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5月28日,以色列用自行研制的“沙维特”Shavit火箭发射了地平线-5新型间谍卫星。 地平线-5是由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研制开发的新一代侦察卫星,其工作寿命为8年。该卫星将取代1995年发射的地平线-3侦察卫星。1998年以色列发射的地平线-4卫星,由于助椎火箭发生故障,发射失败。以色列设法延长了地平线-3卫星的服役年限,侦察工作由地平线-3来完成。但是大约在1年以前,地平线-3在大气层中烧毁。之后,以色列国防部门不得不购买2000年从西伯利亚发射的以色列私营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11,(6):46-46
以色列国防和工业界官员正在考虑该国“地平线”系列光学侦察卫星下一颗卫星的多种部署方案,包括采用国外火箭发射或采用国产“彗星”2火箭在海外基地发射。考虑采用的海外发射场包括巴西阿尔坎塔拉发射中心和欧洲法属圭亚那库鲁的圭亚那航天中心。以还考虑采用肯尼亚马林迪附近的圣马科发射平台发射新一代“地平线”卫星。  相似文献   

3.
江山 《航天》2012,(9):13-13
作为换取以色列国防部采购意教练机的一项补偿方案的一部分,意大利国防部正在从以方购买一颗高分辨率光学侦察卫星,价值超过1亿美元。这再次显示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间有关侦察卫星分工协议的脆弱性。按照这种事实上的专业分工安排,法国要负责光学系统,而意德两国则专门发展雷达侦察卫星。从以方采购光学卫星的决定似乎也与意航天局发展“光学成像与监视系统”(0PSlS)的规划相抵触。0PSlS项目是要为意国防部门研制国产光学侦察卫星。德国和意大利都已发射了雷达卫星星座。意由4颗卫星构成的“地中海天宇”系统则兼顾军事、商业和民用用户。意方要购买的卫星将具有优于1米的地面采样距离,性能可能接近于以色列2009年发射的“地平线”9光学侦察卫星。该卫星将会采用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的“改进型多用途卫星”2平台。该公司雷达和光学侦察卫星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尺寸虽小,但性能很高。它研制的“地平线”系列光学卫星和“技术合成孔径雷达”雷达卫星发射重量在300千克上下,可由欧洲新型“维加”火箭送人低地轨道。  相似文献   

4.
以色列航天局(ISA)正在研制一颗称作Technion的技术验证卫星,它将在1993年作为搭载有效载荷由阿里安火箭发射。Technion计划是地平线3卫星计划的附加项目。地平线3卫星将于1992年用以色列本国生产的运载火箭Shavit发射。  相似文献   

5.
发射消息     
海射公司10月1日使用天顶3SL火箭在太平洋赤道海域发射了由泛美卫星公司和日本卫星公司共同拥有的银河13/地平线1通信卫星。该卫星装48台转发器,寿命15年,轨道位置为西经127度。其中24台C波段转发器由泛美卫星公司经营,24台Ku波段转发器则由日本公司使用。△印度10月17日在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使用“极轨卫星运载器”成功发射了重1360公斤的“资源卫星”1(即“印度遥感卫星”P6)。星上携带有3台观测相机。△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10月18日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联盟TMA3载人飞船。飞船上乘有美、俄和西班牙宇航员福勒、卡列里和杜克,其…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工程》2010,(4):129-129
据中国航天科技信息网站2010年6月17日报道,两颗瑞典“棱镜”(Prisma)卫星6月15日14点42分搭乘俄罗斯“第聂伯”(Dnepr)火箭成功发射。发射后16min,两颗“棱镜”卫星被释放。卫星进入低地球轨道,  相似文献   

7.
《航天》2009,(5):13-13
3月18日,国际发射服务公司和欧洲卫星公司(SES)宣布,它们已根据去年6月国际发射服务公司与SES卫星租赁公司签订的多次发射协议重新确定了3次质子号火箭发射的有效载荷。2010年底和2011年,质子号将分别发射SES新天空公司的“新天空卫星”(NSS)14和SES天狼星公司的“天狼星”5。另一颗卫星是面向美国国内市场的OS-1卫星,将在2010年初发射。  相似文献   

8.
苏联于1983年12月27日进行了未来小型航天飞机样机的第三次轨道飞行试验,这次发射和回收的卫星代号为“宇宙-1517”。苏联两年来已进行过两次试验。前两次飞行试验的卫星代号为“宇宙-1374”和“宇宙-1445”,它们是分别于1982年6月3日和1983年3月15日发射的。“宇宙-1374”和“宇宙-1445”是从伏尔加格勒附近的  相似文献   

9.
2005年的航天发射次数基本维持了2004年的水平,共进行了55 次航天发射(2004年为54次),其中俄罗斯26次,美国12次,中国5次,欧洲5次,海射公司4次,日本2次,印度1次。这些发射共携带了3颗行星际探测器(彗星、火星和金星探测器)、1架航天飞机、7艘飞船(3艘载人,4艘货运)和65颗各类卫星。全年发射事故较多,共出现3次发射失败和1次部分失败,且均发生在俄罗斯。3次发射失败分别为6月21日闪电M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俄闪电3K军用通信卫星、6月21日波浪火箭从潜艇上发射宇宙1太阳帆技术验证卫星和10月8日呼啸KM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欧空局的“低温星”地球科学卫星。1次部分失败为10月27日宇宙3M火箭在普列谢茨克进行的“一箭九星”发射,其中俄“莫扎耶茨”5科研卫星分离失败,另有两颗卫星失去联络。  相似文献   

10.
2005年5月21日,美国用德尔它2-7320火箭成功发射了“诺阿”N极轨气象卫星。该卫星由洛马公司制造,是美第三代“诺阿”极轨气象卫星(又称“极轨环境业务卫星系统”(POESS))中的第4颗。它入轨后改称“诺阿”18,将替代2000年9月开始运行的“诺阿”16,并与2002年6月发射的“诺阿”17一道工作。工程总耗资高达3.41亿美元。2006年5月24日,美又用德尔它4M 火箭发射了首颗第四代静止气象卫星“戈斯”N(GOES-N,亦即“静地环境业务卫星”N)。该卫星原定于2005年7月发射,后因技术原因而推迟。开路先锋在气象卫星出现之前,场地观测是气象工作者获…  相似文献   

11.
江山 《航天》2010,(8):18-18
6月16日,铱通信公司宣布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签订了4.92亿美元的发射服务合同,将在2015年~2017年间把“下一代铱”卫星送入低地轨道。两家公司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说,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9火箭在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时一次可携带多颗“下一代铱”卫星。  相似文献   

12.
哈萨克斯坦航天局长穆萨耶夫6月16日称,哈唯——颗通信卫星“哈萨克星”1已出故障。该卫星是由俄罗斯赫鲁尼切夫中心设计建造的,两年前才发射升空。卫星无法对指令做出反应,很可能无法修复。穆萨耶夫说,卫星是6月8日失控的。他对由俄方设计的这颗卫星质量不佳表示不满。2006年6月“哈萨克星”1发射时,哈俄两国总统曾到发射场观看。  相似文献   

13.
简讯     
《火箭推进》2007,33(3):51-51
6月1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鑫诺三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0次飞行。从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走过了从常规推进到低温推进、  相似文献   

14.
士元 《中国航天》2007,(10):13-15,17
6月11日2时40分(北京时间7时40分),以色列军方用三级彗星运载火箭,在特拉维夫以南的帕勒马希姆空军基地成功地把"地平线"7照相侦察卫星发射上天。火箭向西从地中海上空飞过,数分钟后进入近地点300公里、远地点600公里的逆行椭圆轨道,沿与地球自转相反的方向飞行。此后,卫星进行了一系列自主操作,包括太阳能电池阵的展开。以国防部官员拒绝透露卫星具体技术数据和先进之处,但称它比以已发射的任何卫星都先进,其中包括今年4月发射的"地球资源观测系统"(EROS)B1。《耶路撒冷邮报》网站说,EROS-B卫星最小可拍摄直径70厘米大小的物体。  相似文献   

15.
自1958年12月18日美国空军发射第一颗低轨道军用通信试验卫星“斯科尔卫星”以来,国外已发展了十几个不同类型的军用通信卫星系统,用以满足远程战略通信和近程战术通信的需要。特别是美苏为了争夺空间霸权,一直在加紧部署战略、战术通信卫星网。截止1982年底,美国、苏联、英国和北约已成功地发射了350多颗试验型和实用型军用通信卫星(见表1)。目前在轨道上服役的战略战术通信卫星系统是:美国的国防通信卫星系统、空军通信卫星系统、舰队通信卫星系统,战术通信卫星系统;苏联的宇宙号军用战术通信卫星系统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地平线军、民用通信卫星系统;英国的天网卫星及北约的NATO卫星系统。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工程》2011,20(4):59-59
据新华社2011年6月10报道,美国“水瓶座”(Aquarius)海洋观测卫星于当日由德尔他-2火箭发射升空,执行观测全球海洋表面盐分、研究海洋环流的任务。“水瓶座”卫星由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和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联合制造,是美国和阿根廷的合作项目。它在美国被称作“水瓶座”,  相似文献   

17.
《航天》2012,(8):6-6
6月15日,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表示,哈已准许俄在拜科努尔发射场进行两次涉及一个新火箭残骸落区的发射。俄哈两国迄今尚未就该新落区达成协议,导致原定5月23日在拜科努尔进行的欧洲“气象业务卫星”B卫星发射以及原定6月7日在那里进行的涉及白俄罗斯、加拿大和德国各一颗卫星及2颗俄罗斯卫星的另一次发射未能如期进行。哈方坚持说,  相似文献   

18.
江山 《航天》2009,(7):10-10
轨道通信公司首席将对2008年6月发射的全部6颗。“轨道通值”卫星提出5000万美元的全损保险索赔。  相似文献   

19.
广 《中国航天》2009,(7):41-42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6月18日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使用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月球侦察轨道器”(LRO)和“月坑观测与探测卫星”(LCROSS).用于对月面进行测绘,并寻找水冰。这是NASA自1998年发射“勘月者”探测器以来首次发射月球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是NASA为重新把人员送到地球轨道以外的地方而派出的首批机器人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01,(1):17-17
本刊讯 我国航天事业进入新世纪后,将迎来更加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仅“十五”期间,预计就将发射30余颗各类卫星和多艘飞船。 “十五”期间我国将要发射的30余颗卫星包括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资源遥感卫星、空间探测卫星等15类。自1970年4月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至今,我国共发射了75颗卫星,其中,我国自行研制的卫星48颗,国外卫星27颗。而“十五”期间将发射的卫星,约占前30年发射卫星总数的一半,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光辉前景。 载人航天工程“十五”期间要实现新的突破。自1992年我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