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再见,2013     
时光像握在手中的柔沙,不经意间从指间悄然滑落。料峭的寒风还未送来漫天雪花,2013年就要向我们告别了。她匆匆地离去,正如她匆匆的来,只留给你我那份抹不去的记忆和温暖。  相似文献   

2.
《航天员》2014,(5):78-78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读到了这本宝蓝色封页的期刊,就这样,此后的每一期我都会很认真的阅读、咀嚼。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我想把自己对这份刊物的一些想法写下来。 航天员,一个我们熟悉却又陌生的名字,一个我们渴望而又不可及的名字。自2005年以来,《航天员》杂志为我们对这些陌生而又渴望了解的名字一一解析、作答,为我们揭晓航天员荣光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读者园地     
《航天员》2009,(3):78-78
读者业信 尊敬的编辑:您好!感谢您能抽出时间来看我的来信!第一次看到《航天员》这本杂志.就深深为它的内容所吸引。透过它,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我国航天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更是看到了我们科技强军、质量建军的信心和努力。  相似文献   

4.
再见,ATV     
《航天员》2014,(4):16-21
北京时间2014年7月30日7时44分,欧空局在法国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ATV-5货运飞船——“乔治·勒梅特”号。这是欧空局发射的最后一艘ATV系列货运飞船,即ATV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5.
<正>各位读者:你们好!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我刊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了!微信公众号会定期更新遥测遥控领域的应用研究及理论研究成果、系统和产品研究、设计、生产和应用,促进学术和技术交流,在第一时间与大家分享航天军事等领域的前沿资讯,为科研技术发展服务,做广大测控  相似文献   

6.
回首“5.12”已是一年。 回首“5.12”,我们分外悲伤;回首“5.12”,我们深深的感动;回首“5.12”,我们无比坚强。因为,在这场气壮山河的伟大抗震救灾斗争中,全空管系统员工用自己的钢铁脊梁为祖国和人民架起空中生命通途,实践了忠于职守、甘于奉献、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空管精神,获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无愧于英雄的空管人!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次准备已久的访问。这是一次走进英雄内心的对话。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到“神舟”六号飞船的预定轨道250千米的高度,飞船飞了10分钟;从北京航天城大门入口到航天员公寓,700米三道警卫,我们走了10分钟;同样的时间,惊人的距离反差,这个英雄人物所亲历的历史显得愈发严肃而伟大。费俊龙回忆他在太空的日子,沉静、从容,自豪而又欣喜那激动人心的115小时,展现了一个热血男儿壮志凌云的率性,更成为整个中国为之动容的精彩。走近英雄,重返历史发生的现场,发掘参与者亲历时的心态,这是我们采访的动机。我们的对话,从预定的1小时延长到整个上午;我们的原始录音中有10 000余字的采访问答;现摘其一部分,将一个不平凡男人的不平凡心声,展现在幸运的《航天员》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8.
《航天员》2014,(1):74-74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好!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崭新的2014年,《航天员》再次与您相见。在此,我们向广大读者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感谢大家在过去一年里对我们的关注和厚爱,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帮助,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相似文献   

9.
《航天员》2013,(5):76-76
亲爱的《航天员》编辑部: 你们好! 在翻阅今年第二期《航天员》杂志时,看到了你们向广大读者约稿,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我顿时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阅读贵刊的感想与你们分享。但我又犹豫了,作为一名从未向刊物投过稿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稿件是否能达到这样一本严谨、专业的杂志的标准而被采纳。而内心想一吐心声的冲动,终于在这炎炎夏日里驱使我提笔。  相似文献   

10.
SERVICE服务标准在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的窗口,它的服务质量的高低不但关系到馆藏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且直接影响到整个图书馆的形象和声誉。在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中引入SERVICE服务标准理念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获得读者对我们的信赖。  相似文献   

11.
读者园地     
《航天员》2007,(6)
对本刊读者的温馨提示尊敬的读者朋友:感谢您对我们杂志的喜爱。您的支持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与鼓励。我们的杂志从创刊到你手中拿到的这期刊物已经连续出版发行了14期。而我们的部分订户朋友是从总第  相似文献   

12.
《航天》2011,(4):29-29
《单程去火星?去不成!》一文发表后,很多读者跟帖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位署名"WADE"的读者说:"我会去的。纵观历史,愿冒生命危险去探索地平线那边世界的,不乏其人。我们是富有探索精神的种族,去往火星是人类应当迈出的下一步。  相似文献   

13.
《航天员》2009,(1)
亲爱的读者朋友: 2009年来临了,编辑部全体同仁在这里向全国所有支持我们的读者朋友们道一声新年快乐,并预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顺心、阖家幸福。创刊至今,《航天员》历经风雨,逐步成熟,三年来,我们始终视传播载人航天科普知识为己任,以得到读者的认可与喜爱为目标,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我们已  相似文献   

14.
钟山 《航天》2012,(1):8-9
惊悉黄老去世的消息,我还在深圳参加某项目的验收会议。记得前不久,我还和秘书讲,再有一个月就是黄老的95岁生日了,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看望他。谁知道,这成了我们永久的遗憾了……  相似文献   

15.
读者问:我们知道,航天员太空行走不容易.跟地面上的行走不只是空间环境上的不同。但航天员到底如何太空行走?与地面行走有着怎样的不同?还有,太空行走.有什么样的危险?若是遇险.航天员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6.
王山而 《航天员》2009,(3):64-65
在上期的“太空谜云”栏目中,刊登了王山而的《暗物质:隐形在宇宙》一文,其对太空中神秘暗物质的介绍,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其实,早在2007年9月,NASA太空网就把宇宙中的10种神秘物质或现象列为了当代科学界最关注的太空10大未解之谜,“暗物质”仅是其中之一。此后,我们还将陆续推出太空10大未解之谜中其他未解之谜,敬请关注!本期,我们推出的是:  相似文献   

17.
贾梦华 《航天员》2009,(3):71-71
太空是一个美丽而遥远的地方。因为美丽.令太多的人向往;因为遥远,很多人又只能通过想象去感受。漫画正是一种以幽默元素再现想象并激发想象的艺术形式,因此从本期开始,我刊特设立“漫画”版块,希望给读者开创一个收获载人航天知识和宇宙探索知识的新园地。  相似文献   

18.
左永亮 《航天员》2013,(2):30-32
2月15日上午9时22分,一颗小行星毫无征兆地从俄罗斯中部的车里雅宾斯克州上空划过,坠落于西北方地区,造成1200多人受伤,20万平方米的玻璃被震碎。针对此次陨石撞击地球事件,以及事件背后蕴含的科学内涵和研究背景,我刊专门采访了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以助读者更科学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这些“天外来客”。  相似文献   

19.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推荐王传善教授的《历史的回顾:我和遥测遥控》,以期读者对我国遥测遥控专业的早期开拓和发展有所了解。王传善教授是我国遥测遥控专业早期工作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在50 年代初期即从事工业遥测遥控的研究和研制工作,历任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室主任、中科院空间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副主任,并曾任中国自动化学会远动技术专业委员会(即今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感遥控专业委员会的前身)第一届、第二届主任委员。以他为第一作者的《远动技术》是我国关于测控技术的第一部专著。  相似文献   

20.
人的一生离不开亲情的陪伴,是亲情让孩子幸福成长,是亲情让老人安享晚年,是亲情让游子魂牵梦萦。作为航天员的他们,最终实现自己的飞天梦,同样离不开亲人的支持、陪伴和鼓励。神十任务前夕,我们专门采访了神十乘组航天员的家属,讲述他们日常生活中鲜为人知的亲情故事,为读者朋友们呈现航天员们另一种独特的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