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6,15(4):67-67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2006年10月12日报道,“保卫美国卫星免受攻击,最终阻止对手破坏卫星的任何能力”,正成为美国太空官员最优先考虑的事务。美国战略司令部已经启动一项“对美国太空控制活动进行指导和提升优先级”的新计划。美国战略司令部二号人物,美国空军罗伯特·凯勒中将,10月11日在战略太空与防御会议上说,改进态势感知至关重要,态势感知包括跟踪太空中的所有目标,识别那些对美国卫星构成威胁的目标,保卫美国卫星免遭它们的攻击。  相似文献   

2.
《航天员》2011,(3):57-57
5月10日,美国航天员卡罗尔·鲍勃科和苏姗·赫尔姆斯正式进入美国航天员名人堂。5月7日,他们参加了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庆祝仪式。  相似文献   

3.
作为连结设计与制造的桥梁,制造技术历来就得到了美国军方的重视。自从50年代起,美国各军种就有自己独立的制造技术计划。进入80年代,由于经济、政治的综合作用,美国在制造技术上的霸主地位受到动摇。如美国使用的机床在1986年已一半来自进口;在自动化领域,美国的  相似文献   

4.
安慧 《航天》2012,(4):14-19
1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题为《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的军事战略报告,强调美国虽然面临预算压力,但将努力确保其“军事超强”地位,同时将美国军事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美国在新军事战略中,抛弃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美国的四个空间力量思想学说,以此为线索归纳了美国航天政策的演变历史,认为美国的航天政策已经从庇护所学说逐渐发展到控制学说和高地学说,即控制空间并从空间使用武力。美国空间战略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和强化美国在世界军事航天的霸主地位,控制太空制高点,保护美国在空间的国家利益以及确保美国绝对的国家安全。布什“新太空计划”的提出符合美国的长远空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近期和远期军事意义。  相似文献   

6.
回谷 《航天》2010,(9):56-59
现在,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器之间的空间交会对接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为了建造国际空间站,1994~1998年,美国航天飞机曾9次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飞行,送美国航天员到“和平”号上工作,以取得航天飞机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经验以及美国航天员在空间站上长期生活和工作能力,降低建造国际空间站的技术风险。  相似文献   

7.
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夸下海口,提出了一项“星球大战计划”,也就是所谓的战略导弹防御计划。根据这一计划的设想,美国将在空间建立一个庞大的弹道导弹防御网,用于摧毁世界上任何地方射向美国的弹道导弹,使美国在遭到导弹袭击时就像“在屋顶下避雨”一样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4):45-45
2007年5月24日,美国军方称,由美国陆海空三军、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国家侦察局、国家航空航天局联合成立了一个“太空作战反应办公室”,办公室设立在新墨西哥州卡特兰空军基地,将负责在必要情况下迅速更换或增加美国的卫星,而且能在需要时协调各方力量,主动实施太空战的攻击行动。  相似文献   

9.
《载人航天信息》2009,(3):63-66
早期经历:16岁上大学:本科毕业后,她开始在美国德克萨斯女子大学读研,其间作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研究生会员(1968和1971年)和美国女子大学协会研究生会员(1971年-1972年)进行等离子体化学的研究。1972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担任研究员。1973年在美国旧金山市退伍军人管理局医学中心任化学研究员。  相似文献   

10.
谢懿 《航天》2009,(7):24-27
每过十年,美国的天文学家就会对未来进行一次规划,列出他们最想要的东西。这一做法便得美国天文学界在最核心的问题上形成了统一战线,可以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在2000年天文学家们公布的清单上,下一代空间叠远镜占据了显赫的位置,它将接替哈勃空间望远镜(HST)挑起美国天文学的大梁,并且使得美国天文学继续保持“领跑”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日月 《航天》2010,(1):54-55
第7位踏上月面的戴维·斯科特曾被称为“典型的美国大男孩”,他长得很阳光帅气,甚至可以说是“模特身材”。斯科特于1932年6月6日出生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先后获得了美国军事学院科学学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科学硕士学位;后来还从空军试飞学院毕业。1963年加入美国国家航宇局。  相似文献   

12.
易林 《航天》2009,(9):21-21
“在我的余生里,如果我们连火星都不能抵达,那么我将感到万分遗憾。” 7月20日(美国时间),美国航宇局新任局长查尔斯。博尔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表示自己的态度。一些业内人士指出,这位新掌门人似乎在暗示,他打算改变美国航宇局的未来太空探索计划。  相似文献   

13.
2012年2月7日,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主席帕特里夏A.库伯女士在国会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出口控制、军售和改革:平衡美国利益”听证会上,代表美国卫星产业就美国正在进行的出口控制改革提交了书面证词。  相似文献   

14.
韩石 《航天》2009,(5):51-53
在上世纪70年代,一颗美国卫星拍摄到在里海海面上高速飞行着一种物体,这种物体似飞机又不像飞机,似舰船又不像舰船,美国军方惊恐地称之为“里海怪物”。这个怪物究竟是什么?它紧贴海面飞行的姿态引起了美国军方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15.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后,美国国会一直没有批准该条约。美国国内对该条约是否有利于美国国家安全一直争论不休,要求恢复试验的呼声时隐时现,美国是否会恢复核试验?什么时候可能性比较小?从国际军控形势、美国军事需求及其科技进步等方面综合分析表明:美国最终将恢复核试验,但5年之内恢复的可能性极小,美国在2008~ 2012年恢复核试验的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16.
以请求到美国发射彗星火箭以色列已向美国提出申请,要求在美国用彗星运载火箭为美国国防部发射至少一颗卫星。克林顿政府目前正在研究以方的这一请求。美国在政策上禁止用国外运载火箭发射美国政府的有效载荷,因此以方的上述请求要想获准必须得到克林顿总统的特许。美国...  相似文献   

17.
许彤 《中国航天》2004,(3):29-30
美国总统布什1月14日在美国航宇局总部发表讲话,就美国航天计划的长远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布什表示,他将要求国会5年内为美国航宇局多拨款10亿美元(目前的5年财政拨款为860亿美元)。他提出美国要派人重返月球,在那里建立永久性科研基地,并最终派人登上火星。具体目标及时间安排为:(1)2010年前完成国际空间站建设,而航天飞机将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8.
在2009年初奥巴马即将就职之时,美国宇航工业协会(AIA)基于会员公司提供的信息和资料,从整个航天工业角度出发,完成了《航天在美国国家优先事务方面的作用》报告,力图使新政府深入了解美国航天工业对国家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9.
美国总统布什2004年1月14日提出了美国新的空间探索计划,称最早在2015年让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并建议将月球作为未来载人火星探索的“跳板”。美国出台的这一航天新计划,将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并掀起新一轮的探月热潮。  相似文献   

20.
韩增尧 《中国航天》2006,(7):39-41,46
2005年8月9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在执行完14天的太空飞行任务后,安全返回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此次飞行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的首次飞行。虽然在此前两年半的时间里美国航宇局(NASA)耗资30多亿美元,在六个方面改善了航天飞机的性能,但整个过程并不顺利,可谓一波三折,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让美国人引以自豪的航天飞机日显老态,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这对美国今后的航天事业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