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王亚冬 《航天》2010,(1):9-9
2009年12月15日上午10:31,火箭承载着第一颗青少年科普卫星“希望一号”,承载着无数青少年航天爱好者和无线电爱好者的梦想与夙愿,喷射着火龙呼啸着向天际飞去。火箭的发射不仅震动了大地,也震撼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70多名青少年航天爱好者以及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航天》2010,(2):40-41
2009年12月15日,希望一号科普小卫星伴随着遥感卫星发射升空。这是我们发射的第一颗用于科普试验的公益卫星。这颗承载着众多青少年科技梦想的科普卫星“体重”达60千克,将执行3项神圣“使命”:建立业余无线电空间通讯、进行太空摄影以及搭载青少年科学实验方案——“天圆地方”。这颗卫星运行在高度120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  相似文献   

3.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中国科技馆新馆,同出席即将在京召开的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全体小代表和部分中外少年儿童一起参加“体验科学、快乐成长”活动。胡锦涛总书记对专为青少年研制的希望一号科普卫星和相关科普活动表示高度赞赏,勉励少年儿童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创新本领,将来努力成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希望之星”。  相似文献   

4.
姚爱英 《航天》2013,(12):54-55
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4周年之际,航天英雄杨利伟给浙江少年寄来了他对孩子们的讲话视频录像和一封情意深深的鼓励信,希望浙江的广大青少年从小立下远大志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祖国未来的英雄。  相似文献   

5.
《宇航学报》2010,31(1)
2009年12月15日10时3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遥感卫星八号"送入太空,搭载火箭升空的我国首颗为青少年研发的科普卫星"希望一号"也顺利进入预定的太阳同步轨道.  相似文献   

6.
《航天》2010,(1):56-56
2009年9月25日,中国北京潞河中学学生董明启程前往俄罗斯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此前,在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为她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拉左夫在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表示俄罗斯和中国之间一直以来都有着很好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近几年来,这种交流与合作有了更深入更广泛的发展,他希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中俄青少年交流活动,让中俄青少年对彼此都有更深入的了解,将中俄的友谊持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7.
《航天员》2014,(3):47-49
《航天员》:当初,成为本国首位航天员,骄傲自豪的同时,是否感到有很大压力?谢赫:的确有压力,但是,我进行太空飞行之时并不是为了荣誉,我希望自己的声音能被更多人听到,自己可以带来一些改变,尤其是激励青少年,让他们好好学习,这是我最关注的。  相似文献   

8.
《航天》2011,(6):60-61
为激发全国广大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提高全国青少年对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的了解,中国科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举办寻梦“天宫”——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竞赛活动。本活动是“开启天宫的梦想”——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普系列活动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宇航学会承办。此次知识竞赛采取书面答题和网络答题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9.
合理的营养和膳食不仅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而且为成年后的健康奠定基础.对青少年来说,一切营养物质不仅要提供能量及细胞组织更新的需要,还要供给身体发育的需要.论文分别从青少年营养特点,青少年的合理膳食,青少年需要热量供给方面提出了参加运动训练的青少年的营养特点和膳食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0.
航讯 《航天》2011,(3):4-4
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命名的青少年航天科学院将于近期在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新馆挂牌。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新馆是丰台区政府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投资2000万元建成的,总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设有航天模拟发射、科技互动、科技体验和科普展示四个学生活动大厅,面向全市青少年开展以航天科普特色为主的高水平培训活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1.
《航天》2012,(8):60-61
2012年5月22日,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广西青少年科技中心、广西科技馆共同承办的2012年“航天科技连着你和我——院士专家校园行”广西活动在广西科技馆正式启动。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科学院院长黄日波,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甘向群,自治区科技厅厅长谢遁堂,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白志繁,自治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朱东,自治区文明办副主任宋家浩,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青少年活动处副处长李挺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2.
《航天》2009,(1):58-59
“科技奥运,梦想航天”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技体验活动是由中国科协、北京奥组委和中国宇航学会共同联合打造的一项极赋特色的青少年科技活动。活动围绕着中国第一颗专门为青少年制造的小卫星——“希望号”奥运星,开展搭载方案评选、小卫星的研制、组装和发射等一些科技活动。  相似文献   

13.
周武  蒋建科  黄希 《航天》2010,(1):4-8
2009年12月15日清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雪越下越大,空气中开始弥漫着大雾。200多名师生来到这里,等待观看中国首颗青少年科普卫星——“希望一号”的发射。“这样的天气能行吗?”一些同学小声地问老师。10时20分左右,太阳终于忍不住了,忽然露出笑脸,变得越来越亮,驱散了雾霾,雪也一下子变小了。  相似文献   

14.
刘一 《航天员》2010,(5):20-22
未来是属于青少年的。太空的未来,同样属于青少年。基于此,世界航天大国均有意识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引领广大青少年走进航天圣殿,以参与互动的形式,点燃他们载梦飞翔的激情。于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青少年学生获得了极其宝贵的、共同参与空间飞行实验的机会,他们的科学实验,可以通过在航天飞机、空间站和卫星上的搭载飞行,而在太空进行。下面,我们就一起循着人类载人航天的足印,看一看国内外青少年学生参与空间飞行实验的情况,感受他们用科学知识追寻梦想的过程,体会航天人对他们的殷殷期待和孜孜教诲。也许不远的将来,他们的实验也会跟着神舟飞船和航天员们一起飞上"天宫",遨游太空。  相似文献   

15.
杨建  薛滔 《航天》2011,(5):22-23
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协和北京市丰台区政府共同创建,具有航天特色的校外教育机构——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以下简称"少科院"),3月26日在新落成的北京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正式揭牌成立。  相似文献   

16.
《航天》2010,(7):36-37
2010年5月17日上午,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和中国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联合主办,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承办的第一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颁奖典礼暨全国大中学生卫星导航科普报告会在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7.
杨建  薛滔  宿东 《航天》2011,(8):16-17
7月11日至16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主办的"两岸同心,我们同行——CASC两青少年航天交流活动"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是国务院台湾工作办公室主办两岸同心,我们同行——两岸万名青少年大交流活动"系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自北、高雄、台中、台南、新竹、  相似文献   

18.
高珂  段月华 《航天》2011,(4):61-61
为普及航天科技知识,激发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培养航天后备人才,中国宇航学会自2002年首次举办"赴美太空营训练夏令营"活动,至今已有近400名师生参与了活动。该项活动深受青少年、教师以及家长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杨建 《航天》2014,(9):63-63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支持,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基金会、"展望新美国"组织共同主办的首次中美青少年航天交流活动于2014年8月举行。 来自大洋彼岸美国的15名师生和来自中国的11名青少年学生,在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四地进行了参观、游览、听科普讲座等活动。  相似文献   

20.
<正>自1961年原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进入太空,尤其是1969年阿姆斯特朗等两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以来,航天技术已经对人类社会的许多重要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人类最高精尖的探索宇宙航天活动不仅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而且触发了人们对未知太空领域的无限向往。青少年是国家和航天事业的未来,面向青少年开展航天科普活动十分重要,但如何科学设计和组织航天科普活动内容,在寓教于乐、激发兴趣、普及知识的同时,能更进一步使参与的青少年有体验、有感触、有启迪,甚至触动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