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月 《太空探索》2006,(12):54-55
日食尤其是日全食,是一种惊天动地的罕见天象,对于具体的一个地方而言,再现的时间往往要相隔二三百年。  相似文献   

2.
就一地而言,日全食300年一遇 日全食是蔚为壮观、动人心魄的罕见天象。日食虽然每年都有发生,但是日全食并不多见,平均每三年见到两次,又由于只有在两三百千米宽、几千千米长的全食带里才能看到,因此,就某个地方而言,平均大约300年才能看到一次。  相似文献   

3.
日全食画廊     
陈丹 《太空探索》2003,(3):43-45
2002年12月4日发生日全食,全食带从大西洋极东部开始,经过非洲的安哥拉、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印度洋,在澳大利亚结束。在非洲南大部、印度洋、大洋洲西部、南极洲小部可以看到日偏食。此次全食带经过的主要陆地是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因此,可以叫做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日全食。日全食的最大食分为1.024,全食的最大持续时间是2分04秒,发生的时间是世界时5时50分,发生的地点在印度洋。 全食带跨越经过非洲南部大陆,大约需要30分钟,当时正是当地时间的上午,太阳高度从  相似文献   

4.
季明 《飞碟探索》2007,(4):50-51
日食是一种罕见的天象,特别是日全食.对某一个地区而言,要看到一次日全食的奇异壮观景象很不容易,平均要二三百年才有一次这样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陈丹 《太空探索》2006,(6):60-64,F0003
今年3月29日从非洲至中亚,发生许久以来观测条件最好的日全食。最大食发生在非洲的乍得和利比亚的交界处,全食持续时间超过4分钟。地平高度接近70度。在南美洲极东部、大西洋中部、非洲(除东南部)、欧洲、亚洲(除极东部和极南部)可以看到日偏食。中国西北部地区的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和四川等地在日落前可目睹到日偏食。  相似文献   

6.
钱茹 《飞碟探索》2009,(9):F0002-F0002,1,2
2009年7月19日 南京的太阳真好!大清早,我们向这次观测活动的第一站--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出发.  相似文献   

7.
日全食是蔚为壮观、动人心魄的罕见天象.日食虽然每年都有发生,但是日全食并不多见,平均每三年见到两次;又由于只有在两三百千米宽、几千千米长的全食带里才能看到,因此,就某个地方而言,平均大约300年才能看到一次.  相似文献   

8.
如果有一天,原先灿烂光华的太阳突然暗淡下来,黄澄澄的巨大光球突然暗掉一大块,甚至整个黑掉,你会有什么反应?  相似文献   

9.
这张精彩的日全食影像拍摄于土耳其安达尔耶附近的安卓山,拍摄者是勤勉的天文摄影家Stefan Seip。这张数位影像记录了月亮穿越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数个阶段。在最中间的定格,可见到月亮完全遮掩太阳的日全食,当时全黑的月面周围镶着太阳壮观的日冕。前景是在有阳光时拍摄的,它也是  相似文献   

10.
日月 《太空探索》2007,(1):58-59
日全食是神奇无比的天象,更可贵的是它还在科学史上建立了赫赫功勋。 事实上,在日全食短短三五分钟时间内,月轮把光焰无际的日面全部挡没了,使得平时难以见到的太阳高层大气——色球层与日冕层露出了真容,提供了难得的研究它们的机缘,因为在色球层和日冕层所发生的很多物理过程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地球及人类,正因为如此,所以科学家们常常跋山涉水,不远千里地追寻它,从中得到一些科学发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利用包括活Ox、HOx、和NOx等成份在内的一维时变光化模式,研究了日全食时上中层大气臭氧和O2(1△g)的变化特性,并通过与观测资料的比较进行了光化模式的试验.结果表明,日全食时太阳辐照变化对1.27μm气晖影响的高度比曙暮期间明显偏低,利用1.27μm气晖光度计测量大气臭氧的高度范围约为52-67km.1997年3月9日漠河日全食时测量的大气臭氧含量变化幅度为50%.这与考虑Ox、HOx、和NOx等成份的光化模式理论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它表明在52-67km高度范围不存在臭氧亏损现象.  相似文献   

12.
牧夫十周年正逢2009年华东地区日全食壮观天象出现,为了满足广大天文爱好者交流观看日全食的要求,由爱牧夫天文科技(大连)有限公司和本刊联袂举办第七届牧夫国际天文交流会暨江南日全食之旅。交流会时间:2009年7月18日~22日。主办:爱牧夫天文科技(大连)有限公司协办:广州博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信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昆明晶华光学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3.
首次利用廊坊中频雷达和武汉、嘉兴、廊坊等三站GPS对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电离层效应进行了观测.日食期间,中频雷达D层78km高度上电子密度减小了约67%,电子密度为200cm^-3的高度上升了近10km,GPS/TEC减小了1TECU左右,其变化的最大相位与日食最大相位几乎同步;日食后,观测到周期为2个多小时的电离层扰动现象.  相似文献   

14.
·第七届牧夫国际天文交流会暨江南日全食之旅报名公告·牧夫十周年正逢2009年华东地区日全食壮观天象出现,为了满足广大天文爱好者交流观看日全食的要求,由爱牧夫天文科技(大连)有限公司和本刊联袂举办第七届牧夫国际天文交流会暨江南日全食之旅。交流会时间:2009年7月18日~22日。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国区域内五个GPS台站(一个台站处于日全食区域、四个台站处于日偏食区域)观测数据, 研究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期间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的变化, 结果表明, 日全食期间, 电离层TEC值经历了下降和恢复的过程, 最小TEC相对于最大食偏的时间延迟约为1~10min; 台站测得最小TEC的星下点(IPP)越靠近日全食带TEC下降量越大, 在日食期间武汉站(114.35°E, 30.53°N) TEC相对于各参考日期的TEC, 其平均下降量最大, 达到4.58TECU.  相似文献   

16.
第七届牧夫国际天文交流会暨江南日全食之旅报名公告 牧夫十周年正逢2009年华东地区日全食壮观天象出现,为了满足广大天文爱好者交流观看日全食的要求,由爱牧夫天文科技(大连)有限公司和本刊联袂举办第七届牧夫国际天文交流会暨江南日全食之旅。  相似文献   

17.
猜图秀     
《飞碟探索》2010,(7):25-25
问题:这幅画的作者是谁?产生于哪个年代的? 小贴士:这是一幅有关日全食的画哦!  相似文献   

18.
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期间电离层参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多个电离层垂测站的数据和IGS-TEC数据资料, 结合日地空间环境指数, 分析了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期间中国地区电离层参量(反射回波最低频率fmin及f0F2和TEC)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日食发生后fmin迅速降低, 日食结束后fmin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 在食甚时刻附近, f0F2和TEC出现明显的降低, 显示了明显的光食效应. 日食结束后5~6 h, f0F2和TEC出现不同程度的正扰动, 在驼峰区更明显; 日食结束后9~10 h, f0F2和TEC出现较显著的负扰动. 由于此次日食发生时伴随着中等强度的磁暴和低纬电场穿透等空间天气事件, 给此次日食电离层效应的深入分析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19.
陈丹 《太空探索》2005,(8):24-27
对于日食,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了;您知道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可您听说过混频日食吗?由于地球的曲面地形关系.以至在食带上的观测者.开头会看到日环食,中间会看到日全食.最终又会看到日环食,您看,这有多神奇。今年4月8日在南太平洋和中南美洲就发生了这样巧妙的混频日食。  相似文献   

20.
牧夫十周年正逢2009年华东地区日全食壮观天象出现,为了满足广大天文爱好者交流观看日全食的要求。由爱牧夫天文科技(大连)有限公司和本刊联袂举办第七届牧夫国际天文交流会暨江南日全食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