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4):82-82
2007年5月16日,由中、美、日三国宇航团体共同发起的第11届环太平洋地区国际空间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国探月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称,我国探月二期工程将发射软着陆器和月面巡视探测器。软着陆器在着陆区进行就位探测,月面巡视探测器进行巡视探测。  相似文献   

2.
宗合 《航天》2011,(2):18-19
2010年11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嫦娥二号"月球虹湾地区局部影像图揭幕,标志着工程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也为后续工程的预选着陆点揭开了"神秘面纱"。随后,国防科工局还公布了其他几张由"嫦娥二号"卫星拍摄的高分辨率月面影像图。虹湾月图的传回到底具有怎样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索阿娣  宿东摄影 《航天》2010,(12):10-11
"羊城"广州,这个曾经的岭南古郡、如今的现代化大都市,于11月12日至27日上演了亚运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第16届亚洲运动会。  相似文献   

4.
诸葛言 《航天》2014,(9):14-17
2014年5月16日,俄罗斯发射"快讯"-AM4R通信卫星的"质子"-M运载火箭的第三级出现故障,在飞行546秒后下坠,当时距卫星入轨仅剩50秒,结果造成"箭毁星亡"。 据俄罗斯网站6月8日报道,"质子"-M事故调查委员会已得出了调查结论:事故的原因是组装过程中发生生产事故,导致火箭第三级发动机涡轮泵机组轴承损坏,  相似文献   

5.
航天工业总公司召开第三次工艺工作会在我国航天科技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三次工艺工作会于11月13日至17日在廊坊"航天人才培训中心"召开。刘纪原总经理作了重要讲话,栾恩杰副总经理作了工作报告,曾庆来总工程师、邵锦成经理分别主持了会...  相似文献   

6.
太空新航线     
《航天》2014,(9):10-13
"联盟"号在库鲁发射4颗O3b卫星7 月10日,由阿里安航天公司经营的俄制"联盟"STB/"弗雷盖特"MT型运载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的圭亚那航天中心发射了O3b网络有限公司的第二组4颗O3b中地轨道Ka波段宽带卫星。这是"联盟"号火箭在库鲁进行的第8次发射。  相似文献   

7.
11月16日,第八届珠海航展开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参展,展出的导弹品种、数量空前,在国庆60周年阅兵盛典上精彩"亮剑"的部分新型导弹武器装备近距离呈现给观众;  相似文献   

8.
嫦娥一号卫星的初步科学成果与嫦娥二号卫星的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09年3月1日受控落月,在轨运行495d,一共取得了1.37Tbyte的原始科学探测数据,在此基础上生产出4Tbyte科学应用数据产品。通过对这些科学探测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应用研究,已经获得了包括"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等在内的一系列科学成果,圆满实现了预期的各项科学目标,为推动我国月球与行星科学的研究和后续月球探测工程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嫦娥二号卫星在嫦娥一号卫星取得圆满成功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进,作为探月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将于今年年底前发射升空。嫦娥二号卫星从发射到第一次近月制动所经历的时间由13d缩短为5d,环月轨道高度由200km降低为100km,CCD相机的像元分辨率由120m提高到10m,激光高度计测量月面高程由1次/s提高到5次/s。嫦娥二号卫星将重点开展对月面着陆区地形地貌的精细探测,试验验证相关关键技术,为探月二期月面软着陆奠定科学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2月15日凌晨,嫦娥三号着陆器圆满完成第十三个月昼的全部预定工作,顺利进入月夜休眠。截至12月14日21时14分,嫦娥三号登陆月球已满一周年,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也实现了精心护航嫦娥三号着陆器月面安全工作一年的预定工程目标。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从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3年12月14日21时14分,嫦娥三号安全着陆月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在地外天  相似文献   

10.
《航天》2011,(3):20-21
美国东部时间2月24日16点50分,带着广大航天爱好者选定的"叫醒曲",6位航天员乘坐发现号航天飞机开始执行STS-133任务。此次航天任务是发现号最后一次飞行,航天飞机第35次飞往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也是美国第164次载人航天飞行,  相似文献   

11.
天浪 《航天员》2010,(5):36-37
回首去日,可怕的不再可怕2010年9月13日,"火星500"计划的6名志愿者在试验舱里度过了第105个"飞行日",这项计划也顺利走完了它的第一程。无疑,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志愿者们自然想到了和"火星500"计划第二阶段(105天实验)的志愿者们曾聊过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由嫦娥一号传回的信号绘制的第一幅月面三维立体效果图,2007年12月2日上午出现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据专家介绍,第一幅月面图的虚拟信号早在11月20日、21日两天就传回地面,23日第一幅月面图的三维效果图已基本绘制完毕.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5):535-535
9月19日3时1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第14和第15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我国第二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北斗"导航卫星,也是今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的第三次发射。专家称,此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快速组网技术已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14.
文野 《航天员》2010,(5):12-16
2010年1 0月1日1 8时59分57秒,在熊熊烈焰的托举下,长征三号丙火箭搭载着嫦娥二号探测卫星,在地处天府之国的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号发射塔架上冲天而起,奔赴月球。嫦娥二号在国庆日的成功发射为共和国华诞献上了一份厚重的生日贺礼。同时,中国的航天事业又一次踏上了对月探测的新征程。中国探月工程是国家2006-2020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重大项目之一,规划了"绕"、"落"、"回"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国曾在2007年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该卫星状态良好,实现了所有的科学目标,为中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嫦娥二号卫星事实上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备份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便没有了"备份"的必要。经过改造,嫦娥二号以嫦娥三号先导星的身份示人,为将来要携带月球车落月探测的嫦娥三号踩点探路。"嫦娥"再度奔月,中国的太空探索事业又向前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天地嫦娥手牵手,吴刚相思夜无眠",也许不久的将来,月球的土地上会出现中国航天员的身影。祝福嫦娥二号,祝福祖国!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2009,(11):7-10
2007年10月24日.流传千年的嫦娥奔月神话故事变成了现实.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蛾1号月球探测卫星飞向月球.并于2007年11月20日传回所拍摄的月面图像。它也是中国第一个深空探测器.成为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中国航天史上第三个里程碑。此举还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因而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辛宝恒 《航天》2011,(5):24-25
今年4月22日是第42个"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珍爱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世界各国在"地球日"前后相继开展了各种宣传活动,本刊结合日本特大地震引发的思考,特组了以下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雨水 《航天》2014,(10):62-63
2013年12月2日,携带“玉兔”号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面,“玉兔”号驶上月球。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实施探测器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为此国内相关单位制发了各种纪念邮品,它们见证和记载了这段辉煌的历史。现将个人收集的邮品分为发射篇、测控篇、落月篇、巡视篇介绍如下,希望读者喜欢。  相似文献   

18.
武轩 《航天》2014,(1):10-11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零窗口"发射升空;1时49分,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其实,这只是奔月之旅第一步。从升空到在月球表面虹湾区软着陆,嫦娥三号要经历约13天的旅程,而到最终"玉兔"号月球车释放还得经过三个重要环节:地月转移段的轨道修正、精准制动进入环月轨道和环月轨道的动力下降。  相似文献   

19.
《空间电子技术》2012,(1):67-67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1年12月29日发表的《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未来五年我国将开展载人登月前期方案论证。我国将按照"绕、落、回"三步走的发展思路,继续推进月球探测工程建设,发射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器,完成月球探测第二步任务。启动实施以月面采样返回为目标的月球探测第三步任务。白皮书还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增强现役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发射适应性,发展新一代  相似文献   

20.
雨丝 《航天》2011,(2):54-56
"不屈意志"联合军演、独立反潜演习、"乙支自由卫士"联合军演……"天安"号事件发生4个月后,朝鲜半岛可谓"硝烟弥漫"、"杀气腾腾",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东北亚的军事、政治形势紧张异常,军演俨然变成错综复杂的东北亚政治外交博弈。矛与盾的对决——美韩携手并进朝鲜强势反弹2010年7月25日至28日在韩国东海即日本海举行的代号"不屈意志"的联合军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