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日本已明确了在太空站上采用空间操作器。科技厅所属的电子所研制出了操作器需要的驱动系统。它是大型空间操作器的一个关键性组件。驱动系统安装在长10米的机器人臂上,能在真空失重环境下自如运动。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从1985年起同该系统集成装置单位初步设计了空间操作器。日立、日本电气和三菱电气公司也参加这研制工作。日立负责臂端手部分;日本电气公司生产控制计算机;三菱电气公司研制视力可  相似文献   

2.
如果美国航宇局邀请您去体会失重的感觉,您会去吗?美国埃利诺斯大学的一帮学生勇敢地接受了邀请。 1999年3月,8名埃利诺斯大学的学生来到德克萨斯州的约翰逊航天中心,登上航宇局用来训练宇航员的KC-135飞机,体会飞机从万米高空自由下降到3000米过程中大约25秒的失重状态。  相似文献   

3.
军事航天     
正要闻日本计划研发射程达300千米的岸舰导弹日本政府为强化钓鱼岛防卫能力,决定研发新型岸舰导弹。将于2017年的防卫预算中安排研发费用,并计划于2023年配备自卫队用于实战。日本计划研发的岸舰导弹射程达300千米,预定部署在宫古岛等钓鱼岛周边岛屿。该导弹为车载型导弹,利用GPS等导航装置寻找攻击目标。该型导弹由日本独自研  相似文献   

4.
小号 《太空探索》2010,(8):30-31
<正>2010年5月21日,日本在发射黎明号金星探测器时还搭载放飞了耗资15亿日元(1600万美元)的"太阳辐射加速星际风筝"(简称"伊卡洛斯")的太阳帆航天器,以检验是否能够利用太阳能实现加速飞行。日本宇宙探索局6月10日称,在距地球约770万千米的太空,通过转动直径1.6米、高0.8米的圆柱形机体,利用离心力,"伊卡洛斯"已成功展开了折叠收藏在机体外侧的14平方米的薄膜帆。6月15日,从太阳帆中心机  相似文献   

5.
日本科学技术厅国立金属研究所,使用一枚西德“特克萨斯”(Textus)火箭,利用微重力成功制造出铝—铅—铋合金。这是作为原计划1988年进行的日本第一次材料加工试验的一项初步试验,进行了微重力下铝—铅—铋合金的固化研究。起飞前对一台坩埚预加热到1200℃高温。在飞行时微重力环境下使合金固化。观察失重环境与地面加  相似文献   

6.
日本科学技术厅为了利用失重环境研制具有新特性和新功能的半导体复合材料、生物材料等新型材料,自82年就开始进行必要的以基础技术为目标的研究。1986年2月27日到3月18日用三菱 MU-300商业喷气式飞机,在伊势湾海面上空进行了12次弹道方式飞行,约60次低重力飞行。  相似文献   

7.
日本计划于明年初用H1火箭从种子岛空间中心发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ERS-1),它将进入570公里高的极地轨道。卫星重1340公斤,星体为3.1米×0.9米×1.8米的箱形,装有分辨率为10米的全天候合成孔径雷达、分辨率为18米的可见光和近红外辐射计、数据发射机和数据记录器等,合成孔径雷达上装有11.9米和2.4米的雷达天线。卫星上92%的部件是日本自己研制的,设计寿命为3年。日本ERS-1上的合成孔径雷达采用L波段频率(今年发射的欧洲  相似文献   

8.
1987年各国开展超导物质研究活动频繁,新的超导物质层出不穷。日本通产省与日本航空宇宙工业会决定利用瑞典的材料科学实验火箭(Material Science Experiment Rocket),作常温超导物质的制造和晶体凝固实验。“MASER”是一种小型探空火箭,总重为374公斤,总长4.5米,可提供微重力的持续时间为6~10分钟,微重力水平不低于10~(-4)g。通产省和日本航空宇宙工业会为了掀起空间利用的新高潮,于1987年6月制定了利用“MASER”的方针,由日本航空宇宙工业会所  相似文献   

9.
日本间组公司估计在空间站时代到来之际,必定会出现增加运送人员和物资的搭载量,使宇宙空间往来变得频繁起来。为此,间组公司议定了利用压缩空气从地下2000米发射火箭这一发射基地的构思,这样,火箭的小型化和搭载量便成为重要课题。这一构思主要点是在地下挖一个2000米深,直径为10米的竖坑,从它的底部发射火箭。过去为了保密起见有从地下发射导弹的先例,但要  相似文献   

10.
国际空间站重472吨,在轨道运行的平均高度为3.52千米,运行速度为每小时28160千米,它全部展开的尺寸为108.5×88.4米,如果把它摆放在地面上,需要两个足球场大的地方。国际空间站内部拥有1300立方米的工作空间,相当于2架波音747飞机的容积,另外还有应有尽有的居住舱,在实验舱和居住舱中,宇航员可身着便服,自由呼吸,除了失重,几乎保持与地球一样的生活状态。它上面的水电设备可以保证7个人长期居住。  相似文献   

11.
失重是特定空间运动条件下的重要环境物理特征之一, 一般以微重力环境来表示. 几十年来人类利用空间失重环境进行了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探索. 由于真实空间失重环境下科学实验机会稀少, 人类为研究空间失重环境或效应, 开发了多种地基的空间模拟实验技术方法. 然而, 对于空间生物学和空间生物技术研究而言, 已有的各种模拟实验技术手段在原理上和应用上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介绍了抗磁性物质在大梯度强磁场中的悬浮现象, 及将其用于模拟空间失重环境的方法与原理;简述了近年来利用抗磁性物质悬浮方法进行生物大分子晶体生长、分子细胞生物学及整体生物学等方面研究与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失重飞机搭载气 /液两相流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俄罗斯IL-76MDK失重飞机对失重条件下方形截面(12mm×12mm)管道内气/液两相流动进行了实验研究,观测到失重条件下气/液两相泡状流、弹状流和环状流等三种主要流型,同时得到了气、液两相介质的流量、温度和实验段内压力等结果,分析了失重条件下方形截面管道内气/液两相流型转换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据日本《产经新闻》2月27日报道,宇宙科学研究所26日宣布,日本正在由宇宙科学研究所扎扎实实地执行着航天飞机的研制计划。用这种航天飞机的模型进行的风洞试验已经结束,证明它具有极好的飞行性能。如果这项计划取得成功,日本将继美苏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航天飞机的国家。据宇宙科学研究所的研制计划,这种日本国产的航天飞机,长度为52米,翼展最大宽度为28米。约相当于美国航天飞机的一倍半以上。日本航天飞机和美国航天飞机最大的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空间事业发展的需要,从1970年起,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筑波宇宙中心建起了一整套卫星环境试验设备,其中有: 直径8米、高25米的空间环境模拟器,它装有光束直径为4米的离轴式太阳模拟器; 推力达140千牛顿的电磁振动台系统; 体积为910立方米的声学混响室; 直径15米的磁试验设备。这些设备已经完全能够满足1990年以前日本中小型卫星研制计划(对地静止卫星重550公斤量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张希舜 《国际太空》1992,(10):12-13
原定1993年夏季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用H2火箭从种子岛发射中心发射技术试验卫星-6卫星,现因LE-7发动机屡出故障,推迟一年发射。卫星尺寸2米×2米×2.8米,太阳电池翼展开后跨度约30米。卫星重两吨,设计寿命10年。这颗卫星花了6年时间才制造出来。它是至今日本自己研制的第一颗重型静止卫星。卫星远地点发动机采用双组元液体燃料,姿态控制和轨道保持使用  相似文献   

16.
1995年1月15日,在日本鹿儿岛内之浦发射基地,由M-3S-Ⅱ运载火箭将德日联合研制的快车号返回式卫星发射升空。起飞后103秒钟时,第二级运载火箭制导系统开始出现故障,将卫星送人高度为120千米X250千米的错误轨道,而设计轨道为2I0干米×400千米。根据测控数据判断,卫星绕地球飞行5圈后,坠落在太平洋中。“快车”(EXPRESS)是EXPerimentRE-entrySpaceSystem的缩写,是德国和日本的一个合作科研项目,于1990年10月开始。日本主要负责制造运载火箭,即采用日本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今后发射小型卫星日益增长的需要和更有效地发射小型卫星,日本科学技术厅和宇宙开发事业团决定:开发J1火箭,并定于1995年发射,将该火箭的开发费4.8亿美元列入科学技术厅的1992年度预算。J1火箭由日本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开发的M3S2固体火箭和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的H2火箭的助推火箭组成。 J1火箭是全长约33米(第一级长约7米,第二级长约19米,其余长  相似文献   

18.
简讯     
日本将研制大型运载火箭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于6月18日宣布,日本准备研制一种类似于欧洲阿里安的大型运载火箭H-1。这是一种三级火箭,重200吨,长42.3米,直径3.3米。能把800公斤重的卫星射入同步轨道。计划在1987年投入使用。计划研制费用为1500-2000亿日元,合30-40亿法郎。在制成这种大型火箭前,先于1985年前研制出H-1A,高40米、重140吨,第一级将沿用N_2火箭的发动机,带9个助推器;第二级用低温推进剂,推力10吨;第三级用  相似文献   

19.
简讯     
空间婴儿,可能吗? 苏联卫生部空间医学委员会主任最近在评论美国打算在外层空间发展活生物这一消息时,对《文学报》记者说:日本鹌鹑蛋在(苏联)卫星上进行的孵化试验,“会使我们全部地或接近全部地弄清在失重  相似文献   

20.
日本在相继发射地球资源卫星(JERS-1)和海事观测卫星(MOS-1A和MOS-1B)后,目前正在实施高级地球观测卫星(ADEOS)计划和热带降雨测量卫星(TRMM)计划。一、高级地球观测卫星高级地球观测卫星重约4吨,总功率为4500瓦,大小为4米×4米×5米,寿命3年,约在1996年初发射,可用于观测温室效应、地球臭氧层的减少和热带雨林的砍伐等。卫星研制总经费预计为6~7亿美元,其中包括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研制的探测器费用(不含美、法和日本通产省研制的探测器费用)。卫星主要由日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