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悬臂柔性转子动力特性及高速动平衡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装不同弹性支承和金属橡胶阻尼器(组合支承)的火箭发动机氧涡轮泵转子的动力特性,并对装优选出的组合支承的转子进行了高速动平衡及重复性考核试验。结果表明:悬臂柔性转子的动力特性可以通过支承的优化组合而得到改善,单面平衡技术大幅度减小了转子的动挠度和弹支的动应力,分解和重新装配所带来的装配不平衡不会实质性的影响转子原有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
应用小发柔性转子的高速动平衡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某新型涡轴发动机动力涡轮转子的结构特点出发,简要说明了对该转子进行实际高速动平衡操作存在的困难及采取的对策。在试验过程中,创造性地应用影响系数法和自行设计加工的精密平衡卡箍,高质量地完成了细长柔性转子的高速动平衡试验。研究表明:高速动平衡技术可大大减小细长柔性转子的动挠度和支承动反力,从而达到减小发动机振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高速旋转试验器上完成了装实心和空心传动轴动力涡轮转子的高速动平衡及装配引起的不平衡分散度考核共9次试验。结果表明:装机用动力涡轮转子的临界转速设计合理;高速动平衡对减小细长柔性转子的动挠度效果显著;对平衡好的转子进行分解和重新装配将带来附加的不平衡(装配不平衡),从而引起转子振动幅值发生变化,但只要保证高速动平衡精度和装配质量.就不会对转子原有的平衡造成实质性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转子高速动平衡技术在涡轴发动机整机减振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完成了动力涡轮转子平衡破坏后的重新高速动平衡试验 ,效果良好。对动力涡轮转子平衡破坏后及重新高速动平衡后的涡轴发动机在整机台架试车中的整机振动进行了测量和分析 ,结果表明 :动力涡轮转子的高速动平衡对减小涡轴发动机的整机振动有显著效果。柔性转子的高速动平衡技术在涡轴发动机整机减振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某涡桨发动机低压模拟转子的工作转速在弯曲临界转速以下,该转子出现了由不平衡引起振动超限,导致无法运行至工作转速的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动平衡试验研究。首先,在动平衡机上对低压模拟转子进行低速平衡,再结合柔性转子高速动平衡技术,在高速旋转试验器上完成了低压模拟转子的高速动平衡试验,动平衡试验后的转子振动明显降低,表现出了良好的振动特性,平衡效果显著。本文的研究为控制高转速下同类型航空发动机转子的振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种估算测扭基准轴不平衡量的试验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涡轴发动机动力涡轮转子测扭基准轴的不平衡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通过高速动平衡试验估算出测扭基准轴不平衡量的试验方法.结果表明测扭基准轴的不平衡量虽然不是转子高速动平衡的决定性因素,但影响到传动轴的动平衡.因此,控制测扭基准轴的不平衡量仍然是有必要的.最终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涡轴发动机动力涡轮转子高速动平衡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针对动力涡轮转子空心、薄壁、大长径比、带弹性支承和挤压油膜阻尼器、内置测扭基准轴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转速、多平面、分步平衡"的方法,设计了一组精密平衡卡箍,建立了一套涡轴发动机动力涡轮转子高速动平衡的平衡步骤和平衡工艺,给出了动力涡轮转子的平衡判定准则,在全转速范围内进行了动力涡轮转子的高速动平衡,最高平衡转速大于20,000r/min。所建立的平衡方法和工艺已应用于某型涡轴发动机动力涡轮转子的高速动平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某微型发动机转子在高速动平衡试验台上,在一阶临界转速附近进行柔性转子动平衡的方法,步骤。介绍了临界转速及平衡转速确定的方法和结果。高速转子去平衡结果表明,在平衡转速下,使转子达到了较高的平衡精度,振幅明显下降,能安全越过临界转速,并降低了转子传给发动机机匣的振动和减少了轴承负荷。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小型涡扇发动机低压转子的动力特性开展理论研究。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低压转子的分析模型,借助转子动力学分析软件SAMCEF/ROTOR,对转子的动力特性(临界转速、振型和稳态不平衡响应)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揭示了转子的稳态不平衡响应随悬臂端长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低压转子在额定工作转速范围内存在二阶临界转速,振型均为弯曲振型,是一个典型的高速柔性转子。研究工作将为低压转子的动力特性和高速动平衡试验提供指导,并为同类转子悬臂端长度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某压气机试验件转子平衡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空发动机及其转动部件运行的平稳性与转动件的平衡品质密切相关.为保证压气机试验件可靠运行,分析了压气机转子静平衡、初始动平衡、最终动平衡允许剩余不平衡量控制方法,以及最终动不平衡量的分配方法,并针对某压气机试验件转子,通过采取零件静平衡、组件初始动平衡、转子最终低速动平衡的分步平衡方法,保证了该试验件转子的平衡品质.试验运行结果表明:采取分步平衡精度控制方法,试验件运行平稳、振动水平低.  相似文献   

11.
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日渐繁荣,给航空维修业带来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众所周知,低成本航空公司(LCC)的机队规模通常较小,机队的售后服务市场相对简单,而且多数是航空公司自给自足。而现在,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规模经济似乎为MRO供应商带来了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2.
动态湿润与动态接触角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精密步进电机、高速CCD图像采集系统、立体显微镜,采用液槽法测试硅酮油在玻璃、铝、不锈钢表面上的动态湿润行为。实验结果与前驱膜模型对比表明,无量纲参数λ在玻璃、铝和不锈钢表面上分别取值0.07,0.16和0.35时,二者吻合较好,表明动态接触角不仅是静接触角和毛细数的函数,也和固体表面性质有关。实验同时发现,对于低毛细数下成立的Hoffman-Voinov-Tanner定律(Cazabat推荐适用于CaD<1或θD<10°),直到动态接触角达到70°依然成立,用前驱膜模型可给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3.
汽车动态测试-DV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DVT测试这一先进的汽车动态测试和诊断手段的发展,并结合生产实际介绍了DVT测试的全过程,同时列举了一些典型的故障分析诊断实例,阐释了DVT测试的优点,它能够方便、快速地诊断出汽车的故障,保证汽车的装配质量,提高汽车出厂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4.
动态空域配置旨在通过对各类型空域功能块的设计、构架、配置和使用,实现空域的动态配置功能,使管制空域灵活地匹配空中交通实际变化的需求。在此概念下建立了以最小运营成本为目标的航路调整规划模型,在模型中考虑某些航路段可以动态地开关-闭合,引入动态航路的开放成本和使用成本,以最短开放时间、最大管制负荷和航路复杂度、安全性为约束条件,采取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用模型制定的优化策略,充分利用了空域资源,减少了延误损失,总的航班运营成本减少了15%。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了陀螺飞轮的多体动力学模型,用于精确描述其动力学现象.基于简化的多体动力学方程,建立了陀螺飞轮转子两维摆角对力矩器及壳体角速度的传递函数.以此为基础设计了陀螺飞轮转子两维摆角伺服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在时变参数条件下能够实现高速转子两维摆角解耦及稳定控制,对实现陀螺飞轮闭环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Nishida  A. 《Space Science Reviews》2000,91(3-4):507-577
Geomagnetic field lines that are stretched on the nightside of the Earth due to reconnection with the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constitute the Earth's magnetotail. The magnetotail is a dynamic entity where energy imparted from the solar wind is stored and then released to generate disturbance phenomena such as substorms. This paper gives an updated overview on the physics of the magnetotail by drawing heavily from recent research conducted with the GEOTAIL satellite. It summarizes firstly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the magnetotail such as shape, size and magnetic flux content, internal motion and plasma regimes. Then it describes characteristics of tail plasmas of the solar-wind and the ionosphere origins. Thirdly it addresses acceleration and heating of plasmas in the magnetotail, where reconnection between the stretched field lines is the main driver but the site of the acceleration is not limited to the immediate vicinity of the neutral line. In the collisionless regime of the plasma sheet kinetic behaviors of ions and electrons control the acceleration process. The paper closes by enumerating the problems posed for future studies.  相似文献   

17.
液体推进剂质量对运载火箭全箭动力学特性有重要影响,其动力学建模是全箭动力学建模的难点和重点。结合航天工程实际,提出了采用虚质量法和动态子结构方法相结合的液体推进剂建模方法,减缩了计算模型自由度,提高了计算效率,实现了全箭动力学特性分析。最后,以某液体运载火箭为例,分析了不同液体推进剂建模方法对全箭动特性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星型齿轮传动非线性动力学建模与动载荷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文建立了星型齿轮传动的弯扭耦合非线性动力学计算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原动机和负载惯性,齿轮副的啮合综合误差,齿轮的偏心误差,时变啮合刚度以及齿轮的啮合间隙。采用适当的广义坐标变换,将线性恢复力和非线性恢复力共存的动力学方程组统一成矩阵形式,用数值解法获得了在有间隙非线性的情况下受强参数激励和多频激励的系统的动态响应和动载荷历程。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讨论了间隙、齿频误差和偏心误差对齿轮系统的响应、动载荷以及各星轮的载荷分配均匀性的影响。并研究了刚度和误差激励和间隙的相互耦合关系,得出了对星型齿轮传动设计和制造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动力伞的原理及飞行要领做了概况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Simultaneous changes of auroral forms, brightness, and motions over the whole polar region are studied, using IGY all-sky camera records from widely distributed stations in eastern Siberia, Alaska, Canada and the northern United States. It is found that the auroral system centered in the midnight sector in the auroral zone repeatedly undergoes an expansion and subsequent contraction; during the maximum stage of the activity, the whole auroral system extends over a substantial portion of the darkened polar region. Such extensive auroral activity as a whole may be regarded as a single event, and is described in terms of the auroral substorm. The substorm has two characteristic phases, an expansive phase and a recovery phase. Characteristic auroral displays over the entire polar region during the substorm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basic physical processes involved for the auroral substorm are also discussed.Geomagnetic disturbances associated with the auroral substorm are also described in detail in terms of the polar magnetic substorm, and it is shown that both the auroral substorm and the polar magnetic substorm are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manifestation of a large-scale plasma motion in the magnetosphere.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urora for different degrees of the geomagnetic activity is also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auroral belt. It is shown that the center line of the auroral belt moves greatly with respect to its average location (namely the auroral zone), depending on the degree of the magnetic a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