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秀丽  张相周 《航空学报》1991,12(4):186-190
鉴于用文献方法求解固支矩形板横向弯曲问题时计算量大且难以理解,本文提出了一种以上述方法为基础,但较之简单的计算方法,在各向同性板中得到了文献相吻合的结果后,进一步应用到正交各向异性材料中,得到大量计算结果。另外,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平面热应力问题与弯曲问题是可以相互比拟的。将这种比拟推广到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中去,可以由弯曲问题的解求得平面热应力问题的解。  相似文献   

2.
不同力学边界下梯度功能材料板稳态热应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有限元法研究了由ZrO2和Ti-6Al-4V组成的梯度功能材料板的稳态热应力问题,检验了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给出了不同力学边界条件下该材料板的稳态热应力场分布。结果表明:无限自由长板内的热应力最小;当无限长板只能伸长、不能弯曲时,板内稳态拉应力最大,比无限自由长板时板内最大拉应力增大6.1倍;当无限长板的伸长、弯曲受限时,板内的压应力最大,比无限自由长板时板内最大压应力增大12.0倍;此外,材料组分形状分布系数M、对流换热系数、环境介质温度和孔隙度的变化对不同力学边界条件下该材料板稳态热应力场的影响显著。此结果为该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准确的理论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3.
具有复合角的多斜孔板流量系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多种结构多斜孔板的流量系数,分析了孔倾角、孔偏角、板厚等几何结构参数,和孔内流动雷诺数、主次流温比、主流马赫数等气动参数对具有复合角的多斜孔板流量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孔内流动雷诺数小于4000时,流量系数与雷诺数呈线性关系,大于5000时流量系数变化不大;②孔偏角小于40。时,流量系数随孔偏角的增大而...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形状记忆合金(SMA)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大挠度层合板的非线性自由与受迫振动特性。基于描述SMA力学行为的Brinson理论以及层合板材料性能预测的混合率,建立了SMA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大挠度层合板的本构方程,基于对称层合各向异性弹性板的非线性理论,建立了以横向挠度和应力函数表示的板的横向振动方程和相容方程。采用Galerkin近似解法将振动方程化为时间变量的含有3次非线性项的Duffing型常微分方程,采用谐波平衡法(HBM)获得系统的固有频率方程和强迫振动稳态频率响应方程。数值计算表明,非线性板自由振动频率比与激励温度的关系具有与线性板相同的特征,马氏体相向奥氏体相转变阶段温度对板的振动频响特性曲线的影响最显著,同时也讨论了SMA纤维含量、板的纵横比以及自由振动幅值对板的非线性频率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红  蔡小斌  康继昌 《航空学报》1997,18(5):619-620
研究了将飞机攻角影响引入进气道斜板调节系统的调节规律,仿真结果表明该调节规律使斜板调节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对深入研究综合飞行/推进控制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CFRP不同纤维方向对其钻孔温度场分布和孔壁质量的影响,对不同纤维方向角处切削形式进行理论分析和ABAQUS仿真分析,并结合CFRP单向板、正交板和准各向同性板的钻削温度分布测试试验与钻削温度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碳纤维方向对钻削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影响很大;通过电子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对不同纤维方向角处孔壁质量观测对比,发现纤维方向角在θ=0°、θ=45°和θ=90°处孔壁质量较好,在θ=135°处孔壁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7.
偏流板对发动机进口温升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偏流板升起条件下发动机进口温升的变化,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方法,计算了不同的发动机推力状态、偏流板板位角、偏流板与发动机距离对流场和发动机进口温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偏流板升起时,随着发动机推力状态的升高,发动机进口温升逐渐增大;随着板位角的增大,高温燃气沿甲板向发动机进口方向扩散范围越大,进口温升逐渐增大;在相同发动机推力状态和板位角时,增加偏流板与发动机距离可显著减小发动机进口温升。  相似文献   

8.
随着材料制备工艺的发展和成型加工技术的日趋完善,夹层板在现代航空领域结构设计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以获得理想的重量及其它功能性指标,工程分析时往往利用薄板理论进行近似分析,这忽略了夹层板的良好的抗弯特性,给分析结果带来较大误差.在薄板大挠度问题及夹层板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分段叠加法分析大挠度夹层板的变形机理,并利用有限元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某型飞机蜂窝轮舱壁板静力试验验证了夹层板大挠度变形机理的合理性,证明了叠加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大挠度理论给出一个含初始挠度、焊接残余应力缺陷加筋板格在横向载荷作用下有效带板宽度的计算公式,分析缺陷加筋板格的极限强度。并对 Faulkner型焊接残余应力板在均布载荷作用下进行了实际数值算例,分析表明上述诸因素均对极限强度有一定影响,这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10.
 <正> 1.基本公式 弹性薄板的稳定方程为式中D是板的弯曲刚度;λ是临界载荷因子;为双Laplace算子;N_1,N_2,N_3为板的中而力。 首先确定基本解。即:在无穷域上某一点作用一个单位力时,双调和微分算子的解,即板的挠度。与板的挠度相对应的基本解对应于方程  相似文献   

11.
弹性薄板弯曲是我们在制造过程中遇到的最常见的问题,为使问题简单化,便于理解,我们用有限元法分析薄析问题,用薄板的单元组成来取代原来的薄板,通常采用本角形和矩形薄板单元的组合代替壳体,由平面应力和弯曲应力状态加以组合得到薄板的应力状态。采用三角形单元,并将每一单元作为相应的平面应力单元和薄板弯曲单元的线性组合,介绍此类薄板弯曲问题的有限元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改进Sobel算子的边缘检测车牌定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牌定位是自动识别的关键步骤,而在整个车牌定位过程中,边缘检测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和关键技术。文中在分析了目前常用的边缘检测方法后,给出了一种基于Sobel算子的改进边缘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证明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3.
车牌自动识别系统能从一幅图像中自动提取车牌图像,并对字符进行分割,从而达到对字符有效识别。该技术可以从采集汽车图像中确定车牌的准确位置,能及时准确地自动识别出车牌上的数字、字母和汉字字符,并且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后期处理并直接输出识别结果,为实现现代交通的智能化管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描述了一种模块化通用垫板工装的设计方法,尤其是一种应用于航空电子印制电路板组件(PCBA) 和导热板胶粘作业的垫板工装。将垫板工装分为垫板组件和盖板组件两部分,作业时,按从下至上顺序依次叠 放垫板组件、PCBA、导热板和盖板组件,其中PCBA 与导热板之间粘附胶膜形成粘接组件。通过移动垫条、 更换导热板导向销模块、调整垫柱安装位置等操作,实现规格大小不同、元器件布局不同的PCBA 与相应导热 板的胶粘作业。  相似文献   

15.
整流支板和火焰稳定器的一体化设计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航空发动机高推质比、高隐身的需求,提出一种加力燃烧室整流支板和火焰稳定器一体化设计的方法,并开展了相关模型加力燃烧室的计算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体化设计加力燃烧室,能够缩短加力燃烧室长度,大幅降低非加力状态的冷态流阻,明显改善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的性能,提高发动机的推质比.可为解决高推质比、高隐身发动机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依据二元进气道调节板的机械构造和控制系统原理,对调节板在无放下信号的情况下突然放下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给出故障结论。故障结论在后续的试验中也得到了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对类似问题的处理经验及故障排除的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高密肋壁板结构可采用真空辅助树脂渗透工艺(VARI)整体一次成型,但成型过程中存在加筋区预定型困难、树脂流动控制复杂等问题,导致制件尺寸精度和孔隙缺陷难以保证。为此,本文根据高密肋壁板多特征区域的特点,采用压实实验和注胶仿真模拟分析方法,优化预定型工艺参数、分区注胶方案。结果表明,选择定型剂浓度4%、温度120 ℃、压力0.1 MPa、保压时间60 min的压实参数,可有效保证纤维体积分数;采用线注射、线冒口与筋条点冒口结合的分级注胶方案,可实现壁板结构的有效浸润。优化设计的工艺方案与工装成功应用于某型号高密肋整体壁板VARI成型制造,验证了本文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对壁板类结构低成本整体成型技术在军民飞机上的应用与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阮小平  张行 《航空学报》1989,10(8):397-402
 本文用损伤力学研究金属高周疲劳问题。假设损伤为各向同性,并考虑应力与损伤的互耦效应,用有限元法,预估了含缺口板材试件的疲劳寿命。计算和实验S-N曲线表明,本方法预估寿命误差在工程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普通单模光纤波片及偏振控制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永江 《航空学报》1992,13(6):335-338
本文介绍了基于普通单模光纤弯曲双折射效应而构成的光纤波片装置原理及设计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得到了对氦氖激光(波长0.6328μm)光纤半波片及1/4波片的最佳结构参数。这种光纤波片制作简单,尺寸小,是干涉型光纤传感器中进行偏振态控制以实现全光纤系统的重要元件。  相似文献   

20.
复合材料加筋板的屈曲性态研究(包括初始屈曲、后屈曲分析以至二次屈曲和最终破坏),其目的在于预测壁板在初始屈曲后的刚度降以及对加筋结构整体抗屈曲能力的影响,给出最终的破坏载荷。 目前,国内外有关加筋板屈曲的研究工作还仅限于以线弹性分析为基础的简化计算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