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什么是针对航空维修业 (MRO) 的ERP?十几年前,世界领先的ERP供应商SAP和甲骨文公司将其业务转向了航空航天领域,特别是MRO.一些军用和民用维修机构也开始对ERP产生了兴趣.现在有不少集成企业信息、提升企业运营能力以及改善企业规划性的ERP软件可供使用. 什么是ERP?一种观点认为ERP源自于上世纪60年代,曾被称为物料需求计划(MRP).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ERP的内涵;针对飞机制造的特点,分析了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飞公司)传统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总结了ERP系统给生产管理带来的变化,以及西飞公司在实施ERP工程后,形成的具有航空特色的产品数字化制造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在集成计划、通讯和实施用户定货合同所需的全部生产运营信息方面的功能和应用效果,以及建立ERP的途径和程序。  相似文献   

4.
装备采购中的工业工程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信息环境下与工业工程对应的管理模式是企业资源计划.为了能够通过企业资源计划(ERP)来提升自我竞争力,分析了ERP的内涵、技术特点,总结了装备生产中实施ERP的经验教训,并以某装备代理方为研究对象进行了ERP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数学模型建立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是英文企业资源计划的缩写,是90年代初国外兴起的一种新型企业管理系统,列入《幸福》杂志500家企业已建设了自己的ERP系统。ERP是一种理念,它没有固定形式和一致公认的准则。这种理念是:让企业雇员能够获得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企业内部或外部的各种相关信息(如:金融、库存、生产及保障等),  相似文献   

6.
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的应用已扩展至包括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以及企业分析应用.因此,ERP软件对维修服务企业(MRO)也是十分重要的应用程序.ERP软件正向合作与集成的方向发展. 这对航空界而言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其管理人员不再以闭塞的方式来管理业务或IT基础设施.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相信,合作、透明、公司内部系统的集成和公司间系统的集成将决定航空企业的业绩,这在全球外包已成为航空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ERP系统对BOM(物料清单)数据的各类业务需求,需对企业内部BOM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按照ERP系统要求的数据格式,提供所需的产品数据信息。通过对设计、制造、装配过程不同状态物料清单进行定义与对比分析,结合企业BOM现状,从数据特点、业务流程设计,BOM构建维护等多方面进行论述。着重阐述了基于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装配BOM数据分析,建立了ERP系统对装配BOM数据的需求模型。  相似文献   

8.
以某生产厂应用实施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为例,阐述ERP软件在车间现场的应用实施过程。针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与探讨。说明ERP系统应用必须兼顾企业自身管理的可行性,系统的合理性与实际的可行性之间存在着折衷的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9.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本文介绍了ERP的发展和应用特点,探讨了我国航空科研院所实际应用ERP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宋利康  崔德刚  周儒荣 《航空学报》2007,28(6):1513-1520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刚性太强是其实施成功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提高ERP系统的柔性,支持业务系统随企业业务变动而改进其适应性,提出了一种企业模型与ERP系统间的映射元模型,给出了企业模型到ERP系统功能单元、数据、功能单元与数据间关系以及权限的映射信息和映射规则,为快速实施企业资源计划提供了一种支持技术。研究成果已成功地应用于某大型航空企业两种型号的研制,实践证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效能模型及其扩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装备效能分析中 ,装备的可靠性 (R)、维修性 (M )及保障性 (S)指标是影响装备效能的重要指标。通过对ADC模型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及保障性 (RMS)效能的概念 ,并从完成单阶段单任务拓展到多阶段多任务 ,推导出不可修装备RMS效能的综合表达式。从而为完成多阶段多任务的不可修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的效能的定量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介绍了多频段多目标海上测控模拟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在硬件设计上,模拟器采用工控机和工作站架构,数字化可重组基带硬件平台技术,实现了不同频段、不同目标航天器的仿真功能。在软件设计上,采用RS422/232接口双中断驱动技术,实现了遥测和数传的同步;采用软件模块化和数据库融合设计技术,实现了多型号目标航天器的仿真需求。  相似文献   

15.
喷丸强化技术及其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传统喷丸强化、超声喷丸强化、激光喷丸强化、高压水喷丸强化等表面强化技术,并对这些喷丸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当前发展喷丸强化技术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铸造—轧制—稳定化退火技术制备了Sc含量为0.10wt%和Er含量为0.25wt%的两种Al-Mg合金薄板,研究了不同处理工艺下两种合金板材拉伸性能、剥落腐蚀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合金冷轧板材稳定化退火过程中拉伸性能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即随着退火温度升高,板材强度下降而塑性升高,Sc含量为0.10wt%的合金350℃/1 h退火仍然表现出很强的抗退火软化能力,而Er含量为0.25%的合金当退火温度高于280℃后迅速软化;300℃/1 h退火条件下,含Sc合金和含Er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424 MPa、314 MPa、18.3%和350 MPa、177 MPa、29.1%;与此同时,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板材抗剥落腐蚀的能力也表现出相同规律性的变化,即200℃/1 h左右退火时剥落腐蚀最严重,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腐蚀抗力增加,两种合金板材经280℃以上1h稳定化退火后,合金板材可以获得较好的抗剥落腐蚀性能;其次,与Sc含量为0.25wt%的5B70合金相比,研制的Sc含量为0.10wt%合金综合性能接近5B70合金,而这种合金的Sc含量只有5B70合金的40%,能显著降低合金的制造成本,预示着低Sc含量的合金在航天领域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18.
光电测距仪(含全站仪)的加常数是仪器测量结果的改正项目,是仪器检定项目非常重要的一项。本文结合光电测距仪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从加常数的测量原理、方法、不确定度分析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检测测距仪加常数的一种新方法——流动比较法,分析了流动比较法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通过与经典的六段法相比较,论证了流动比较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精确制导技术及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精确制导技术,分析了它们的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Simulation has become a valuable tool that compliments more traditional methods used to understand solar system plasma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planets, moons and comets. The three popular simulation approaches to studying these interactions are presented. Each approach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 to these interactions. To date no one approach is capable of simulating the whole interaction region from the collisionless to the collisional regimes. All three approaches are therefore needed. Each approach has several implicit physical assumptions as well as several numerical assumptions depending on the scheme used. The magnetohydrodynamic (MHD), test-particle/Monte-Carlo and hybrid models used in simulating flowing plasmas are described. Special consideration is given to the implicit assumptions underlying each model. Some of the more common numerical methods used to implement each model,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numerical methods and the resulting limitations of each simulation approach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