、铣削、磨削等工艺。然而,由于工业机器人定位精度低限制了其自身发展及其在高精制造业中的进一步应用;因此,开展机器人精度补偿技术研究对提高机器人定位精度十分重要。对工业机器人精度补偿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了机器人的定位误差来源,梳理了当前在提高机器人定位精度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以及目前的应用进展,总结了未来工业机器人定位精度提升方法的趋势,可为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的应用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正>您长期从事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机器人研制的关键技术。丁希仑:一般的机器人由机器人机构、驱动、传感与控制系统等构成。机器人的研制技术涉及材料、机械、电子、通信、人工智能与控制等多学科领域。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其研制的关键技术包括轻量化高速精密机器人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制造、伺服驱动系统的设计与制造以及人机交互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焊接机器人 焊接机器人是在工业机器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进焊接设备,是从事焊接(包括切割与喷涂)的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其主要优点在于稳定性并能提高焊接质量和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等。焊接机器人广泛用于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摩托车生产、工程机械等行业,在汽车生产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生产工艺过程中都有广泛应用,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弧焊、点焊。  相似文献   

10.
工业机器人由于绝对定位精度低的缺点一直难以应用于航空航天高精制造领域。影响机器人定位误差的因素较多,对精确建立其误差模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有的建模方法通常将机器人定位误差与其位姿关联,忽略了同一位姿下关节回差对其定位误差的影响。为提高工业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考虑关节回差的工业机器人误差相似度精度补偿方法。基于改进的Denavit-Hartenberg模型建立了包含机器人几何误差、坐标系误差和传动误差的综合辨识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辨识了关节回差。根据辨识得到的关节回差等参数构建了误差相似度模型,使用3种型号的机器人验证了该方法对提高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的可行性和通用性,最终通过KUKA KR500-3机器人进行了制孔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将机器人定位误差降低了约0.1 mm,精度提高了30%以上,制孔孔位精度从0.701 mm提升至0.134 mm,为有效提高工业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