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微重力实验室(IML)计划,是美国航宇局利用航天飞机/空间实验室进行微重力实验的计划。 1.IML计划基本方针如下:(1)利用国外开发的实验装置,为美国科学工作者提供实验机会;(2)确保长期的、持续的空间实验环境;(3)实验仪器的综合管理和航天飞机的发射工作由NASA承担,参加国提供实验仪器,实验机会对半分;(4)为了有效地开发、改进实验仪器,建立共用制度。  相似文献   

2.
1965年和1967年,保加利亚、匈牙利、东德、古巴、蒙古、波兰、罗马尼亚、捷克和苏联九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的会议上,讨论了题为“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合作”计划。会上,苏联提出了一项“苏联集团空间合作计划”倡议,要求每个参加国联合承担空间研究任务,这项提议1967年4月正式通过。由上述九国通过的这项多边利用和研究外层空间的“国际宇宙号”计划包括:(1)研究外层空间和高层大气;(2)联合研究空间物理、生物  相似文献   

3.
以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团长裕之大泽为首的代表团七月初赴美,与美航宇局局长弗莱彻在华盛顿举行会谈。两国同意在空间技术领域扩大合作,其中包括利用卫星观测热带森林作为双方联合研究的课题。在会谈后两国签署的协定中还包括另一新的合作领域即空间生命科学。两国亦同意成立一个计划委员会和一个由五名人选组成的专业委员会,以开展空间合作项目。日本和美国科学家将利用日本1987年发射的第一颗海洋观测卫星进行联合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丽君 《国际太空》2014,(10):56-57
由美国国会授权、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撰写的题为《探索之路—美国载人空间探索计划的理由和方式》的报告于2014年6月4日发布。这份285页的报告由美国众多领域的专家历时18个月、耗资320万美元撰写而成。报告就载人航天的理由和价值、载人空间探索的目标、载人航天国际合作、可持续的载人航天探索计划及途径等主题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5.
国际自由号空间站自1984年1月提出至1988年9月最后签订合作协定,美国和各参加国完成了大量工作,本文简述了自由号空间站的近况。  相似文献   

6.
欧洲空间运输系统计划主任米歇尔·毕尼叶宣布,除原八个欧空局成员国早已表明他们要参加空间运输系统——哥伦布计划外,最近又有另外4个欧洲国家决定参加这一计划。预算增加前八个计划参加国分配预算额是:西德为38%,意大利为25%、法国15%、英国15%、西班牙8%、比利时5%、荷兰4%、丹麦1%。新参加的成员国分摊比例是:瑞士2%、瑞典1%、挪威0.5%、奥地利0.5%。此时,已宣布参加的投资达到115%,已超过  相似文献   

7.
ESA网站2019年3月5日报道,ESA科学计划委员会已经正式批准实施中欧合作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任务,这标志着SMILE全面进入工程研制阶段。SMILE将于2023年底发射,运行寿命3年。该计划由ESA和中国科学院联合顶层策划,共同征集、遴选而出,并合作开展方案设计、工程研制以及数据分析与利用,是继地球空间双星计划后中欧又一大型空间探测计划。  相似文献   

8.
航天简讯     
欧洲对发展卫星侦察技术表现出极大兴趣 1990年11月,欧洲13国国防部长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了一次会议。部长们一致认为:卫星侦察技术是欧洲多国合作的一个最有希望的领域,这一技术将作为一项意在支持欧洲军事技术的新计划的一部分。部长们赞成在11个优先领域进行合作,通过合作,各参加国都将从中获益。这项新计划被称为欧洲长期国防合作计划,简称“欧几里德”计划。在卫星侦察技术合作领域中,有4个关键项目已被确定,它们是:高分辨率光学遥感设备、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处理和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空间活动是以空间研究政策大纲(1978年3月制定的,1984年2月和1988年6月作过两次修改)为基础,每年按照大纲要求拟定出具体空间研究计划。在日本首相府内设有空间开发委员会,这是一个制定计划的决策机构。图1是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今后的研制的流程。邮政省作为使用者,以它牵头组成空间通信联络委员会(会长由邮政省通信政策局局长兼任),协调各部门的意见。委员会由邮政省、日本电话电报公司(NTT)、国际电信电话公司(KDD)、日本广播公司、卫星广播公司、通信和广播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开发太空资源,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等单位最近联合确定了一项新的微重力材料加工实验计划,该计划得到了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的批准。它包括以下内容: 1.利用MASER进行材料加工实验在1989年瑞典发射的小型火箭MASER上搭载一部实验设备,进行材料加工实验。这一实验计划由日本航空宇宙工业会负责实施。 2.IML(第一次国际微重力实验计划) 这是由美国的NASA、欧洲的ESA和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共同参加的国际合作开发计划。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具体负责这一计划的实施。 3.FMPT(第一次空间材料实验)  相似文献   

11.
由于波兰实行军管,里根府决定对苏联实行进一步的经济制裁,其中之一是拒绝延期今年5月就要到期的美苏空间合作协定。美苏空间合作协定是1972年签订的,1977年曾作过修改。根据这一协定成立了6个负责情报交流和制订联合计划的工作小组。1975年7月阿波罗-联盟在空间停靠并作对接飞行实现了美苏空间合作计划。但从此以后这种合作便每况愈下。首先被取消的  相似文献   

12.
英国国家空间中心和苏联签署了一项空间合作协定,英国科学家将参加苏联的国际行星际探测计划,并可能共同研制一颗英国/苏联 x 射线天文卫星。苏联和英国已经着手商讨关于 x 射线天  相似文献   

13.
法国于1994年5月3日在巴黎召开的空间委员会,是第一次由法国国防部长、国务部长、工业部长、邮电部长和外贸部长共同主持召开的会议。借此机会,委员会再次证实了给空间通信系统和军事对地观测系统的优先权,以及民用的对地观测系统──“斯波特”业务的连续性的重要意义。至于原“斯波特”民用计划和“太阳神”军事空间计划的配合作战是众所周知的。这在以前做过有关决议。空间委员会这次主要重新证实了未来的太阳神-2卫星和斯波特-5卫星之间的配合使用计划。国防部长在其4月26日的决定中指出,将开始太阳神-2卫星计划的定义…  相似文献   

14.
欧洲空间局理事会一致决定,授权鲁瓦·吉布森于1978年12月9日,在蒙特利尔签署一项欧洲空间局与加拿大政府间的空间合作协定。该协定同意接纳自1975年6月以来一直作为欧洲空间局观察员的加拿大参加欧洲空间局全部未来计划的一般研究。这一参加同样将扩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欧洲、加拿大和日本四国于1988年9月29日签署了今后30年有关空间站计划政府间的协定(IGA)。根据该协定,预定1996年结束空间站的安装工作,1997年11月开始启用。协定的主要内容如下: ·空间站使用权——美国具有使用本国舱的97%和欧洲舱日本舱的46%的权利。欧洲和日本有各自舱的51%使用权,加拿大可有各种舱的3%使用权。各舱由本国负责发射,各国在开始支付运用经费时起就获  相似文献   

16.
1988年5月29日~6月2日里根总统访苏期间和戈尔巴乔夫签订了美苏间有限范围的空间合作新协定。在6月4日发布的联合公报中提及了中等程度的各项科学合作计划,但是美苏合作限制在单一的“太阳系研究计划的交流”上,美国拒绝苏联提出火星载人或不载人共同飞行的建议。新空间合作协定局限在卫星上的科学仪器交换和科学家的交流。据  相似文献   

17.
日本空间政策、方针、计划、规划的拟定机构——空间研究委员会,为适应90年代的国内外空间发展形势,于1991年6月5日改组。在常设处增设3个部——计划协调部、安全评价部和技术评价部,原属特别处的空间站部的利用分部和系统安全分部的职能移交给安全评价部的载人安全分部。各部职责如下: 计划协调部负责每年度的空间研究计划和估计研究经费; 安全评价部管理空间研究的安全; 技术评价部评价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的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近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和臭氧层的破坏等越来越明显,而人们还没有达到把地球作为整体捕捉跟踪对象进行环境变化预测的地步。为了全面掌握地球系统的动向,NASA提出了地球观测系统(EOS)的构思,该计划是将几个空间站分别发射到静止轨道、极轨道和小倾角轨道上的宏伟的观测计划。由于EOS计划规模庞大,不仅美国,而且欧洲、日本、加拿大也积极响应,成为该计划的参加国。经过研究论证结果,第一阶段是由NASA,和ESA各向极轨道发射一颗观测地球的极轨平台,这就是IPOP,  相似文献   

19.
1990年12月6日,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社举行了一次空间专家座谈会,题目是“美国空间计划的未来”。与会者有著名科学家范·艾伦(发现地球辐射带)、科学院空间委员会主席M.多纳梯等人。他们就1990年12月份以马丁公司总经理为首的12人美国空间计划未来咨询委员会小组委员会撰写的一份报告进行了座谈,该报告是受国家空间研究委员会主席奎尔副总统委托写的,内容是评定美国今后的空间计划。现将座谈内容简介如下: 范·艾伦:我们国家宏伟的空间计划已大大超越了我们的国力。应该降低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20.
今年2月2日至13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了外空委员会第十八届科技小组委员会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外空委员会的四十七个成员国和十二个联合国有关机构和国际组织的代表。我国代表团第一次参加了会议。代表团由我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国家科委、二机部、七机部和科学院等单位派出的七名代表组成。会议由卡弗教授(澳大利亚)担任主席。他在致开幕词中,概括地介绍了各国在空间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近期发展计划。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