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树楷 《卫星应用》2000,8(1):10-19
遥感科学及技术系统的性质和应用领域反映了其一体化集成技术体系学科的特点。遥感在认识自然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成为形式成数字地球概念的重要基础。实现数字地球又迫使遥感召懊高效自动化方向发展。该文在分析以往遥感技术系统特点和能力的基础上,认为高效、自动化技术体系的建立将在理论、技术和方法上较之以往有突破才可能,这是一种巨型科技创新工程。根据国际化就及中国国情提出了星--帆--地一体化及“定性”、“定位”、  相似文献   

2.
董宝青 《卫星应用》2003,11(3):24-32
数字北京工程是北京市面向21世纪的战略工程,是“数字地球”在北京市的具体实现。北京市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结合现阶段“数字地球”技术的最新成果及发展方向,提出了数字北京工程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总体框架,并提出了未来5年内数字北京工程的行动计划。北京市认为数字北京工程的总体框架可分为三个层次、十个组成部分;并提出了代号为“33340”的行动计划。同时,北京市对数字北京工程中的信息基础设施、软环境、关键技术、组织模式、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了规划设计,提出了一整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构筑"数字地球"促进中国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迎接21世纪的历史时刻,我们来自世界五大洲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管理专家亲切聚会,展示“数字地球”相关领域已经取得的丰硕成果,探讨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交流对“数字地球”理论、技术、应用等各方面的认识,展望“数字地球”的前景,倍感欣慰。“数字地球”既...  相似文献   

4.
构筑数字地球促进中国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是在‘99数字地球国际会议上的报告。论述了中国发展数字地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中国发展数字地球的战略方针--“需求牵引、统筹规划、阶段发展、择优支持、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5.
在迎接21世纪的历史时刻,我们来自世界五大洲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管理专家亲切聚会,展示“数字地球”相关领域已经取得的丰硕成果,探讨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交流对“数字地球”理论、技术、应用等  相似文献   

6.
黄志澄 《卫星应用》2000,8(1):25-32
概述了数字地球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阐述了数字地球对发观测的关系,分析了我国发展数字地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发展国数字地球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01,(2):10-10
本刊讯为了促进我国工程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中国工程院从2000年开始举办工程科技论坛。论坛面向社会开放,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影响日益扩大。空间技术是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高技术领域之一,在21世纪将有更大的发展。为了总结和交流我国空间技术的成就,展望未来发展前景,中国工程院于2001年2月6日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了“中国空间技术的成就与展望”专题论坛。这是中国工程院主办的第六次工程科技论坛。此次论坛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办,主要内容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和中国卫星技术的成就与展望。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空间科学技术的现状(特别是卫星对地观测技术、卫星全球定位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发展战略研究之间的适应性入手,阐述了空间科学技术在数字地球创造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未来10年我国遥感地学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场地辐射校正、数据预处理与信息提取、产品规范化与信息共享是遥感基础的发展重点;技术集成、信息集成、地学信息提取技术以及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快速更新资源图件等新技术应用成为应用领域发展重点;“数字地球”将成为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提供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空间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具有绝对权威的世界,在这一世界中,一方面科技发展对伦理学提出了挑战,扩展了伦理学的范围和内容,另一方面,伦理学的基础与方法面临着“科学”的合法性诉求。已有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外在的关系,论文通过对这种悖论与互动的探讨,揭示了伦理学“科学化”和科学“伦理学化”的趋势,将科学与伦理学关系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化。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在迎接新世纪的历史时刻,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聚会北京,回眸从长城烽火到网络通讯的历史轨迹,检阅航空航天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通讯网络等领域的最新成就。1999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世界上第一个有关“数字地球”的国际会议在北京顺利举行。?..  相似文献   

12.
英汉"移觉"修辞格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的Synaeathesia和汉语的“移觉”是表现力很强的修辞格,论述了移觉“同”移就”,“拈连”的区别以及“移觉”与其他辞格兼用的问题,提出了英语的metaphor应包含汉语的“隐喻”,“借喻”和“比拟”。  相似文献   

13.
论"3S"技术在城市发展与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延兴 《卫星应用》1998,6(4):36-40
该文简述了“3S”技术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论述了“3S”技术在环境,资源调查,评估,制定城市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展望了“3E”技术在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现代化,提高灾害监测预报水平,减轻自然灾害以及提高城市综合治理水平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为了扩大“3S”技术的应用,需要加强“3S”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集成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06,(1):45-45
美国数字地球公司已宣布要再造一颗高分辨率卫星,以扩大其对地成像产品的范围。新卫星称“世界观察”2,定于2008年发射。在此之前,该公司将在2006年利用德尔它火箭发射其首颗0.5米分辨率的“世界观察”1。该星现正由鲍尔宇航与技术公司建造,而“世界观察”2的建造合同也已在谈判中。两星所用的有效载荷均已开造。  相似文献   

15.
俞德育 《卫星应用》1999,7(2):27-32
简要回顾了我国最近几年来卫星数字电视广播发展的概况;阐述了用卫星电视手段解决我国近2亿人口看不到电视,听不清广播的紧迫性和广电总局本世纪末实现“村村通”的具体实施步骤,最后对发展我国卫视接终端设备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3S技术等现代技术支撑下,对绿洲农业生产全过程从时间和空间尺度获取农业物生长发育,水肥条件等众多信息,运用智能技术和优化模拟技术进行诊断和决策是绿洲精确农业的重要方向,绿洲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绿洲环境的优化建设以及绿洲农业灾害监测,预警及损失评估,都离不开RS、GISD和GPS等技术的支撑,要走资源节约型的绿洲发展道路,就必须倡导和扶持科技密集型的产业,3S集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地球理论体系的完善,以及全球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的地理信息数字工程的构建,为绿洲精确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促进绿洲农业产业化,信息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03,(1):11-12
本刊讯北京时间1月5日19时16分,“神舟”4号飞船在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至此,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4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观看了飞船返回实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曹刚川,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光亚,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总装备部政委迟万春等,也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观看。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听取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向他汇…  相似文献   

18.
20 0 3年12月30日,“双星”计划中的第一颗卫星———探测1号卫星在长征2号丙新改进型火箭的携带下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地球赤道区附近的倾角2 8 5°的大椭圆轨道。“双星”计划是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的简称。该计划由中国科学家于1997年4月正式提出。2 0 0 1年2月,“双星”计划正式启动。同年7月,中国航天局与欧洲空间局正式签署了“双星”计划的合作协议,使该计划成为第一个以中国为主的国际空间探测合作计划。“双星”计划拟利用运行于地球赤道区附近的大椭圆轨道的探测1号卫星和运行于通过地球两极地区上空的大椭圆轨道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型低温液体运载火箭组成系统多、各系统耦合关联程度大、射前流程复杂,实现“零窗口”发射难度大。基于大型低温液体运载火箭的系统特点和射前约束条件,提出了实现“零窗口”发射的技术方案。通过能力挖潜主动拓展了任务故障适应性和窗口宽度,并辅以科学的测试发射策略,将技术和流程相结合,共同实现大型低温运载火箭“零窗口”发射目标。这对全面提升大型运载火箭和发射场“零窗口”发射能力、适应未来航天发展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指出造成我国企业经营水平(大Q)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管理问题,提出广义的质量、可靠性概念,突出强调“满足用户(诸种)需求能力”的核心理念,并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论述了质量、可靠性工程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