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庞之浩 《航天》2010,(9):36-39
2010年2月8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上天,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了第三个、也是最后的节点舱——“宁静”号节点3号舱,以及欧洲“嘹望塔”号观测舱。这标志着国际空间站非俄罗斯舱段的建造已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工程已完成了90%。此后,航天飞机还将执行4次国际空间站任务。届时,耗时25年、花费数百亿美元的国际空间站将基本建成,航天飞机也将光荣退役。  相似文献   

2.
庞之浩 《航天员》2011,(3):60-63
2011年6月1日,美国“奋进”号(Endeavour)航天飞机在完成最后一次飞行后安全返回地面,为绝唱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是“奋进”号第25次飞行,也是航天飞机第134飞行,第36次飞往国际空间站以及美国现役航天飞机倒数第二次执行任务。  相似文献   

3.
1977年,苏联航空生产部秘密挑选了由民航试飞员组成的5人小组,参加“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试飞。“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计划针对的是美国航天飞机计划,是苏美“太空竞赛”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1983年10月,美国第三架航天飞机"发现"号正式完工出厂;11月,正式加入航天飞机队伍。从此时起,"发现"号开始来往于天地之间,前后共成功完成了近40次太空飞行任务,超过了航天飞机队伍中的其他任意一架。在NASA专家的眼中,"发现"号是美国航天飞机队伍中最值得信任的一架。  相似文献   

5.
美国中部时间2006年7月4日下午1时38分,“发现”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是美国首次在国庆节发射航天飞机,也是“发现”号的第32次太空飞行。经过13天的太空飞行,“发现”号于7月17日上午9时14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着陆,圆满完成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6.
日本《航空情报》1983年2月号报导:1982年11月1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进行了首次实用发射,安全地进入轨道,并成功地发射了两颗静止卫星。航天飞机飞行了两天零两个小时,于16日清晨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降落。此次实用发射是包括试射在内的第五次发射。发射的两颗卫星是业务系统卫星 SBS-3和加拿大通讯卫星AnikC-3。这次宇宙遨游使航天飞机取得了承包空间作业的资格,而欧洲宇航局的“阿里安”火箭的第一次实用发射是以失败告终的。  相似文献   

7.
司马杭仁 《航天》2011,(6):14-17
美国东部时间5月16日8时56分(北京时间20时56分),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进行最后一次飞行。这是“奋进”号航天飞机第25次飞行,也是航天飞机第134飞行。  相似文献   

8.
王爱华 《航天员》2011,(3):22-25
STS是太空运输系统(SPaceTransportationSystem)的英文缩写。每一次航天飞机任务名称都由STS加上特定的代号而来,如:STS-41B,STS-131等。1981年4月2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航,此后10年间,“挑战者”号、“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相继登上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9.
左永亮 《航天员》2012,(2):22-24
1983年11月28日,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STS-9任务中,身为任务专家同时也是无线电爱好者的欧文·盖瑞特携带了呼号为“W5LFL”的业余无线电台,在外太空进行了近300次对地联络,全世界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第一次听见了来自地外人类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卷首     
2006年7月4日,“发现”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为美国的国庆日献上—份厚礼。14天后,它平安归来,与去年8月继“哥伦比亚”号失事后的首航相比,“发现”号这次的征程招致非议似乎少了很多,可以说是一次比较“干净”的飞行,也是一次相当成功的飞行。再次证实了NASA的技术实力,也从一定程序上挽救了美国民众对航天飞机项目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发生后,美国总统里根2月3日签署了12546号命令,命令成立一个调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的总统委员会。6月9日,以前国务卿罗杰斯为首的总统委员会向里根总统呈交了调查报告,题为《总统委员会关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的报告》。本编辑部已组织全文翻译并出版,本文是该调查报告的梗概。  相似文献   

12.
庞之浩 《航天员》2011,(4):33-35
2011年7月8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Ariantk)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升空,有超过100万美国民众到现场观看。因为这不仅是“阿特兰蒂斯”号第33次发射,航天飞机第37次前往国际空间站,航天飞机第135次升空,还是航  相似文献   

13.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1998年10月29日至11月7日升空执行了编号为 STS95的飞行任务,这次飞行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但焦点不是航天飞机本身,也不是它所带的贵重载荷,而是  相似文献   

14.
《航天员》2009,(5):8-8
9月18日,NASA宣布明年9月将进行“发现”号航天飞机的最后一次航天飞行。这也是美国航天飞机的最后一次飞行。并公布了飞行人员名单。此次飞行之后,美国“航天飞机时代”将正式结束。  相似文献   

15.
《航天》2010,(3):28-29
美国现役3架航天飞机——“发现”号,“奋进”号及“阿特兰蒂斯”号今年将执行5次飞行任务,这些航天飞机预计在今年晚些时候集体退役。  相似文献   

16.
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第一次发射前的紧张时刻,卡纳维拉尔角的一些观察家们就在考虑着“它国”的航天飞机。苏联人会试图最终取代美国的航天飞机优势吗?那样一种并驾齐驱的局面从未出现过。不过,“哥伦比亚”号上天时,航天飞机仅此一架。而在以后的三年中,有关苏联航天飞机的消息已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7.
NASA安全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 美国载人航天史上曾发生过三次机毁人亡的恶性事故:1967年“阿波罗-1”飞船地面试验失火;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时爆炸;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再入时解体。这三次大事故共牺牲了17名航天员的性命,震惊世界,影响恶劣。正是这些悲剧事故促使美国政府及NASA一次次重新审视、立法、设立和完善其载人航天安全管理政策法规和组织机构。  相似文献   

18.
日本时间2010年4月20晚上10点08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安全降落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跑道上。标志着这次向国际空间站补给物资的任务圆满完成。其中一位日本“妈妈航天员”——山崎直子.也因此成为航天飞机退役之前最后一位到达太空的日本人。  相似文献   

19.
闪电科研生产联合公司是1976年2月为研制前苏联/俄罗斯第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载人航天器——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而建立的。暴风雪号1988年11月15日发射升空,绕地球飞行两圈后高度精确地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航天飞机自动着陆。  相似文献   

20.
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首次发射时,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观看发射的群众有百万之多;而现在,美国民众甚至不敢观看“发现”号返航的现场直播,一切都在说明,在不到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航天飞机走完了它的辉煌历程。时间就是这样和人们开玩笑。从一个大国的象征到被贬为太空“老爷车”,即使它身心俱疲,却不得不在众人审视的目光下蹒跚而行。在它前面的是4年不可预知的漫漫长路,而它们身后,一个后航天飞机时代的新生群则开始迅速崛起。2010年注定退役的结局似乎让人们闻到了一丝腐朽,但呈现人们眼前则是航天飞机作为一个历史坐标的渐行渐远,一个带有无限光环的时代背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