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迢柳娟 《航天》2011,(10):22-25
2011年9月10日,一对专门设计用来对月球进行引力测量的卫星,GRAIL(Gravity Recovery And Interior Laboratory),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出发,搭乘"德尔它"2型火箭踏上前往月球的3个月的旅程。美国航宇局表示,这对卫星的任务是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测量月球各处的引力强度,这些测量资料结合以往阿波罗计划月震探测的数据,将有望加深人类对月球地质和内部构造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知识资料窗     
知识资料窗月球深测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自然地成为空间探测的第一个目标。自1959年1月2日,前苏联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月球1号以来,美、苏两国已发射了60多个月球探测器和登月载人飞船。对月球探测的方式有:(l)在月球近旁飞过或在其表面硬着陆,利用这...  相似文献   

3.
胡可柔  张国东 《航天》2011,(4):60-60
2100年,月球被人类开发,三分之一的人类住进了月球,而10年后,2110年,我要代表全地球的记者,去采访一下嫦娥,看看这段日子月球的生活是怎样的。 乘载着"嫦娥12号"飞船,我成功登陆了月球,并来到了嫦娥的住所——  相似文献   

4.
宋杨 《航天员》2009,(4):10-15
火星,是一颗令人类永远着迷的红色星球。 人类航天之父,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只永远生活在摇篮中。”仰望苍穹,在遥远的天际,还会有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吗?  相似文献   

5.
天浪 《航天员》2010,(2):66-68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月球是否有水,对于人类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在将来航天员登陆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甚至人类借月球为跳板探索其他星球之时,起到巨大的作用。月球也是最贴近人类情感与心灵的星球,在中国诗人眼里,月可对饮、月能解语、月也多情,而现在,月亮上又有了水的存在,多了水的滋润……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工程》2010,(2):39-39
据NASA网站2010年1月27日报道,NASA与以色列航天局签署了一份合作声明,确认以色列月球科学与探索网络(INLSE)将作为辅助性合作伙伴,加入美国艾姆斯研究中心的NASA月球科学研究所。NASA期待与以色列的这一著名机构开展合作,共享月球科学知识,提高对月球科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正>一前言在人类60年的月球探测历程中,完成了对月球的遥感、着陆、巡视、取样返回等多种形式的探测,获得了大量对月球的科学认识。但在"嫦娥"四号之前,还没有人类的航天器踏上月球背面荒芜的土地进行科学探测。"嫦娥"四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又一里程碑式的任务。该探测器在2019年1月3日上午,实现了人类的航天器首次软着陆月球背  相似文献   

8.
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环月轨道器已发射成功,顺利进入环月轨道,建立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我国已成为国际月球俱乐部的成员,必将对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月球做出自己的贡献.国际上早就有一个外空条约叫《月球协定》,这个协定同我国正在实施的月球探测活动会有什么关系呢?本文试图通过对《月球协定》的分析,探讨我国实施月球探测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3年7月18日,据美国网站报道,国际月球天文台协会与月球快车公司宣布了世界第一个探索球南极的飞行任务。这个商业科学私人企业任务计划在月球快车公司的机器人着陆器上搭载国际月球测台(ILO)。ILO旨在建立一个持久的天体物理观测基地,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月球商业通信系统。月球快车公司CEO罗伯特理查德博士表示,此次任务将史无前例地着陆在月球从未探索过的区域,些区域可能含有太阳系的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10.
航讯 《航天》2010,(11):48-48
9月20日来自国防科工局的消息称,我国利用嫦娥工程影像数据首次申报"月球地理实体命名",最近获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月面上的三个撞击坑用我国著名科学家蔡伦、毕和张钰哲的名字来命名,实现了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科学应用成果在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上零的突破。至此月球上共计以14个中国人的名称命名了19个月球地理实体,包括12个撞击坑、2个月溪和5个卫星坑。  相似文献   

11.
月球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人类自古就对它的神秘充满着好奇,围绕着它的先是各种各样的美丽传说,其后则是人类持续不断的探月脚步。月球探测是深空探测的基础,探月的脚步声此起彼伏,目前,人类的探月活动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人们都想成为其瑰丽面纱的掀开者,各国未来的探测竞争将更加激烈。"嫦娥"一号作为我国月球探测序幕的开启者,将带动我国月球探测和月球资源开发利用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宗合 《航天》2011,(2):18-19
2010年11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嫦娥二号"月球虹湾地区局部影像图揭幕,标志着工程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也为后续工程的预选着陆点揭开了"神秘面纱"。随后,国防科工局还公布了其他几张由"嫦娥二号"卫星拍摄的高分辨率月面影像图。虹湾月图的传回到底具有怎样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月球大地测量学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球大地测量的一个特点是它的观测数据绝大部分都要依赖航天探测器或环月、绕月卫星来获取。月球大地测量的内容可以考虑有三个方面:一是在月球上给出一个有确定定义的坐标参考系,并在其中布测一个控制网;二是确定这一月球参考系的大地测量几何和物理常数;三是求定月球的外部重力场。  相似文献   

14.
空天瞭望     
SMART-1探月器到达月球经过长时间的迂回飞行,欧洲SMART-1月球探测器已于2004年11月15日被月球引力俘获,安全地进入了绕月球飞行的轨道。此后几周内,该探测器将进一步调整轨道,最终将进入近月点300公里、远月点3000公里的轨道。按照计划,它将在2005年1月开始其月面科研工作。SMART-1全称为“小型先进技术研究任务”1,重370公斤,2003年9月底由阿里安5火箭发射升空,是欧洲发射的首颗月球探测器。它的任务包括在月球上寻找水冰。它将首次对月面上的关键化学元素进行全面调查,并将研究月球起源于一颗较小的行星与地球发生的一次猛烈碰撞的…  相似文献   

15.
日月 《航天》2010,(5):56-57
1972年4月16日至27日,37岁的查尔斯理·杜克成为"阿波罗"16号飞船登月舱驾驶员,与约翰·扬和托马斯·马丁利一起,圆满地实现了第5次登月,这位第十位踏上月面的佼佼者在月面停留了71小时14分钟,采集了96.7千克的月球岩石和土壤标本。  相似文献   

16.
国际     
《航天员》2013,(3):9-13
俄罗斯制定新探月计划 3月16日至17日,由布朗大学、俄罗斯韦尔纳茨基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和NASA月球科学研究所共同发起的有关探索月球远地一侧和极地的研讨会,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伍德兰兹举行。俄罗斯科学院航天研究所专家米特罗法诺夫在会上表示,俄罗斯航天科学家们正在制定新的探月计划。  相似文献   

17.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于7月20~23日主办了一次有9个国家的航天局参加的会议,讨论了月球科学探测今后要采取的步骤.会议在设在加州莫菲特场艾姆斯研究中心内的NASA月球科学研究所进行.NASA于7月29日发布了关于这次会议的新闻稿,称会议为开展下一代月球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重返月球——新世纪会出现月球开发热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学武 《中国航天》1998,(12):29-30,34
@司学武奥妙无穷的宇宙是人类不竭探索的动力。1996年12月4日美国航宇局成功发射火星探路者并于1997年7月4日到达火星,这在宇航界乃至全世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兴趣。美国航宇局于1998年1月6日发射的月球勘探者,再一次使科学家和人们的目光投向人类从不间...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踏足寄托了中华民族多少情思的月球,实现了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这是中国航天创造的又一个人类第一次,任务的成功在为航天强国建设踏出重要一步的同时,也再次把我国航天器制导、导航与控制(GNC)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谈及落月过程,"嫦娥"四号着陆器GNC系统主任设计师程铭说:"虽然攻关的过程艰苦卓绝,但看着美妙的落月过程,我们很自豪!"  相似文献   

20.
子力 《中国航天》2007,(7):38-39
在天上的两大发光体——太阳和月球中,美国的“月球侦察轨道器”(LRO)项目感兴趣的是月球。该探测器将在2008年晚秋时节奔向月球,对月面进行测绘,以帮助为人类重返月球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