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航天器工程》2010,(4):118-119
据俄罗斯《观点报》2010年6月1日报道,美国能源部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助理肯恩贝克6月1日宣布,美国发射的一颗用于查明大气层或太空中核试验情况的最新型卫星已经顺利入轨。贝克指出,这颗卫星是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为全球定位系统研制的新一代太空监视设备,配备性能更加完善的仪器,  相似文献   

2.
<正>在连续3天因天气原因而推迟后,美国和新西兰小运载厂家火箭实验室公司的"电子"低成本小型运载火箭5月25日在位于新西兰北岛玛希亚半岛欧尼努伊站的1号发射设施进行了首次试射,但未能实现入轨的目标。火箭按计划完成了第一级点火工作、级间分离、第二级点火和整流罩分离程序。公司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贝克表示,虽然未能实现入轨,但首次试飞就进入了太空为公司快速步入商业运营阶段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公司工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上面级适应初始轨道大偏差的轨道在线规划策略,在上面级初始轨道参数存在较大偏差情况下,通过轨道在线规划,将规划后的控制诸元上传至上面级,使得上面级按照新的轨道飞行,将卫星送入目标轨道或大幅减小卫星入轨偏差,减小上面级由于入轨偏差修正过程中燃料的消耗。该策略可以广泛应用在上面级直接入轨发射MEO、GEO卫星等典型中高轨任务中。  相似文献   

4.
<正>在小运载市场上站稳脚跟后,火箭实验室公司现又打算利用一款平台进军小卫星领域,称这能让用户更快地送卫星入轨。该公司新推出的这款小卫星平台称为"光子",以"电子"小运载所用的变轨级为基础。它打算藉此提供一项端到端的全链条服务,包括用"电子"火箭发射,还包括承担卫星运行工作的选项。火箭实验室首执贝克称,"光子"平台让用户能在上面安装对地观测相机和通信设备等各类有效载荷,而且能比自造卫星更快地把卫星送入轨道。贝克辩称,火箭实验室的一体化理念对创企来说将  相似文献   

5.
王智  王鹏  何磊 《航天控制》2022,(4):33-37
针对直接入轨固体运载火箭的多约束条件,为减小飞行攻角指令大小和飞行轨迹散布,以改善火箭飞行的力热环境和减小入轨点速度损失,提出了一种根据实际飞行情况在线确定级间无动力滑行时间的数值预测方法。首先,在合理的假设下,综合考虑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建立了无量纲化的数值预测制导模型。随后,考虑飞行过程约束和入轨终端约束,制定了级间无动力滑行时间数值预测制导策略和流程。最后,通过数学仿真,表明所提方法在满足入轨点参数及控制精度要求的情况下,大幅减小了飞行攻角指令,缩小了飞行轨迹散布,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国内动态     
第22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3月3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22颗北斗导航卫星。这颗星为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与其它在轨卫星共同提供服务,将进一步增强系统星座稳健性,强化系统服务能力,为系统服务从区域向全球拓展奠定坚实基础。这颗区域组网北斗卫星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国产化。其核心单机皆属国产,部件级国产化率达到91%,相比在轨区域组网中71%的同类卫星有了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7.
据现在飞行网站12月1日报道:俄罗斯的质子运载火箭周六从拜克努尔航天发射中心升空,将三颗Uragan导航卫星发射入轨,这三颗卫星将用来替换俄罗斯GIDNASS全球定位系统。所发射的三颗卫星中,有两颗是标准的Uragan卫星,一颗是Uragan-M卫星,  相似文献   

8.
白瑞雪  李惠子 《航天》2011,(12):11-11
“我给它打100分!”长征二号F火箭托举神舟八号飞船精确入轨后,载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说,这枚火箭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火箭一起,创造了中国火箭入轨精度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9.
1.麦道公司设计的单级入轨德尔它特快飞船2.与德尔它特快飞船类似的一种单级入轨方案3.垂直起飞,机场跑道着陆单级入轨方案几种单级入轨航天器方案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2012年9月9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LSV)从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将法国和日本的两颗卫星发射入轨。  相似文献   

11.
利用运载器动力使多颗卫星进入工作位置的入轨方式分为直接入轨和间接入轨,并分别对这两种方式进行了技术上的初步探讨,给出了运载器所需总能量与卫星均布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平流层发射系统公司到底打算怎样送卫星入轨?这一问题现在终于有了答案。由微软共同创始人保罗·艾伦于2011年创办的这家公司于2018年8月20日宣布,它将采用4种不同的运载工具来开展发射。这些运载器都将由一架载机载带到高空后投放发射。这架载机翼展达117m,是迄今全球建造的最大  相似文献   

13.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2,33(3):64-64
据美国航空航天局网站报道,NASA的"核光谱望远镜阵列"(NuSTAR)于2012年6月13日从太平洋中部海域发射入轨,该卫星将研究黑洞等宇宙秘密。  相似文献   

14.
《航天员》2013,(1):12-12
据NASA网站2012年12月24日报道.NASA将于2013年发射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的“手机卫星”(PhoneSat)。PhoneSat入轨后,全球业务无线电领域将参与其中,上传或下载数据包。  相似文献   

15.
<正>经过2年多的长途飞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首个小行星取样回送探测器"奥西里斯-雷克斯"(OSIRIS-REx,由"起源、光谱判读、资源辨识、安全-表土探测器"缩写而来),2018年12月3日成功地与所要探测的近地小行星贝努实现了交会,12月31日入轨。入轨前探测器进行一系列飞越,使之同贝努表面的距离逐步降至不到7km。它的最终轨道高度将只有1.6km,从而将创下人造探测器绕小天体运行的最近距离纪录。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0月7日12点13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1组"吉林一号"商业卫星发射升空,送入高度为65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遥感应用领域商业化、产业化发展迈出重要一步。本次发射入轨的卫星组星包括1颗光学遥感卫  相似文献   

17.
日本首次入轨的空间飞行计划川将能把870kg的载荷送人LEO(低地球轨道),它的第一次有效载荷是HyflCX空间飞行器将于1996年2月从Tanegashim基地;日的HI发射台作处女飞行,这将作为计划中的不载人HoPe空间飞行器的先驱,2000年后...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2月28日,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首颗试验卫星由俄罗斯联盟FG火箭发射入轨。这是庞大的“伽利略”计划向前迈出的一大步,标志着该计划进入了真正的轨道验证阶段。  相似文献   

19.
<正>俄罗斯联盟2-1a型运载火箭4月28日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进步"M27M货运飞船,但飞船入轨后即出现了严重问题,最终未能完成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的任务。船上载有超过2.7吨燃料、水、干货和其它补给物资。地面与飞船的通信状况在入轨后不久即开始恶化,来自飞船的视频显示飞船出现剧烈翻滚。飞船原拟采用快速对接模式,于发射后不到6小时就同空间站对接。相关部门发现出问题后一度决定改在两天后对接,但因问题的严重性很快取消了这一计划。  相似文献   

20.
航天短讯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2,(5):8+15+23+46+54+61
印度火箭发射法日卫星据报道,2012年9月9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LSV)从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将法国和日本的两颗卫星发射入轨。火箭成功部署了法国的"斯波特"-6(Spot-6)对地观测卫星,也将日本学生建造的Proiteres微卫星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