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空探索》2008,(4):10
为保持欧洲的独立性,并改善“欧洲静地导航重叠业务”这一“伽利略”的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欧空局准备向其成员国建议兴建一个“欧洲数据中继卫星系统”(EDRSS)。该系统将是一个由3颗静地轨道卫星构成的星座,首颗卫星拟于2012年发射。日前升空的欧空局的“自动转移飞行器”(ATV)货运飞船将采用美国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  相似文献   

2.
欧空局为了不断跟踪航天飞机、轨道站、轨道平台和传输大量的低速率和高速率数据,如只用地面站来确保如此重大任务,成本很高,需要22个站才能保证84%的轨道覆盖。如使用美国的数据中继卫星同样太贵,高速率数据传输的费用是每分钟128美元。如果用美国的数据中继卫星,单是同“哥伦布”站的通信,每年就需要7500万美元。在欧洲站15年的最短使用期间要花费10多亿美元。因而,欧空局决定研制自己的数  相似文献   

3.
最近批准的欧洲数据中继卫星初步计划,是建立欧洲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第一步,该系统计划90年代后期投入使用。系统由两颗卫星组成,可同时覆盖85~100%的用户卫星轨道。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独立完善的航天体系,提高对航天器的轨道覆盖和测控能力,解决载人航天的实时通信,以及增强中低轨道对地观测卫星的应用效果及效率,欧空局和日本紧随美国和俄罗斯,积极发展自己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经过10多年的努力,日本于2002年9月13日发射了它的第1颗“数据中继试验卫星”(DRTS-1),为其先进地球观测卫星-2(ADEOS-2)提供数据中继服务。而欧空局虽然早于日本在2001年7月12日发射了“阿蒂米斯”(Artemis)数据中继卫星,但却因阿里安-5火箭上面级发生故障将其置入了一条错误的椭圆轨道。经过欧空局地面控制中心18个月的挽…  相似文献   

5.
欧空局委员会在巴黎1990年6月27~28日召开了委员会成员国会议,就欧空局即将研制三颗新的欧洲卫星达成最后协议,总投资100亿法郎。这三颗卫星是:先进中继技术卫星(Artemis)、第一个极轨道平台(POEM-1)以及第二颗雷达地球资源卫星(ERS-2)。这三项卫星是1987欧空局海牙部长级会议决定的长期欧洲空间计划内容,现在开始付诸实施。地球资源卫星-2 有12个成员国参加地球资源卫星-2的研制。这12个成员国是:德国、奥地利、丹麦、西班牙、法国、意大利、挪威、荷兰、  相似文献   

6.
欧洲空间计划正处于关键时刻,六月将作出政治上的决断:为使各项计划予以执行,是否应该投入巨额资金。据说,该计划约需资金1.6亿马克。这些计划包括哥仑布空间站、新型阿里安运载火箭、赫尔墨斯航天飞机及数据中继卫星。13国的代表将审查由欧空局及欧洲宇航工业界  相似文献   

7.
王景泉 《国际太空》1997,(10):25-26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以其较大覆盖转发地球站对中、低轨道航天器的跟踪测控信号,并对中、低轨道航天器发回地面的数据。图像、话音等信息,进行实时、连续中继等优势,逐渐成为发展航天技术越来越重要的项目。美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早已组网运行,并在发展后续系统;欧空局和日本在这种卫星的发展上以其新思路和技术途径,大有后来居上之趋势。近年各有关国家的数据中继卫星都在研制中,但美国军用数据中继卫星发射了第二代的第一颗(SDS-2),这是一种大椭圆“闪电型”轨道卫星,用于KH系列成像侦察等卫星中继数据。1989年和1992年发…  相似文献   

8.
张辰 《国际太空》1995,(2):20-20
英国国家遥感中心(NRSC)──欧洲最大的商业性卫星数据提供机构,现在利用SPOT卫星、“陆地卫星”(Landsat)和“欧洲遥感卫星”(ERS)数据,向其用户,主要是欧空局和欧洲联盟提供大量有关石油勘探、农作物监测、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卫星遥感资料。NRSC将利用ERS的雷达数据帮助石油地质学家们勘探新的地球石油资源。NRSC将对从ERS雷达高度计发回的信息进行解译,以判断海洋地况受海平面以下数千米的磁场的影响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这一变化可以为分析地下地质情况和可能存在的石油资源提供线索。据欧空局管…  相似文献   

9.
用于卫星入轨段测控的箭载天基测控中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卫星入轨段关键遥测参数下传和遥控指令上传的需求,设计了一种用于卫星入轨段测控的中继系统,方案主要基于火箭现成天基测控终端和卫星现成测控设备。介绍了中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研究了天基测控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算法,设计了一种卫星遥测、遥控信号中继功能的地面测试系统。该箭载中继系统在快舟一号甲火箭上完成了两次飞行试验验证,两次飞行试验中继转发的卫星遥测数据完整,箭载卫星通信终端接收用户卫星遥测数据的载噪比大于20dB;地面测控中心接收天基遥测返向信号比特信噪比相对接收门限有3dB以上的余量。试验表明,该箭载天基测控中继系统通信链路余量充足,工作可靠,相比通过地面测控资源保障或卫星自身使用天基测控可节省一半以上成本。  相似文献   

10.
中继卫星支持海量航天器在轨测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低轨的卫星在轨测控主要基于地面测控设备,当管理的在轨卫星数量持续增加时,需要不断地建设新的测控站或增加测控设备,同时由于地球遮挡限制,一个地面测控站的测控范围只占一颗卫星运行弧段的很小部分,集中在国内建设的地面测控站无法解决轨道全弧段覆盖难题。地球静止中继卫星系统的高覆盖特性和多址服务能力为近地卫星在轨测控提供了空间和频域的多重复用能力,文章从中继链路性能、多目标服务项目、多目标服务能力、覆盖特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3颗具有多址能力的中继卫星就能管理中国目前在轨的和今后一段时间发射的所有近地卫星,这将显著降低在轨卫星对地面测控设备的需求。同时,中继多址测控服务模式可以克服现有在轨卫星管理时间域集中和应急能力差的缺陷,为卫星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手段,满足不同在轨卫星管理和使用要求,大幅提升在轨卫星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星间链路天线驱动机构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星间链路天线驱动机构由于机构负载的特殊性,负载能力、驱动性能、刚度、精度和可靠性等方面均有很高的要求,与其他航天器的双轴驱动机构有很大的区别.介绍了美国第一代中继卫星TDRS、日本试验中继卫星COMETS、欧洲试验中继卫星ARTEMIS、俄罗斯中继卫星LOUTCH的星间链路天线驱动机构的详细设计指标及设计方案,并加以总结和比对,为研制中继卫星天线驱动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小夏 《国际太空》2003,(9):15-16
□□2001年7月12日,欧空局(ESA)发射“阿蒂米斯”(Artemis)数据中继技术试验卫星时,因阿里安-5火箭上面级出现故障,该卫星被送入了一条远地点为17528km、近地点为592km的椭圆轨道。卫星在此轨道上不能有效地工作,为此欧空局和卫星业界的专家组成了工作队,实施了一系列创新的控制程序来挽救这颗卫星。事实证明,整个抢救过程中的轨道机动非常成功,而且是很高效的。 在“阿蒂米斯”卫星发射后的几天内,通过使用星上的化学推进剂,该卫星被提升到了31000km高的圆形轨道。此后,又用安装在卫星上成对备份的4台离子发动机使卫星进行了长期连续不断…  相似文献   

13.
欧空局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况□□过去 2 5年来 ,欧空局的 14个成员国(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国 )集中资源 ,共同工作 ,开创了欧洲国家进行空间探索和发展先进技术的新途径。今天 ,欧空局正在制定和协调能够推动欧洲进入 2 1世纪的新的空间战略。新战略基于 4个基本要素 :追求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欧洲在全球市场中的成功合作与竞争以及促进欧洲工业的发展。成功的科学项目是欧空局活动的支柱。近 30年来 ,欧空局的科学卫星 (有些与其他机构合作 )正以前所未有的详细程度研究太阳 ,并…  相似文献   

14.
1974年法国和西德联合研制的交响乐通信卫星对整个欧洲的卫星通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78年欧空局研制的轨道试验卫星(OTS)为欧洲实用通信卫星的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建立欧洲地区的卫星通信系统,欧洲有关国家创建了欧洲电信卫星组织(EU-TELSAT)。该组织1979年与欧空局签订了协议,要求欧空局研制具有10年轨道寿命的五颗欧洲通信卫星——“ECS”即第一代欧  相似文献   

15.
与中国的合作□□据悉 ,意大利 Alenia航空航天公司已与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签订了一项设计数据中继卫星的合同 ,该卫星将有助于中国未来载人航天项目以及将对地观测卫星的数据中继传输到地面站。Alenia 公司航天分公司负责人Giuseppe Viriglio 在“电信 99”(Telecom99)的一次会谈中称 ,他希望为中国研制的这颗数据中继卫星 ,能有助于Alenia公司赢得更大的中国通信卫星平台的研制合同。中国航天官员表示 ,中国政府正在评审几家欧洲公司关于与中国公司成立联合公司 ,合作研制卫星总体结构或平台的标书。由于牵扯到技术转让问题 ,美国公…  相似文献   

16.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TDRS)跟踪用户星的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继卫星是航天测控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一颗中继卫星对不同轨道的用户星测控支持能力是不同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理论上详尽地分析了地球同步轨道中继卫星(TDRS)对近地航天器的跟踪条件,计算了中继卫星对各种轨道高度近地航天器的测控覆盖率,给出了中继星到用户星可视算法、地球遮挡和受太阳直射的计算公式,通过专业STK软件仿真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它们可以作为确定天基网的中继星数量和对在轨中继卫星进行资源分配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01年7月9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和欧空局局长在法国巴黎欧空局本部正式签署了关于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欧空局将组织和协调欧洲有关空间研究单位,向双星计划的两颗卫星(赤道区卫星和极区卫星)提供8台先进的探测仪器;提供一个卫星地面接收站接收双星的部分探测数据;对中国卫星技术提供必要的咨询.为了加强0"ster 11与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的密切合作,欧空局决定将 Cluster 11的寿命延长 35个月哟 3年),并决定增设一个地面接收站,将原来只接收50%的数据量增加至接收100%的数据.这一…  相似文献   

18.
正多址波束接入是我国新一代中继卫星系统的拓展功能,可为多个用户同时提供低速数据中继服务。目前,我国已开启载人空间站建设工作,不久将转入长期运营阶段,中继卫星系统[1]是支持运营阶段的主要测控通信支持手段。由于中继卫星系统是为包括载人航天器、低轨卫星等众多目标服务的公共服务系统,其星上可配置的宽带中继资源[2]、窄带中继资源有限,而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营既有高实时、高可靠的测控通信要求,又有大带宽的载荷数据传输要求。如何合理使用中继卫星系统的各类单址、多址资源,不仅关系到对空间站本身的支持保障能力,而且关系到对其他低轨卫星的测控与数据中继支持能力。  相似文献   

19.
欧空局多卫星“支持系统”MSSS(Mu-lti-Satellite Support System)是操作控制中心(OCC)的基本数据处理系统,自1976年投入工作以来已成功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在今后的四年中该系统将继续为海事卫星Marecs-A和Marecs-B2、气象卫星MOP1和MOP2以及大型通信卫星Olympus提供数据处理服务。但到1991年“新型系统”DMSS(Distributed Mission-SupportSystem)即将取代MSSS。DMSS系统的设备更为先进,能满足欧洲未来各项任务的要求。系统原理 DMSS系统将对欧空局今后十年的常  相似文献   

20.
法国空间研究中心(CNES)和欧空局联合制定的赫尔墨斯计划85年10月25日在法国勒平特(Villepinte)公布后,《航空与宇宙》杂志记者采访了西德研究和技术部部长沃尔夫冈·芬克先生。由于预算出现困难,西德希望法国灵活掌握自己的观点,并建议推迟赫尔墨斯计划。但法国迷恋于欧洲新的空间“三部曲”——哥伦布空间站、阿里安5运载火箭和赫尔墨斯航天飞机——还有中继卫星 DRS 的欧洲空间自治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