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某型无人机降落伞回收阶段的动力学过程,对各工作阶段的无人机和降落伞的组合体进行了数学建模,使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组件搭建了无人机伞降过程的仿真模型,按照真实飞行和回收工况进行了计算,通过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在航天、军事等领域中,硬件功能软件化、软件密集化已成为发展趋势。软件作为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对系统的影响比重日益增大,如何保证软件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当前型号中软件规模、复杂度、软硬件耦合程度大幅提升,对软件可靠性与安全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调研国内外有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型号工程经验,对软件技术管理要求、不同阶段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工作要求等进行了系统总结,可为后续的软件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验证及管理等工作提供输入。  相似文献   

3.
软件评审:类型及其实施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柱  刘华  郭晓慧 《航天控制》2007,25(3):61-65
软件评审可以用于支持项目管理、系统工程、验证和确认、配置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目标.本文定义了软件评审的5种类型(即管理评审、技术评审、审查、走查和审核),详细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分别阐述了每一种评审的目的、对象和实施步骤.在软件开发生存周期中,软件评审可以尽早发现并改正软件中的缺陷,减少因软件存在缺陷而造成的返工,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和软件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Ada软件已首次在导弹验证中使用.洛克韦尔公司在最新研制的“狱火”导弹数字式自动驾驶仪中对Ada软件作了飞行试验.Ada是北约新的优先选用的程序设计语言.  相似文献   

5.
环境减灾-1A、1B卫星采用CST-MWS软件完成了RM星仿真分析,快、好、省地完成了天线分系统设计验证任务。文章通过某卫星全向天线CST-MWS软件分析结果与RM测试结果的比较,表明软件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满足RM验证的要求,验证了环境减灾-1A、1B卫星RM星仿真结果的正确性。进而也论证了软件仿真替代部分RM测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软件共用是航天测控软件的发展趋势。分析航天测控软件共用的可行性,选取火箭遥测软件作为原型验证系统,提出设计方案,并采用ICE中间件和构件技术加以实现。该原型验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航天测控软件共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一种基于VxWorks的模拟单粒子效应的软件故障注入方法.该方法基于航天领域常用的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通过软件注入故障来模拟空间辐射环境引发的星载计算机硬件的单粒子事件.对软件故障注入的流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在硬件开发平台上进行了验证.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星载系统可靠性进行评测,并且具有操作简便、对目标系统影响小,不会对目标系统造成损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飞行器设备研制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将温度试验仿真验证的方法应用到设备的热设计中,形成一种不断进行热设计、验证、改进的闭环方法.实例采用icepak热分析软件,对电源机箱的热设计进行了试验系统仿真,并运用传统的温度试验方法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根据仿真结果对热设计进行了修正,再进行仿真验证,直到达到预期的目标,结果证明能够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流量调节器是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中关键的自动调节装置,其动态性能直接影响发生器乃至发动机的工作特性.为进一步验证流量调节器工作可靠性,设计并集成了调节器低温动性能试验台测量系统.测量硬件基于PXI系统搭建,软件基于LabVIEW平台进行编程.首先介绍了测量系统的总体方案及工作原理,然后对热电偶测量方法、硬件选型、软件总体架构、软件子模块设计及拖拽式数据显示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最后简要说明了测量系统的调试方法及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测量系统稳定、可靠,能满足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0.
胡凌云  刘霞  陈月根 《宇航学报》2008,29(3):804-806
研究与空间环境、轨道姿态、任务目标及发射工具相关的卫星构型分析问题。从运载相容性、环境适应性、目标可见性等任务要求出发,归纳出相应的构型分析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了以几何样机为主模型的多学科集成建模方法,并以自行开发的软件SSCA为背景,简要介绍了具体的实现框架。该软件已在月球探测卫星等多个型号上进行了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可以应用于早期阶段卫星构型方案的评估与验证工作中。
  相似文献   

11.
软件故障树分析(SFTA)是硬件或系统FTA的扩展,可应用于安全性关键软件的验证和可靠性分析.本文首先阐述了SFTA的原理和应用过程,然后介绍了结合某嵌入式软件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以及最小割集的生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该软件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深入分析了影响FPGA功能验证效率和质量的各项因素,改进了传统FPGA软件验证平台的搭建方法,阐述了FPGA软件自动化验证平台搭建技术、基于Perl语言的Testbench自动生成技术、受约束的随机激励生成技术、接口时序自动侦错技术、SVA断言以及基于VBA宏的管脚配置自动检查技术等6种改进策略。这些自动化技术将功能验证中程式化和标准化的工作交由工具完成,提高了验证平台搭建和仿真结果检查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氢氧火箭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必须具备极高的可靠性,才能够保证发射成功.国内外针对氢氧火箭发动机开展了大量的可靠性工作.在发动机的研制阶段,通常是按照自下而上的思路,从组件的失效机理出发,开展稳健设计和试验验证,来保证氢氧火箭发动机的高可靠性.组件的可靠性工作主要是基于失效机理开展分析、监测、试验验证和设计改进;同时...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火星探测器任务环境复杂、软件自主性高、验证任务重、材料选用控制难等特点,总结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狠抓风险识别与管控、聚焦软件系统设计源头,严格试验考核,以及严控材料选用及验证等方面采取的主要产品保证工作措施.上述措施有效保证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产品质量,可为后续火星探测器及其他行星际探测器研制过程的产品保证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发射井口引射流场,改进了环形线汇描述方法.推导了速度势和速度的计算公式,建立了流场的FLUENT仿真模型并进行了计算,对理论计算和软件仿真的结果进行了对照验证,根据改进的环形线汇速度计算公式,求取了流场特征曲线的近似方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环形汇线的模型和FLUENT仿真的计算结果高度吻合,验证了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16.
正航天某重大工程是通过关键技术攻关与飞行试验演示验证的高新工程,其研究性飞行试验项目每发验证目的不同,每发飞试产品技术状态均不同,是一项复杂的多耦合的系统工程。我国传统航天型号研制周期较长,立项后一般分为方案(模样)阶段、初样阶段、试样阶段、定型阶段,产品从立项研制到完成首飞需要近五年研制周期,而进入定型阶段则需要近十年的周期。因此,相比航天传统型号,某重大工程研究性飞行试验项目既不是预研,  相似文献   

17.
引入空间八节点等参数单元,对叶-盘结构进行了有限元网格划分.利用自行编制的有限元循环对称结构振动分析程序对叶-盘结构(泵叶轮及涡轮叶轮)进行了振动特性分析,并与ANSYS软件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经过对比,本程序的计算结果与ANSYS软件的计算结果吻合良好,从而验证了本计算程序具有良好的工程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复杂国际形势与国内薄弱的工业基础,"十一五"以来我国通过"核高基"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持续投入,已在核心电子器件、基础软件产品、配套成套工艺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作为航天装备主要研制单位,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主动推动国产核心器件与操作系统软件的应用验证与型号应用,为国产关键软硬件研制平台...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的显控软件研制方法在时间性能上的不足,进行全面分析并定位症结,提出一种使用UI资源的显控软件快速实现方法,设计实现航天订制的“所见即所得”界面设计工具AutoDesigner,通用化交互逻辑执行框架AutoUI和界面接口测试工具UiTestSender,开展基于UI资源的显控软件架构设计,并验证显控软件快速实现方法的实践效果。工程实践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大幅缩短显控软件研制时间,助力航天软件研制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20.
未来的地球—轨道运载工具应能在作出决定后的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发射.这种运载工具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始.在第一阶段的研究中,设计出了11种能将2.27t载荷送入极轨道的运载工具,并验证了设计参数的变化(增加轨道机动飞行动作、增加载荷重量等).根据第一阶段研究结果,第二阶段的设计工作选择了两种方案,即垂直起飞的两级系统和水平起飞的两级系统.给出了几种推进方式的评估结果,包括起飞时的推重比效果、水平起飞的双燃料推进方案和使用氟的效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