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根据国务院命令,我国计量单位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以便与先进国际单位制统一起来,并规定于1990年底完成过渡。我院广大科技人员都已在自己的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在使用法定单位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压强和模量,大家都已改用 Pa,1Pa=1N/m~2;质量用 kg;体积用 m~3;比强度和比模量的单位当然是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于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七日发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确定了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了具体实施的步骤和措施。这是进一步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一个重要决策,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一件大事。为此,航天部也于一九八四年五月行文通知,要求部属各单位从一九八六年一月一日起认真贯彻执行。 计量单位涉及各行各业,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为了广泛宣传,普及有关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知识,做到家喻户晓,现约请郭振邦、吴文珂等同志编写此《法定计量单位基本知识》讲座,供同志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6):713-713
GB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31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3102.1-1993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GB3102.2-1993周期及其有关现象的量和单位GB3102.3—1993力学的量和单位  相似文献   

4.
刘洁  陈凯  谷巍 《中国航天》2023,(2):54-59
<正>2022年,全球共进行了187次航天发射,发射航天器2516个(含1颗模拟卫星),双双打破了2021年创造的146次航天发射和1854个航天器的发射纪录,成为人类开展航天活动以来航天发射次数最多和航天器发射数量最多的一年,也标志着全球年度航天器发射数量首次超过2000个。2022年,全球成功发射179次,此外42个航天器因7次发射失败和1次部分失败未能入轨。我国共发射64次,涉及193个航天器,其中15个航天器因2次发射失败未能入轨。  相似文献   

5.
前身为北京航空学院陀螺惯导研究室 (第五研究室 ) ,创建于 1 958年 ,是中苏合作的 1 2 2个重点项目之一。拥有国内第一个惯性技术及其导航设备 (现更名为精密仪器及机械 )学科博士点 (1 981年 ) ,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目前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教授 4名 ,副教授 5名 ,讲师和工程师 4名 ,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 30余名。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雄厚的研究实力。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部级科技进步奖十多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新型惯性敏感器件及惯导系统五十年代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单自由度液浮陀螺样机 ,七十年代研制成功国内…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1985年2月27日发布命令,为贯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适应我国国民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和扩大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决定在采用先进的国际单位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我国的  相似文献   

7.
《航天器工程》2016,(3):88-93
结合我国着陆器发展现状及火星探测任务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背罩天线设计,它由6个单元天线构成,通过给每个单元天线端口等幅同相馈电,实现近全空间波束覆盖。单元天线采用单层共形微带天线形式,通过在辐射贴片边缘开两对不等长度的槽实现双频功能。仿真结果显示:此天线工作于(398±3)MHz和(440±3)MHz频段,增益方向图在俯仰角7°≤θ≤120°范围内大于-8dBi,在俯仰面和方位面有良好的圆对称性。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我国火星着陆器背罩天线技术的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2年全球共进行78次航天发射,其中俄罗斯26次、中国19次、美国13次、欧洲8次、伊朗3次、日本2次、印度2次、朝鲜2次、海射公司3次.发射的有效载荷共140个,包括13艘飞船(5艘载人,8艘货运)、1架次无人军用航天飞机试验机和126颗大大小小的各类卫星和其它有效载荷.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9月,我国新增两项ISO立项标准ISO 24411 《航天系统—微振动试验》和ISO 24412 《航天系统—热真空环境试验》。截至目前,我国主导制定国际标准(ISO/TC20/SC14)共22项,其中12项已发布标准见表1, 10项在研标准见表2。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航天工业在两用技术开发上的成果和技术水平 我国航天工业在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少数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主要体现在运载火箭技术、应用卫星技术和载人飞船技术三个方面。 1.运载火箭技术 我国在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1号,这使得我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自行发射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空间技术大国的行列。此后,我国又研制出10多种运载火箭,有长征2号、风暴1号(FB-1)、长征2号C、长征2号D、长征2号E、长征2号F、长征3号、长征3号A、长…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航天继电器技术发展的问题,阐述了四个方面的观点:(1)航天继电器技术发展的根本任务;(2)我国航天继电器与国际同行之间的差距;(3)材料对航天继电器技术发展的制约;(4)几点建议.并就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全球共进行了92次航天发射,其中俄罗斯36次(含联盟STA和STB在库鲁的4次发射),美国23次,中国16次,欧洲7次,日本和印度各4次,以色列和海射公司各1次。全年发射有效载荷数量398个(其中立方星或更小卫星233颗),因发射失败等原因报废136个,部分报废3个。全年出现2次发射失败(俄罗斯和美国各1次)和2次部分失败(俄罗斯)。2次发射失败分别是:5月16日,质子M在拜科努尔发射"快讯"AM4R通信卫星时失败;10月28日,"心宿二"火箭在沃洛普斯发射"天鹅座"货运飞船时  相似文献   

13.
前言     
“风云一号”(FY 1)是我国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 ,它分成 0 1、0 2两批共四颗卫星。 0 1批的A星和B星是试验卫星 ;0 2批包括已在轨正常运行近两年的C星和定于 2 0 0 1年发射的卫星 ,它们属业务应用卫星。研制这种卫星的目的是获取全球范围的气象遥感资料 ,为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监测等提供现代化的手段。FY 1极轨气象卫星于 1977年立项研制。 1988年 9月 7日 ,第一颗卫星 (FY 1A)发射成功 ,并在轨正常运行 39天 ,后因姿控系统发生故障 ,导致卫星失效。 1990年 9月 3日 ,FY 1B卫星的发射又获成功。该星在轨正…  相似文献   

14.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航空与航天器技术委员会 (TC2 0 ) /航天系统及其应用分技术委员会 (SC14 )第十二届年会于 2 0 0 2年 5月 13日至 17日在荷兰诺得维克欧空局(ESA )技术中心 (ESTEC)召开。会议由ESA主办。 8个SC14正式成员国参加了会议 ,欧洲空间标准化合作组织 (ECSS)的代表列席了会议。会议日程共 5天 ,前 3天为各工作组会 ,后 2天是委员会年会。以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所长郭瑞霞为团长 ,由一院、五院和七○八所的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的中国代表团一行 10人出席了会议。现将会议的主要情况介绍如下。1 各工…  相似文献   

15.
国际标准化组织 /航空航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航天分技术委员会 (ISO /TC2 0 /SC1 4)第十一届年会于 2 0 0 1年 5月 1 7日至 1 8日在巴西S^aoJosedosCampos召开 ,此前召开了 5个工作组会议。今年出席会议的国家有中国、巴西、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 ,欧空局代表作为联系人参加了会议。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七○八所 )组团 ,航天一院、五院、七○八所共 1 0名领导与专家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 5个工作组的会议和年会。会议通过了第十届伦敦年会的会议纪要 ,任命了起草委员会 ,起草委员…  相似文献   

16.
一类跳频序列族的构造和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级联素数码是由素数码序列时移、频移后级联尝试性构造的一类跳频序列族,具有理想的汉明自相关特性和几乎理想的汉明互相关特性。根据有关数论和代数知识,研究得出级联素数码中关键参数y为素数P的二次非剩余的重要结论,赋予参数y以明确的数学含义,对于进一步研究级联素数码以及素数码在有限扩域GF(P2)上的扩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素数P,共有(P-1)/2个有效y值,从而在GF(P2)上共可构造(P-1)/2个级联素数码族,确定了级联素数码族的个数。此外,还证明级联素数码是一类非重复跳频序列族,并满足最大处理增益、均匀性等性能。  相似文献   

17.
李芳 《中国航天》2012,(6):50-51
二、导弹防御系统2011年,美国THAAD和"宙斯盾"系统的部署规模进一步加大,地基中段拦截弹的部署数量基本不变。美国导弹防御局共进行了7次反导飞行试验,包括海基中段2次(1次失败)、THAAD系统1次(成功)、"扩展的中程防空系统"1次(成功)和"爱国者"3系统3次(成功)。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姿聊 《中国航天》2003,(10):46-49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用自行研制的长征1号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我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自制人造卫星的国家。卫星的重量比前4个国家发射的首颗人造卫星重量之和还多。这表明,当时我国的运载火箭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至今,我国已经发射成功的长征系列火箭有14种,完成了飞行试验前的全部研制工作、只待飞行验证的还有2种。在这些火箭中,主要用于低地球轨道发射的有6种(长征1、2、2C、2D、2E和2F):主要用于中轨道(如太阳同步轨道)发射的有4种(长征1D、2C/SD、4A和4B):主要用于高轨道(如地球静止转移轨道)发射的有4种(长征3、3A、3B和3C)。对应这三种典型轨道的运载能力为:低地轨道0.2—8.0吨,太阳同步轨道为0.4~2.8吨,静地转移轨道为1.5~5.1吨。长征系列火箭的运载能力基本覆盖了低、中、高地球轨道不同航天器的发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空间环境对航天器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2 高能带电粒子环境对航天器的影响2 .2 .1 我国各类航天器高能带电粒子环境实测结果我国于 1971年 3月 3日发射第一颗科学卫星———“实践一号”(SJ 1) ,其后又相继发射SJ 2~SJ 5 ,进行了空间物理和环境探测 ;在“风云一号”(FY 1)、“风云二号”(FY 2 )气象卫星、“资源一号”(ZY 1)、“资源二号”(ZY 2 )等应用卫星上也安装了空间环境监测仪器 ,取得了大量高能带电粒子环境及其效应的实测资料 ,极大地提高了对高能带电粒子环境的感性认识 ,促进了有关高能带电粒子机理和防护对策的研究。主要探测结果如下 :  a .…  相似文献   

20.
本规范已得到海军部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批准,适用于国防部各部、局。1.范围 1.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一类固体推进剂药柱的最低要求(见6.1)。2.有关文件 2.1 下列文件(在招标和选择方案的日期已生效的版本)在本文规定的范围内,构成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