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设计了共面波导馈电的圆形宽缝超宽带天线.该天线由宽缝天线变形而来,在3CHz~12GHz的工作频带范围内,具有平面小型化超宽带特性.通过带状加载圆形缝隙的方法,改善了此天线的辐射方向图特性.为了阻止其他通信系统对超宽带系统的干扰,设计时采用开路枝节获得陷波性能.采用基于时域有限积分法的CST MWS电磁仿真软件进行分析计算,表明该天线具有超宽带阻抗带宽特性,良好的辐射方向图带宽和增益平坦度.天线的测量结果与仿真值保持一致,能够满足超宽带通信系统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钟玲玲  李永翔  李鹏 《上海航天》2012,29(6):45-52,56
基于超宽带圆片单极天线,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了多环单极天线、波浪边缘圆片单极天线和电阻加载圆片单极天线等改进形式,并用仿真法讨论了不同主要结构参数对天线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天线的实物模型和实测性能。结果表明:多环单极天线能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天线的抗风能力;波浪边缘圆片单极天线有效抑制了高端频率,在民用超宽带频段(3.1~10.6GHz)保持了良好的阻抗特性;电阻加载圆片单极天线可实现天线的小型化。这些天线超宽带性能良好,分别可实现低风载、高频抑制、小型化等不同特性。  相似文献   

3.
超宽带天线是超宽带雷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超宽带雷达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述了超宽带天线的要求、发展以及分类,展望了超宽带天线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指出了超宽带天线今后的发展和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4.
面向卫星载荷小型化、集成化和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具有超宽带、高增益和波束灵活特性的天线是目前星载天线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可满足通信、干扰、侦察、探测等多种不同应用场景,具有十分迫切的需求。首先对不同形式的超宽带天线单元进行了归纳梳理,根据天线的机电特性和空间环境适应性情况,给出了星载应用选型建议;其次对不同的超宽带波束形成方式进行了阐述,重点分析了不同波束形成方式的优缺点及其在卫星平台上的适用性;总结了超宽带相控阵天线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对主要的技术途径进行了介绍;最后对超宽带相控阵天线的星载应用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可为我国后续开展星载超宽带相控阵天线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在超宽带波束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中利用双基天线构造进行地面动目标显示的方法。为了抑制强杂波信号,雷达信道具有同样严格的要求。在双基系统中这些信道是不一样的,作者研究了如何补偿这种双基构造。双基杂波散射的影响是不可能补偿的,因此尝试对地面动目标显示的双基散射影响进行估算。在时域和频域中可把宽天线波束的双基合成孔径转换成单元基合成孔径。雷达信道间的失配会引起杂波泄漏,明确了时域和频域脉冲压缩冲激响应泄漏。  相似文献   

6.
超宽带雷达波形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超宽带雷达常用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 ,并对线性调频脉冲信号、频率步进信号、相位编码信号的性能及适用范围作了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机载、弹载等平台的空间有限,设计了一种双指数渐变结构的超宽带Vivaldi天线。天线由微带渐变线馈电,通过矩形共面带线阻抗变换器将小型的超宽带巴伦与天线集成,从而获得2~18GHz的带宽。仿真结果表明:在2~18GHz的工作频段内,天线的回波损耗小于-10dB,天线增益最高可达到10.5dB以上,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将所设计的Vivaldi天线放置于一金属腔体内,对金属腔体对天线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将天线单元放置于金属腔体后,辐射方向相对于原来的辐射方向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转,但随着频率增高,偏转角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8.
为得到弹目交会过程中超宽带无线电引信接收机的时域输出信号,实现高速交会条件下引信接收机的性能优化,推导了取样积分微分电路的时域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无载波信号时域多普勒效应的接收机输出信号时域仿真方法.弹目接近速度对接收机输出信号的影响研究表明,输出信号频率与弹目接近速度成正比;信号幅度与弹目接近速度关系曲线存在速度驻点.选择合理的积分、微分电容可设置恰当的速度驻点,提高引信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9.
在3m×1.5m×0.2m的尺寸限制下,基于电阻加载技术设计了一种新颖的高倍频程火山烟雾超宽带平板天线。该天线采用同轴馈电,通过扫参仿真优化低频匹配电路,实现了从标准的传输线阻抗(50Ω)到自由空间波阻抗(377Ω)的完美渐变,获得了最佳的低频拓展辐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天线在300kHz~300MHz的频带范围内驻波比(VSWR)小于2.5(S11<-7.2dB),首次实现了1000倍频程超宽带辐射,远场辐射方向图表明天线在前向实现了近似均匀场辐射。研制了实物天线,并开展了实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天线在前向实现了近似均匀场辐射,天线的波形保真特性良好,天线背向辐射小于5%。  相似文献   

10.
超宽带圆片天线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玲玲  邱景辉  孙博 《宇航学报》2008,29(4):1387-1392
宽频带是当前天线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圆片单极天线是一种馈电简单的超宽带天线,给出了这种天线的设计方法,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该天线良好的超宽带特性。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几种圆片单极天线的变形形式,包括平板圆片单极天线、旋转角度圆片单极天线、折叠圆片单极天线以及四个圆片单极子形成的组合天线。对于各种新型圆片天线进行了理论分析,分别计算了天线的反射损耗和辐射方向图随频率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表明这些天线不仅能够在很宽的频带上满足反射损耗的要求,而且对于传统的圆片单极天线进行了有效的改进,实现了平板化、小型化、宽波束、圆极化等不同的特性。它们在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异向介质(metamaterials)覆层的高增益圆极化微带天线。采用商业软件AnsoftHFSS对该天线的电特性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人工异向介质覆层将普通的圆极化微带天线增益从7.8dB增加到了11.4dB,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圆极化特性,并且该天线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某一特定卫星通讯系统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带抛物面基座的悬架式双频层叠微带天线结构模型。层叠微带结构确保天线的紧凑性,外加的抛物面基座改善双频天线的低仰角性能。利用商用软件HFSS,分析双频天线的主要参数并给出结论。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天线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双频圆极化性能,而且有较高的低仰角增益。  相似文献   

13.
宋朝晖  张健  刘美佳 《宇航学报》2010,31(2):391-396
平面阿基米德螺旋天线具有双向辐射特性,在实现单向辐射时会降低效率 。将平面阿基米德螺旋天线共形到局部半球上可以得到一种新型结构的半球形阿基米德 螺旋天线,分析了这种天线的结构特点,进行了仿真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覆盖多模卫 星导航信号工作频率的1.1-1.7 GHz频段内,反射损耗小于-10 dB,增益大于3.9 dB,前后 比大于3.6 dB,相位中心稳定度小于2 mm,可满足宽频带圆极化多模卫星导航共用接收天线 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文章提出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小型化双频天线。为了实现天线的小型化和双频段工作,在圆形单极子天线上进行了削顶和矩形切割操作;为了有效扰动电流路径而进一步缩小天线尺寸、扩大天线带宽,在天线上表面和下表面又分别刻蚀了圆环槽和对称C型槽,改善天线的阻抗匹配。天线最终尺寸为16mm×18.5mm×1.6mm。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对天线性能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能够在4.76GHz~9.25GHz和10.46GHz~14.2GHz两个频段内工作,最大增益为5.9dBi,平均增益为4dBi,且满足圆极化条件,具备良好的辐射特性。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跳频通信等宽频带系统的要求 ,设计一种仙人掌式的宽频带天线。用多端口网络理论分析该天线的阻抗特性 ,阐明该天线能够实现宽频带工作的原理。利用 Ansoft公司的 HFSS仿真工具对天线进行仿真设计 ,并对天线进行了测试 ,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吻合。研究了地对天线性能的影响。地的直径分别为 3 0 mm、2 0 0 mm、3 0 0 mm时 ,该天线 VSWR小于 2的相对阻抗带宽超过 3 4%。地对天线辐射方向图有着显著影响 ,通过选择地的大小可以获得所需的方向图  相似文献   

16.
六自由度自跟踪天线座是一种新型天线座,克服了A-E及X-Y型天线座存在跟踪盲区的缺点,实现了对目标的全空域跟踪。文中介绍一种六自由度自跟踪天线座系统,并通过外场测试及对卫星的跟踪,对其性能技术指标进行测试。实测结果表明,天线座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要求,成为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套六自由度自跟踪天线座系统。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基于 FPGA(Field Program mable Gate Array)的共轴式双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遥测遥控数字引导的天线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讨论其总线控制、步进电机控制、输入信号处理模块的设计思路及关键技术。该系统经过设计、布线、仿真测试 ,并应用于某型号无人驾驶直升机  相似文献   

18.
传统BDS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分集接收机在定位时,直接使用每个天线的卫星信号,导致定位位置点不明确,定位精度较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分集定位技术。首先,给出了一种基于通道码相位的天线时延标定算法,以消除不同天线的硬件时延差异;然后,介绍了一种不依赖于外部姿态信息计算北斗坐标系下天线基线向量的方法,并对计算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介绍了一种考虑天线时延和基线向量的分集定位解算算法,通过将定位结果归算至基准天线,明确了定位位置点,从而提高了定位精度。在室外静态环境条件下进行了对比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定位技术使BDS分集接收机的定位精度得到了明显提高,达到了单天线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9.
根据紧缩场天线测试系统对馈源的要求,选择缝隙平面馈电结构与TEM喇叭组合的新颖技术实现馈源的超宽带、电小尺寸、天线的E面和H面方向图3dB波束宽度等化,从而使馈源达到高性能、体积小、重量轻和容易安装等目的,满足低频紧缩场天线测试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星载抛物面天线视在相位中心确定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星载抛物面天线成像过程中对波束的指向精度有较高要求,而波束指向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线相位中心的位置精度。基于抛物面天线工作原理及视在相位中心的定义,提出一种抛物面天线视在相位中心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卫星在轨多体系统仿真分析,给出了卫星机动过程中的视在相位中心坐标范围,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视在相位中心坐标偏移量。进一步对比分析了有阻尼器和无阻尼器连接方式对天线视在相位中心偏移量的影响关系,为后续抛物面天线指向精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