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波音航空空间公司生产的薄膜太阳电池片取得了新的突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成功地研制出一种硒化铜铟/硫化镉(CuInSe_2/CdS)薄膜电池,其能量转换效率从6.7%提高到9.4%。薄膜太阳电池片因其成本比硅电池片低而被选择为当前的研究项目。目前效率为15肠的硅电池片,其成本约每瓦10美元;而采用效率为10肠的薄膜太阳电池,预料在1990年之前,每瓦的成本还不  相似文献   

2.
肖择 《上海航天》2010,27(3):64-64
据报道: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正在研制一种使用表面主动冷却技术的Shefex-II锐边航天器,目的是提高航天器返回大气层时的安全性并降低维护成本。与美国航天飞机圆桶状的机身不同,在研的Shefex-II实验航天器的外形像子弹头,但机身如六角铅笔一样有棱边,其绝热瓦外形相对简单,可降低航天器隔热系统的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3.
论文研究的Wi-Fi数模混合接收机是通过利用模拟乘法器来取代高成本的高速数模转换电路,提高了系统的总体传输能力,降低了整体成本;利用低速数模转换电路调整权值来代替6路高速数模转换电路和高速数字乘法器,达到大幅度降低复杂度以及降低成本的双重效果;论述的重点是Wi-Fi数模混合接收机中的天线阵列的设计,对阵元的排列方式及阵元数的选取做重点介绍.提出了产品接收机的原理方框图,并分别对接收机各功能块的实现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科技成果     
吴燕  梁秀娟  朱丽 《航天器工程》2009,18(3):129-131
我国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研发获重要进展 据《科学时报))2009年4月16日报道,中国首家第五代大面积非晶硅薄膜电池已在强生光电投入批量生产。该公司与国外著名真空设备制造公司合作,共同研发、改进和制造了全新技术的薄膜电池核心装备,并与国内有关科研机构及跨国公司合作开发生产相配套的激光刻线、激光去边、真空溅射等关键设备,使整条生产线的精良性、先进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而使强生光电公司非晶硅薄膜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6.5%,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强生光电公司电池组件成本有望在两年半内降为0.5美元每瓦,这一成本将使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每度降至0.65元人民币。”强生光电公司董事长沙晓林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具备产能最大化、设备投入最低化、转换效率最优化,原辅料配套也要达到最好水平。这些条件,尤其是强生光电公司独特的单层薄膜电池生产技术,将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正>面向国内外广大读者,反映航天高科技成果及其应用标准化《航天标准化》为季刊,大16开本,彩色胶印封面,2020年每期定价12.00元,全年48.00元;国内邮费12元。订户可向北京市丰台区小屯路89号《航天标准化》编辑部(邮编100071,电话010-88108095)索取订单,办理订阅手续;或从http://WWW.LHZD.COM上下载电子订单订阅(本刊  相似文献   

6.
彭娜 《上海航天》2022,39(2):72-75
针对高光谱检测亚像元飞机的问题,提出基于大气吸收谱段的改进RX异常检测算法,实现亚像元检测能力和检测效率的提升.阐述了改进算法的基本原理,对比了10 km高度和地面大气吸收系数的曲线差异,建立了改进算法的检测模型,采用仿真的客用飞机可见-短波高光谱数据和海水背景高光谱数据,获得了信噪比10 dB的高光谱仿真图像.采用经...  相似文献   

7.
吸收式冰箱的研制,在我国已有33年。研制单位约120余家(仅航天部就有五个厂、所)耗资近千万元。但由于该项技术难度较大,迄无批量生产线。 我国市场现售冰箱,无论国产还是进口,基本上都是压缩式。压缩式制冷速度快,比用电作能源的吸收式具有省电的优点。但吸收式除无噪声、少维修、寿命长等特点外,更有其  相似文献   

8.
先进战略武器系统要求高质量比助推器,锡奥科尔公司对此进行了论证试验,结果表明,助推发动机质量比可提高到0.91,以获得高的关机速度,且不增加成本和风险.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 自1965年4月发射第一颗国际通信卫星1至今,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已发射了六代共约50多颗国际通信卫星。国际通信卫星7是为替代将于1993年到期的国际通信卫星5A而研制的。 国际通信卫星7净重1425千克,转移轨道重量为3590千克,卫星星体宽2.7米,高4.2米,其设计寿命为10.9年,正常情况下可达14年,如用阿里安44LP火箭发射,则寿命可增至19年。该星的太阳电池阵在10.9年寿命末期仍可提供3900瓦左  相似文献   

10.
正面向国内外广大读者,反映航天高科技成果及其应用标准化《航天标准化》为季刊,大16开本,彩色胶印封面, 2019年每期定价12.00元,全年48.00元(含国内邮费)。订户可向北京丰台区小屯路89号《航天标准化》发行组(邮编100071,电话010-88108223)索取定单;或从http://WWW.LHZD.COM上下载电子订单订阅(本刊编号为7372),电话022-23973378。  相似文献   

11.
张泰华  孟宪红  张行 《宇航学报》2008,29(4):1157-1165
以固体力学为基础研究了航天器中热防护瓦的脱落问题。通过考查防护瓦与机体间粘接面上剥离应力的存在,建立了新的力学模型,满足了粘结面上剪切应力的边界条件,克服了传统剪滞理论的缺点,并对航天器防护瓦的脱落做出了合理解释。进一步并分析了防护瓦长度、厚度及材料对剥离应力的影响,进而为防护瓦的设计提供力学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热防护系统分区协调耦合推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杰  姚卫星  陈炎  孔斌 《宇航学报》2018,39(1):27-34
提出一种适用于热防护系统(TPS)热控性能研究的分区协调耦合推进方法,其中采用有限体积法(FVM)进行气动热分析,FVM空间离散采用NND格式,而结构传热采用有限元法(FEM)进行分析,且在耦合面采用基于控制面的双向映射插值方法进行数据传递。进行了圆管算例分析,2 s时刻驻点处温度计算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为4.95%。研究了空天飞行器头锥TPS的热控性能,非耦合方法获得的防热瓦和应变隔离垫(SIP)最高温度分别比耦合结果高114.4 K和32.6 K,这是由于非耦合方法未考虑壁面温度升高对气动热的反馈作用,而耦合方法充分考虑了此影响。采用高热辐射率的涂层、低导热系数和较厚的防热瓦能有效提高热防护系统的隔热性能和降低主动冷却系统的功率和重量,而防热瓦最高温度对其导热系数和厚度不敏感。  相似文献   

13.
AESA技术已达到了成熟的技术阶段,正被先进的雷达项目所采用。T/R模块是使之实现的关键技术,降低其成本的工作也正在进行。在未来应用方面,已经考虑了氮化镓(GaN)、微机电射频(MEMsRF)开关和瓦式T/R模块,它们将为共形和多功能AESA雷达系统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4.
无线电电子设备,特别是电源设备,都离不开大功率发热元、器件(大功率晶体管、稳压块等),如果热设计考虑不周,没有采取有效的散热措施,势必造成设备与大功率元、器件温升较高。如一台体积为165×290×200mm~3、损耗功率为100瓦的电源设备,在环境温度为+55℃条件下,连续工作四小时,机内印制板间最高温度可达+103℃,从而降低使用可靠性,这是不允许的。因此,搞好电子设备大功率器件的热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可用作星载相控阵馈源阵元的一种小质量、高效率的帽形微带天线。采用蜂窝状基片使结构具有质量小、刚性高的特点,利用电磁耦合馈电减少了馈源部分的金属接合。专门为工程技术试验卫星8号(ETS—8)开发了S-波段阵元,达到了要求的电气性能和耐环境性能。  相似文献   

16.
美国海军1989年下半年在阿拉斯加安奇特卡岛安装由雷锡恩公司设计和制造的可重新定位的超视距雷达(ROTHR),以扩大对太平洋地区的监视范围。 ROTHR是一种能跟踪舰船和飞机的收发分置电离层后向散射雷达系统,它装有全固态发射机,比其它超视距系统自动化程度高。ROTHR的功率为200千瓦,只有美国空军/通用电气公司的超视距后向散射(OTH-B)雷达发射功率的1/6。因此,ROTHR系统只需要较小的发电机和较少的燃料,适于安装到像安奇特卡岛这  相似文献   

17.
基于VRML的航天模拟训练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建立一个航天地面设备仿真实验和导弹弹体虚拟装配的模拟训练系统,操作者可使用浏览器通过网络进行交互式的虚拟实验和弹体装配,实现航天工程中部分高成本,高代价的实物操作训练功能,该系统具有较好的真实效果,显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航天工程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Shuttlc-C是一种由航天飞机衍变而来的高运载能力、低成本运载系统,它能将45.4~68吨的有效载荷送入低地轨道。其主推进系统将采用两台或三台航天飞机主发动机,在许多方面与航天飞机的主推进系统有相似之处,并将保持航天飞机主推进系统的高可靠性。该系统的研制可利用已有的航天运输系统研制数据库,从而可大大降低研制成本。  相似文献   

19.
以RD——0120发动机为基础的可重复使用火箭动力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和俄罗斯在国际上首先开展了低成本运载有效载荷到轨道的研究工作。政府和火箭承包商正在论证和研究未来低成本运载火箭的关键特性,低成本运载火箭的两个关键特性是火箭的可重复使用性和火箭发动机的可操作性。由化学自动化设计局设计生产的 RD—0120 LOX/LH_2发动机已经分析验证了的高性能和先进的可重复使用性,使它成为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RLV)动力装置的关键候选对象之一。这个高室压(21.86MPa)、高性能(真空比冲4466.9m/s,真空推力1961.67kN)的分级燃烧发动机已经在能源号重型运载火箭上成功地完成了两次飞行。研制期间,发动机的长寿命、推力范围、节流和连续工作时问等特性都经过了验证。这些都是低成本、高可靠、可重复使用推进系统的要求。双组元的 RD—0120发动机通过更换富燃预燃室和增加一个煤油涡轮泵也可以很容易的改造为一个可靠的低成本三组元发动机。为了验证这个双组元发动机高的可操作性和可重复使用性,一个由航空喷气公司、化学自动化设计局和 NASA 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合资生产,用于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和单级入轨火箭动力装置的国际计划及三组元发动机可能的关键特性设计正在进行。本文对现在的 RD—0120发动机可操作性和重复使用性的改进进行了阐述。而且对如何更进一步地改进,使 RD—0120发动机成为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推进系统的理想候选对象进行了研究。另外,已经草拟了研制三组元的 RD—0120发动机的研制计划,主要是一个高置信度的飞行演示火箭。  相似文献   

20.
凌前程 《火箭推进》2003,29(3):52-58
未来的小卫星将需要高性能的双组元推进系统,传统自燃推进剂由于其毒性和复杂的使用维护要求而使得成本极高.采用绿色推进剂可以降低使用成本,同时又能提供和传统自燃推进剂相当的性能.该文介绍了推力40N挤压式HTP(高浓度过氧化氢)/煤油双组元推力室的设计和加工.采用简单的喷注器结构,特征速度效率在90%~92%范围内.设计的新型冷却系统采用过氧化氢分解气体作为冷却剂,提高了密度比冲.发动机采用标准材料,以减少设计开发和制造成本.采用占总流量16%的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气膜来冷却喷管,已经得到验证可适应连续工作的要求.采用上述方案,估计获得实际真空比冲2577m/s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