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飞机主动重心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先进飞机需求牵引为背景,研究了主动重心控制系统方案和设计方法.首先,构建了一种飞机主动重心控制系统结构方案,用于协调纵向重心与气动焦点之间的关系;其次,基于平衡输油系统建立了重心位移模型,提出了最佳重心位置设计准则,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干扰观测器补偿的主动重心控制器,并将其应用到某型飞机超声速巡航中.仿真结果表明,该主动重心控制系统合理地协调了飞机的纵向稳定性和操纵性,并有效地减小了巡航阻力,提高了巡航的效率和航程.  相似文献   

2.
将主动容错控制与被动容错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综合容错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首先利用基于凸优化的线性二次型控制器构造可靠控制系统,然后通过故障检测滤波器对执行机构进行故障检测分离,并使用伪逆法重构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飞行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当前飞机控制的两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综合控制和主动控制。在综合控制方面,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评介了美机SR-71的数字式飞行/进气道综合控制系统,并与模拟式系统做了比较,为综合控制的研究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军祥 《航空计算技术》2006,36(6):108-112,116
集中控制和综合显示技术在先进作战飞机航空电子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综合显示处理机作为航空电子系统控制和管理的核心,其系统结构、可靠性及综合显示控制将是系统平台设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机载综合显示处理机,根据航空电子系统功能需求及显示控制系统结构,进行了系统层次化结构设计,并对综合显示控制系统的系统显示控制、通信控制及模块化设计与实现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给出合理的模块化设计与实现方案.航空电子系统综合试验、应用表明,综合显示处理机性能先进、可靠性高,并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航空电子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机动襟翼控制律的设计原理,提供了飞机及其机动襟翼系统动态特性计算的数学模型,并以某战斗机为例探讨了带机动襟翼飞机飞行品质的某些特性.本文结果可供军用飞机及民用飞机及其主动控制系统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气动弹性系统的阵风减缓与颤振主动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捷  邹丛青 《飞行力学》1995,13(4):76-82
针对J8飞机模型,研究了阵风减缓与颤振主动抑制的综合控制问题,应用现代控制理论设计控制系统,分别对机翼/外挂系统模型作开环和闭环分析。由数字式控制实现了阵风减缓与颤振主动抑制的风洞实验,风洞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控制律具有抑制颤振和减缓阵风响应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7.
对电磁作动器的动态特性及其对主动隔振系统振动传递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振动传递率不仅受作动器动态特性的影响,而且还与反馈变量的选取有关,这对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的反馈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利用机动襟翼实现直接升力控制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实现单纯直接升力控制及机动增益控制模式时反馈参数及控制权限的确定方法。并以某战斗机为例,探讨了利用机动襟翼实现直接升力控制的可行性和效益、操纵反应特性.本文结果可供军用飞机及民用飞机及其主动控制系统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杨俊  张超  赵跃明  王洋 《航空工程进展》2021,12(6):73-78,85
目标重心位置的确定是主动重心控制系统设计的一个难题,提出一种目标重心位置设计方法,以指导主动重心控制系统的设计。通过梳理阻力与重心关系的相关参考文献,总结出理论最小阻力重心位置的关系式;考虑飞机重心测量的误差,对主动重心控制系统的目标重心位置的设计进行研究;并以空客A340 飞机为例,对主动重心控制策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阻力最小重心位置并不总是越靠后越好,目标重心位置应根据理论最小阻力重心位置和重心测量的误差进行设计,且燃油重心的测量误差对其影响很大;通过合理设计燃油转输门限,能在减小阻力、节省燃油消耗与减轻燃油系统/设备工作负担之间取得平衡。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舰载飞机在低动压状态下操纵性能下降导致航迹角不能精确跟踪姿态角的问题,基于设计多变量鲁棒控制系统的正规矩阵参数优化方法,采用智能设计软件IntelDes 3.0设计了保持迎角恒定的着舰飞行/推力综合控制系统.非线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的性能较好,对气动系数摄动的鲁棒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技术工程化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速直升机上振动主动控制系统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标准配置。对目前常见的几种直升机振动主动控制技术进行了介绍,并详细分析了基于结构响应主动控制技术的直升机振动主动控制系统工程化方案、关键部件及地面验证技术,为推进国内直升机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的成熟应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综合显示处理机与多功能显示器接口模块之间通信采用HDLC传输协议,此时综合显示处理机与多功能显示器字符板模块之间通信采用DF指令格式.但是当画面显示数据的DF指令长度超过HDLC协议设置的带宽或设定的缓存区大小时,综合显示控制系统将无法实现信息显示.为此本文提出了主动量化拆包的解决方法,可支持大数据量显示的综合显示控制...  相似文献   

13.
首先简述了综合飞行/火力控制系统线性化设计的背景及其必要性,然后进行综合分析/火力控制系统(空-空机炮模态)的线性化建模及耦合器参数的设计,最后对非线性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线性化设计的参数经过微调后能够满足原系统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主动间隙控制活门漏油、高压涡轮叶片榫头裂纹、高压涡轮叶片腐蚀和高压涡轮冷却部件堵塞等四个典型故障的解决方法,总结出高压涡轮主动间隙控制系统、高压涡轮叶片、高压涡轮导向器及高压涡轮罩环的设计改进措施,为我国设计出维修性好和性能高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高压涡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主动控制技术对平尾面积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控制是现代飞机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打破了传统飞机设计方法的格局,充分发挥了飞行控制系统的主动性和潜力,提高了飞机的性能和效益。该文以主动控制技术放宽静稳定性功能为基础,从现有飞机实际出发,分析探讨了常规飞机采用主动控制技术后平尾面积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矢量喷管控制系统正向研发"V"字模型,使用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开展矢量喷管控制系统的设计和验证。建立了包含矢量喷管液压机械单元、矢量喷管控制器及矢量偏转运动的矢量喷管控制系统模型,与发动机模型、飞机模型集成用于矢量喷管控制系统的系统综合设计。使用模型自动测试技术开展数字仿真试验,利用自动代码生成技术和实时仿真技术实现控制软件快速开发和系统半物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了矢量喷管控制系统设计的正确性、高效性。  相似文献   

17.
宋述杰  张怡哲  邓建华 《飞行力学》2007,25(1):30-33,38
介绍了火/飞/推综合控制系统原理及其各个子系统的控制律设计方法。阐述了通过飞行、推进、火控等系统的综合实现自动飞行、自动攻击的原理和算法。开发了综合控制仿真设计平台,结合有效的任务管理及控制律剪裁实现了灵活的系统运行配置,将设计平台和仿真平台集为一体,并将多个系统的综合、测试、仿真在一个平台中实现。数字仿真表明,综合控制系统明显提高了飞机综合化、自动化水平,也验证了仿真平台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从时域内对存在模型误差的弹性飞行器控制系统进行了稳定鲁棒性研究。给出了稳定鲁棒性设计准则及稳定鲁棒性测度的概念,提出了弹性飞行器控制系统稳定鲁棒性最优综合及振动抑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线性摩擦焊机的变频调速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及3种焊接控制方式,分析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及软件流程.控制系统配用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进行了GH4169焊件的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焊接控制方式及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综合推力矢量飞行/推进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充分考虑了推力矢量飞行、推进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后,建立了带推力矢量综合飞行/推进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结合推力矢量研究的特点,采用鲁棒伺服LQG/LTR设计法,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设计达到了要求,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