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征五号"(CZ-5)系列火箭是中国全新研制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承担着中国探月工程、深空探测等国家重点专项工程."长征五号"火箭助推器是国内最大的助推器,为"长征五号"火箭提供90%的起飞推力.总结了国内外助推器发展现状及对比指标,并基于"长征五号"助推器研制过程,从助推器总体方案、功能与组成、关键技术特点等方面展...  相似文献   

2.
心榕 《太空探索》2012,(9):39-41
自从人类依靠运载火箭进入太空以来,运载火箭的"个头"随着有效载荷重量的增加越来越大,其中一些大型火箭,例如美国的土星5号、俄罗斯/苏联的联盟号等被隆重推出,精彩亮相,在重大航天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太空这个大舞台上的"主角"、"名角"并因此家喻户晓,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可是你知道吗,火箭科学家们在研制大型火箭的同时还研制过一些小火箭,目的不是为了发射有效载荷,而是为研制大型火箭进行必要的工程试验。它们就像舞台上的配角一样,虽然不为观众注意却又不可或缺。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种鲜为人知的"配角"火箭——小乔。  相似文献   

3.
高歌 《太空探索》2006,(12):16-17
翻开1988年的《人民日报》,细心的读者会发现,8月30日一版上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我着手研制三种大型火箭》。 消息说,为适应国内外商业卫星发射的需要,我国已经制定计划并开始实施三种大型火箭的研制。  相似文献   

4.
正11月3日,我国研制的起飞规模最大、技术跨度最大、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成功首飞。航天科技四院(以下简称"四院")提供了此次发射中的正推火箭和消氢点火装置这"两样法宝"。正推火箭提升了芯二级推进剂的管理能力,确保了芯一级与芯二级发动机的成功分离;消氢点火装置消除了火箭发射前排放的大量低温氢气,安全护航火箭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4月13日是个值得航空史铭记的日子,世界上私营航天企业的"平流层发射"(Stratolaunch)大型载机首飞成功,一举创造了"翼展最长、挂载能力最大、双体机、火箭专用"等多项航空史记录。这架专门为航天应用而研发的飞机,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为大型空射运载火箭的应用铺平了道路。本文结合此次首飞试验情况,对其特点进行了梳理,对其项目进展进行了回顾,并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2月6日-2019年6月25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猎鹰重型"(Falcon Heavy)火箭先后实现了3次成功飞行,为商业用户和美国空军运送卫星载荷,可靠性不断提升,回收和重复使用技术也得到进一步验证。"猎鹰重型"火箭的连续成功发射,对世界商业航天发射市场格局、重复使用技术乃至运载火箭发展路线,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NASA官员说,尽管"猎户座"飞船一个关键组件出现延误,但该局"航天发射系统"(SLS)重型火箭代号为"探测任务"(EM)1的首飞任务仍可按计划在2018年9月至11月进行。"猎户座"飞船由欧空局提供的服务舱虽然最近完成了关键设计评审,但仍有一些技术问题正在研究,原定明年1月的交付时间很可能要推迟到4月份乃至更晚。除此之外,首飞所需的火箭和地面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研制工作总体上进展顺利。因此,NASA  相似文献   

8.
正8月2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以下简称四院)自主研制的我国直径最大、装药量最大、推力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民用航天3米2分段大型固体火箭助推发动机地面热试车圆满成功。试验的成功,进一步验证了我国大型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方案及其关键技术,标志着中国已经掌握大型固体火箭助推发动机关键技术,也表明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固体助推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9.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11,(1):12-15
轨道通信公司第二代卫星转由"猎鹰"9发射美国卫星信息传输服务商轨道通信公司的18颗第二代卫星要到今年春天才能开始交付发射,而前两颗卫星将改由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大型"猎鹰"9火箭搭  相似文献   

10.
闻斋 《国际太空》2006,(3):32-32
2006年1月24日,日本"先进陆地观测卫星"[ALOS,又叫"大地"(Daichi)]由H-2A F8火箭发射升空.火箭发射后向太平洋上空飞行约16min后,卫星与火箭分离.之后卫星进入高约700km、轨道倾角为98.16°的太阳同步轨道,并展开太阳电池翼.  相似文献   

11.
李岱颖 《国际太空》1989,(12):19-20
近几年来日本火箭技术发展的重点放在H-Ⅱ火箭的研制生产上,宇航技术发展的着眼点寄托在H-Ⅱ火箭的改进型和超大型火箭的研制上,同时加快了卫星技术的研究与生产。据有关资料报道H-Ⅱ火箭的研制工作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不久将升空飞行,原订计划在1992年发射的H-Ⅱ大型火箭有可能提前,约在1991年后期可实施发射试验。H-Ⅱ火箭的缩比模型已在日本现代化的导弹模拟实验室进行了模拟飞行试验,模拟飞行程序完全按照H-Ⅱ火箭设计程序进行。该模拟实验室安装有先进的“数一模”混合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了无回波装修,减少了  相似文献   

12.
安慧 《太空探索》2015,(2):22-24
一个国家的火箭运载能力,是一个国家航天能力和国家战略力量的基础。在运载火箭技术不断发展,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航天大国都在积极研制新型运载火箭及其动力装置,以提高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降低运载成本、增加可靠性和任务适应能力。本期通过"箭指太空"专题重点介绍最近几种新型火箭的研制情况,对其研制的总体思路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13.
<正>国际发射服务公司正在为"质子"号火箭增设更大的有效载荷整流罩。"质子"号火箭制造厂家赫鲁尼切夫航天中心正在研制直径5米的一种整流罩,可从2020年一季度起投入使用。该火箭现有的整流罩直径为4米。5米整流罩将更便于接纳大型高通量卫星,并有助于进行一箭多星发射,为大型低轨星座项目提供支持。除直径加大外,新整流罩的长度也将增加1米,  相似文献   

14.
正不管"天船"是不是靠谱,印度至少已经拥有一种载人飞船的雏形了。要把它送进400公里高的轨道,当然还需要一种大型火箭。ISRO通过艰苦的努力,研制出了一种外形很壮观的火箭,这就是GSLV MARKIII。GSLV MARKIII的基本性能GSLV MARKIII的外观令人印象很深刻,它的一级采用捆绑式设计,采用粗壮的L110液体芯级,两个略微纤细一点的S200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捆绑助推器。  相似文献   

15.
正4月25日上午,天津市塘沽徐州道小学的操场上晴天丽日,上千名学生整装列队。阳光下操场上长征二号大型仿真火箭格外引人注目。"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点火、起飞!"伴随着上千名学生倒计时的童声口令,曾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的大型长征二号模型火箭,一飞冲天直刺苍穹。当火箭下落,师生们正担心时,火箭完美地弹出降落伞,箭体缓缓降落,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3日20点43分,伴随着响彻长空的一声长啸,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腾空而起,火光映红了天空。火箭起飞引发的大地震动,传到数千米之外。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首飞圆满成功。长征五号作为我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里程碑工程,是我国全新研制的一型大推力、高可靠、无毒无污染新一代运载火箭,也是我国起飞规模最大、运载能力最大、技术跨度最大的一型运载火箭,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的BFR(Big Falcon Rocket,大猎鹰火箭)是一款非常奇怪的运载火箭,它屡屡跟着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登上各大媒体的首页,也曾被无数航天爱好者当成饭后谈资,并为此争论不休,但美国航天业界却基本都对这款火箭熟视无睹,甚至可以说业内少有人把这款火箭"当回事儿"。即使如此,作为"火星梦"的核心,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仍旧年复一年地更新着BFR的设计,每次公开都有不同的"噱头"和"进展"支撑着这款火箭的研发和迭代,今年更是声称签约  相似文献   

18.
心榕 《太空探索》2021,(2):66-69
"红石"是美国发射载人飞船的第一种运载火箭,这种单级液体火箭由红石地地导弹改进而成,火箭全长25.4米、最大直径1.78米、起飞质量32吨、起飞推力347千牛,能把2吨左右的飞船送入近地轨道.为了在顶部安装水星号飞船,火箭专门加强了箭体上部结构,加大了贮箱长度和蒙皮厚度,同时改进了推进系统和制导控制系统,还加装了应急救...  相似文献   

19.
正岁末年初,火箭实验室公司的"电子"低成本小火箭在历经坎坷之后,终于在第二次飞行试验中获得成功。与此同时,我国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实施首次纯商业发射,开启商业发射市场博奕之旅;日本艾普斯隆火箭、欧洲织女火箭也都在尝试优化火箭性能并力争商业发射订单……这让大家不禁感觉商业小火箭的春天似乎来临  相似文献   

20.
多级固体运载火箭分级多学科设计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固体运载火箭总体优化过程中学科耦合性强、计算复杂、设计效率低等问题,建立了多级固体运载火箭的几何外形、质量、气动、推进、弹道/制导等学科模型,将多级运载火箭分成若干个子级火箭,并通过级间飞行状态连续性条件连接到一起,形成系统级和子系统级的框架。设计了并行方式和串行方式2种子系统的优化流程,以起飞总重最小为目标进行了多学科设计优化(MDO)。结果显示,这2种分级优化的方法与多学科可行(MDF)方法相比能减小优化过程中的迭代次数,得到更好的优化结果,从而验证了分级优化方法在多级固体运载火箭MDO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