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预测轴流压气机工作稳定性的非线性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预测轴流压气机工作稳定性的非线性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单转子和一台三级轴流压气机旋转失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预测失速特征参数。由于合理地考虑了失速流动的非定常和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失速特征参数的预测结果与试验测量值相符。  相似文献   

2.
带机匣处理的轴流压气机过失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俊强  杜辉  李军 《航空学报》1998,19(2):211-215
 针对一种可提高压气机裕度而又不牺牲效率的新型机匣处理,实验研究了亚音速单级轴流压气机孤立转子机匣处理前后的过失速性能,借助于压缩系统的一维逐级可压流数学模型,发展了一种可用于带机匣处理的压气机过失速性能预测程序,并用它解释了机匣处理后转子所特有的失速现象。  相似文献   

3.
基于轴流压气机逐级过失速特性,建立了多级轴流压气机过失速瞬态,包括喘振或旋转失速的分析模型。发展了分析轴流压气机过失速响应的动态滞后方法,并确定了压气机过失速响应的统一时间滞后常数。对一实验轴流压气机的过失速瞬态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5.
庄平  陆亚钧  崔济亚 《航空学报》1991,12(3):149-158
 本文采用带进口总压梯度的无粘模型和Denton J D.格式,首次对压气机机匣处理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求解,对奇点边界及数值稳定性作了探讨。并在定性解释机匣处理试验结果及机理中符合一致。  相似文献   

6.
曹人靖  周盛 《航空动力学报》1997,12(2):201-202,223
提出了考虑轴流压气机进出口气流角和非定常损失变化的二维旋转失速稳定性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和讨论。计算结果表明压气机前方的扰动波对压气机旋转失速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压气机本身的结构形式以及压气机上、下游结构对扰动波的传播速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离心压气机不同转速下实壁机匣和处理机匣两种状态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失速模式随转速的变化及不同失速模式下机匣处理作用机制的转变.结果表明:随转速的降低,失速模式由100%设计转速时的扩压器失速逐步向导风轮失速过渡,导风轮失速也经历了由80%设计转速时的端壁失速和叶片前缘失速向50%设计转速的通道大范围完全失速的发展过程.自循环机匣处理对离心压气机失速裕度和效率的影响都与失速模式紧密相关,其扩稳作用仅对80%设计转速时的叶片前缘失速有效.在80%左右设计转速,机匣处理使主流效率有朝大流量工况点变化的趋势,从而使效率降低.当转速低至50%设计转速时,主流通道形成大范围回流区,机匣处理的二次回流可以减少叶轮对通道回流区气流的做功量,从而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8.
1引言风扇/压气机的气动失稳不但会对其气动性能造成恶劣影响,而且还有可能对发动机结构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因此,如何延迟风扇/压气机气动失稳的发生,拓展稳定工作范围,一直是提高其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机匣处理是一种扩大压气机稳定工作范围的有效措施,然而,大多数机匣处理在  相似文献   

9.
10.
王维  楚武利  张皓光 《推进技术》2017,38(10):2365-2373
为了提升高负荷两级轴流压气机的失速裕度,在分析传统缝式机匣处理无法扩稳的流动机理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耦合型机匣处理结构,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对该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针对优化的耦合型机匣处理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阐述了该机匣处理的扩稳机理以及机匣处理作用下压气机新的失速机制。研究表明,两级高负荷压气机的失速由第一级转子叶顶强激波诱发的附面层分离引起,缝式机匣处理无法有效消除该附面层分离引起的通道堵塞,因而无法提高该压气机的失速裕度。耦合型机匣处理结合了缝式机匣处理和自循环机匣处理各自的优势,将第一级转子叶顶的低能流体抽吸至进口导叶通道,极大改善了转子叶顶的流动状况,使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提高了49.3%,设计点效率提升了0.54%。在耦合型机匣处理的作用下,静子通道内集中脱落涡诱发的通道堵塞成为触发压气机失速的新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了获得一种新型的“前置凸台周向槽式”处理机匣的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借助于一单级轴流压气机实验台详细研究了“前置凸台”结构,“周向槽”结构,凸台前部尺寸、叶顶形状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凸台前部尺寸和叶顶几何形状对压气机的裕度和效率均有较大影响,并分析了该处理机匣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跨声速轴流压气机间隙泄漏流触发旋转失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跨声速轴流压气机NASA转子37进行单通道定常及多通道定常、非定常数值模拟,单通道定常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能较好吻合。多通道非定常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间隙泄漏流及其与激波干涉的非定常振荡,触发突尖型旋转失速先兆,具体表现为叶顶前缘间隙泄漏流溢出。失速团首先在叶顶处形成,且速度约为80%转速。随着流量的下降,失速团进一步发展,在失速通道内,激波与叶片前缘完全分离,且在叶片尾缘出现回流。当转子完全数值失速时,失速团周向尺度约为4个通道,且径向占据约半个叶高。  相似文献   

13.
带周向槽叶尖处理机匣轴流压气机容总压畸变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虎  高双林  黄健 《推进技术》2005,26(4):324-327
基于叶尖处理机匣轴流压气机叶排实验特性,应用畸变传递的矩阵分析模型,对轴流压气机叶尖处理机匣容总压畸变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建立了处理机匣对总压畸变及其沿轴流压气机叶排衰减特性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叶尖处理机匣虽能有效提高转子叶排抗总压畸变能力,但对其后的静子叶排抗畸变产生了明显不利影响,这对设计合理的扩大轴流压气机稳定裕度处理机匣结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组合型机匣处理提高轴流压气机稳定性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全通道非定常计算方法研究了轴向倾斜缝、自适应机匣处理及两者形成的组合型机匣处理对亚声速轴流式转子稳定工作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向倾斜缝、自适应机匣处理及组合型机匣处理取得的综合裕度改进量分别为12.86%,16.47%及22.72%,其中组合型机匣处理扩稳效果最强,自适应机匣处理次之.通过详细地分析压气机内部流场表明,组合型机匣处理削弱了叶片吸力面气流分离带来的不良影响.从喷气装置流出的高速气流抑制了叶顶间隙泄漏流从相邻叶片叶顶前缘溢出的现象,部分叶片通道受到轴向倾斜缝的作用,泄漏流线被抽吸入缝中,也能抑制前缘溢流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赵养正  刘前智 《推进技术》2006,27(5):422-425,430
1引言非定常流动是叶轮机械内部固有的本质属性,而现有的设计体系中不论是在设计或分析时基本上采用定常流动的假设,从而忽略了非定常流动对叶轮机械在气动、结构强度等方面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对非定常流动的研究比较多,但其中采用非定常流动数值模拟方法预估压气机非设计工况  相似文献   

16.
杜辉  滕金芳 《航空动力学报》2011,26(9):2089-2094
采用全三维数值方法研究了轴向倾斜缝机匣处理对某单级跨声轴流压气机性能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机匣处理不仅扩宽压气机稳定工作范围,而且还略微提高了单级跨声轴流压气机峰值效率.通过详细分析压气机转子内部流场,揭示了该机匣处理对该单级跨声轴流压气机性能及流场影响的机理,在倾斜缝中形成的回流作用下,使叶顶吸力面气流分离的起始位置向下游推移,并削弱了分离流与叶顶间隙泄漏流相互作用造成的恶劣影响,提高了叶顶通道的流通能力,进而推迟压气机失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跨声速轴流压气机级全工况三维流场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士杰  袁新  叶大均 《推进技术》2002,23(3):209-212
以LV-SGS-GE隐式格式和MUSCL TVD迎风格式为基础,结合壁面函数方法和简单的混合长度湍流模型,对三维可压缩雷诺平均N-S方程进行求解。叶列间参数的传递采用混合平面方法并应用了微机网络并行计算技术。计算得到了NASA 35号低展弦比、跨声速轴流压气机组70%和90%设计转速下的全工况性能曲线,并重点分析了其中一些典型工况下的内部流场。计算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此方法能快速得到三维粘性流场的流动特性且计算精度较高,可用来模拟跨声速轴流压气机组内的全工况三维粘性流动。  相似文献   

18.
非均匀栅距对压气机叶片非定常气动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养正  刘前智  廖明夫 《推进技术》2007,28(2):167-169,180
研究了轴流压气机叶片采用非均匀栅距对叶片非定常力影响的问题,利用高分辨率格式求解准三维雷诺平均N-S方程。非定常流场计算采用了双时间步法与LU-SGS隐式解法耦合的方法。研究了带进口导叶的单级三排叶栅非定常流动,其中动叶栅距不变,而导叶和静叶采用非均匀栅距。对不同结构的计算分析表明,在导叶和静叶采用一定的非均匀栅距组合型式后,在保证压气机级的性能变化不大的同时,动叶表面所受非定常气动力的状况得到改善,这将有助于提高动叶片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