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用螺纹联接的零件,如果要求螺纹拧紧后,两个零件具有一定的角向位置关系,在加工螺纹时,就要控制螺纹起始点位置,使两个零件螺纹起始点的角向位置协调一致。如图1、图2所示零件,要求零件拧紧后M5螺孔与R_3圆弧槽对齐,就要分别控制图1零件和图2零件螺纹起始点位置,使其协调一致,否则不能保证上述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选区激光熔化成形AlSi10Mg合金结构件过程中,支撑直接影响打印件的成形质量和打印成败。合理的支撑可有效的将成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导出去,保证成形质量;可抑制打印过程中变形的产生,保证打印成功;可减少支撑去除难度,保证零件的表面质。针对某机载壳体零件设计了两种3D打印支撑结构,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及打印验证;同时对其中一种支撑结构导致打印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打印验证,最终得到了合适的支撑结构设计方案和满足使用要求的壳体打印件,打印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3.
在加工超高强度复杂箱体类零件的过程中,研究其加工工艺,明确编制合理的制造工艺流程、选择合适的装夹定位方案、有效利用车间资源和切削刀具、分析件热后的变形规律并加以控制、设定合理的切削用量、引入曲线插补优化刀轨是保证复杂箱体类零件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可追踪性,必须对产品和零件做识别标志,借以辨认其制造时间、投料的初始状态、操作者及工程结构特征等。 对于小型产品的识别标志,只需编以批次号,就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按批次转工、装配,即可保证产品质量的可追踪性。如果一旦某一零件出现质量事故,则根据其批次编号和生产过程的质量记录,就可以查出该零件材料投入的初始状态、操作者及生产过程的情况。这种方法称之为“批次管理”。  相似文献   

5.
FT8燃气轮机的重要转动件,如盘、轴、叶片等零件的关键部位均有表面完整性要求。本文介绍了保证表面完整性的工艺技术和控制方法,其工艺和控制方法比较独特。  相似文献   

6.
随着复材零件结构的日益复杂,传统复合材料生产模式很难满足其精准化要求,复合材料数字化软件的开发使零件的制造过程更加便捷,同时能够满足对零件尺寸精准的验收技术要求。分别以某型号壁板蜂窝夹层件两类典型的零件作为研究实例,利用数字化软件对制造过程进行优化,开展数字化制造可行性研究,辅以数控下料机、激光铺层定位仪、自动铺带机等先进的数字化设备,更好地保障飞机构件外形的精度。复合材料制件实行数字化制造后,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零件产品的质量,而且有效推进了复合材料零件制造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某型机18框上半框零件由于外形结构尺寸大、多腔,数控加工过程中零件变形大,加工质量不易保证。该零件经首件数控试切及鉴定,零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符合设计图纸及装配要求,通过使用hypermill编程软件,编程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缩短了零件的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8.
某型航空发动机叶轮样板为薄壁件,精度要求较高.通过对其加工变形量进行分析,查找造成变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解决了变形难题,保证了加工精度,为后续类似薄壁零件的加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图1、图2所示的两个不同零件,内外形状之间都有较高的不同轴度要求,按传统的方法,为了保证质量,这两个零件需分别下料冲裁。但大零件内径在名义尺寸上等于小零件外径,两零件分别下料冲裁则冲制大零件内型面的废料就被丢弃。为了充分利用材料和保证质量,我们设计了能同时冲两个零件内外形状的冲裁模,从而保证了每个零件的质量和废料的利用。经投入生产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受制造能力的限制,零件加工和装配过程难免存在误差,因此产品的装配精度难以保证。不同于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因此,复合材料产品的装配精度更加难以控制。针对复合材料产品装配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分析了复合材料层合板装配精度影响因素。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通过将同一批零件进行编号并重新配对组合,分析不同零件配对组合方式对装配精度的影响;对于由多个零件组装而成的装配顺序可调整的产品,分析不同装配顺序对装配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零件的不同配对组合方式和装配顺序都会对装配精度产生影响,因此,在实装前进行装配精度预判,选择最优的零件配对组合方式和装配顺序对提高复合材料产品的装配精度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某压气机试验件转子平衡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空发动机及其转动部件运行的平稳性与转动件的平衡品质密切相关.为保证压气机试验件可靠运行,分析了压气机转子静平衡、初始动平衡、最终动平衡允许剩余不平衡量控制方法,以及最终动不平衡量的分配方法,并针对某压气机试验件转子,通过采取零件静平衡、组件初始动平衡、转子最终低速动平衡的分步平衡方法,保证了该试验件转子的平衡品质.试验运行结果表明:采取分步平衡精度控制方法,试验件运行平稳、振动水平低.  相似文献   

12.
几种复杂拉深零件工艺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十年期间,我接触到一些复杂的拉深件,其形状与一般介绍的如锥形件、台阶形件、球形件等有所不同。下面介绍几种较有参考价值的典型零件及所采用的拉深工艺方法。 例一、口盖 这是一个带凸缘的矩形锥度零件(图1),材料:LF21M—δ1。矩形件的拉深是一种复杂的而且研究得比较少的冷冲压过程。稍带一点锥度的盒形件又比直  相似文献   

13.
前言在我部及航空工业中广泛采用薄板焊接结构,工艺方法多数为压力加工成形然后焊接。压力加工的零件,无论是滚筒件、冲压件、旋压件,其环焊缝总存在程度不同的椭园度,视零件的直径不同,一般可达几毫米至几十毫米。这给自动焊接带来严重困难,  相似文献   

14.
弯曲件的展开计算是冲压最常用的工艺计算之一。与压延计算不同,压延件通常留有切边余量,略微有些计算误差,只影响余量大小,而不会影响零件尺寸。而弯曲零件在弯曲之后,通常不再进行加工,故要求计算准确,不然会影响零件精度,甚至造成落科模报废。不少工艺员常自叹弯曲件展开难以计算准确,究其原因有:(一).对弯曲件展开的方法没有掌握好。(二).对零件分析不透,认识不准。(三).计算粗糙,对一些细节地方没有注意到。本文将以一个零件为例作些说明。  相似文献   

15.
某机座舱侧位锁零件用GCr15钢制造,图纸要求表面镀铬,经常发现裂纹,裂纹的产生均在零件磨削、磁粉探伤、镀铬处理后,零件装配之前,因此给飞机的装配进度和质量带来了困难和隐患,为提高零件生产质量,杜绝裂纹的产生,对零件的热、表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验证并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改进措施,通过几批次飞机生产的考核已达到了预期效果,质量明显提高从而保证了飞机生产的进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装备制造技术的日益发展,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相比传统的单刀架数控机床,车铣复合中心凭借双刀架、双主轴的结构优势,通过双刀架同时切削加工,能够提高加工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本文将以加工零件A为例,阐述如何使用车铣复合中心高效加工薄壁零件. 零件A的加工特性 ·易变形:零件A为环形零件,单边只有18mm,该零件的毛坯为板材弯曲后焊接成形,从结构和毛坯工艺上分析,该零件在加工过程中易产生变形; ·难加工:该零件的材料为10#钢,因材料很软,在加工过程中不易断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叶栅试验件数控铣加工及组件装配工艺的改进研究,对传统加工工艺及组件装配工艺进行优化,选用三坐标加工中心加工叶片端面及榫头,保证了榫头的一致性;在榫头加工螺纹孔,利用螺栓穿过榫槽将叶片与栅板固定,解决了叶栅试验件组件装配尺寸问题。此方法可大幅减少加工时间,提高零件合格率。  相似文献   

18.
郑勇 《飞机设计》2004,(4):33-38
水平尾翼是保证飞机纵向平衡、俯仰安定性和操纵性的重要部件。在进行飞机系统功能考核试验的时候,为确保飞机飞行的安全、可靠,采用平尾模拟件代替水平尾翼。因此,平尾模拟件的工艺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本文介绍了平尾模拟件的加工前准备、零件的加工、平尾模拟件的装配和平尾模拟件在铁鸟试验台上的安装4个过程,并从模拟件选材、加工工艺、装配工艺等多渠道进行了研究,为飞机各系统的试验考核提供了高质量、低成本的模拟件。  相似文献   

19.
以某飞行器风道零件为例 ,对超长超薄铝合金直壁异形件的加工进行了工艺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 ,对 4种规格 8件风道零件进行了工艺过程设计和实际加工 ,产品完全符合图纸要求。据此对该类零件的加工得出了几点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文摘复合材料壳体采用手工划线定位零件的装配方式,精度低、重复性差,对工人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而且利用金属划针会造成复合材料壳体表面损伤,为改变手工划线定位现状,提出利用数控设备结合喷涂设备完成零件位置线标记,为保证零件位置轮廓准确性,开展等距喷涂技术研究,构建数控定位轨迹方程,通过数控系统硬件连接组建零件定位系统,通过数控设备结合喷码装置实现复合材料壳体表面零件轮廓位置的喷涂标记,零件定位精度可以满足±0.1 mm的要求,实现了数控定位代替手工操作方式,提升了复合材料壳体零件定位精度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