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敏捷光学卫星无控几何精度提升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6,(6):25-31
针对敏捷光学卫星无控制点几何精度,提出了区分高频和低频姿态误差、同时考虑定位误差的精化传播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出了低频姿态误差及姿态稳定度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规律,并以满足30m平面定位精度和1:50 000比例尺测图要求为例,进行了定位误差分配和定位精度预估,提出了提高无控定位精度的措施。结果表明:星敏感器低频姿态角误差主要造成了水平位置方向的系统误差,但其在高程位置方向的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卫星前后对称俯仰成像进行消除。当定位精度要求30m量级时,星敏感器低频误差和夹角稳定性不需要在现有卫星水平上加严控制,但是应尽量采用大基高比,同时采用异侧对称立体成像方式,避免系统性低频姿态误差带来额外的高程误差;当精度要求满足1:50 000时,应配置0.9″精度星敏感器,200Hz以上高频姿态测量设备和在轨夹角检测装置,同时将低频误差有效控制在5″以内等,以满足15m平面,6m高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影响推扫成像遥感卫星图像定位精度的各种误差源,给出了一种图像定位精度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分析了侧摆成像条件下高程和目标斜距的不确定性对图像定位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利用“资源一号”卫星遥感图象进行三维信息获取的方法;定量分析了三维信息获取的方法和成像时的误差;给出了误差性曲线。其结论对“资源一号”卫星的三维遥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帆  曹喜滨 《上海航天》2000,17(5):28-33
结合传统卫星总体设计和现代优化设计方法 ,提出卫星总体优化设计流程。首先明确任务目标和任务要求 ,然后用模糊多目标优选方法进行总体方案类型优选 ,最后确定了卫星总体参数优化设计的设计变量、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 ,并且建立起成本、性能、费效比、可靠性和多目标的优化模型。最后 ,对四个单目标优化和多目标优化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商用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及平台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调研了国外近十年发射的商用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较为全面、详细地对比了欧美典型的商业光学遥感卫星的技术性能、指标,总结了其发展思路,并对其卫星及平台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该领域技术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顾及光行差改正的遥感卫星成像模型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光学遥感卫星的几何特性和成像机理,系统地分析了光行差效应对光学遥感卫星对地观测精度的影响。根据光行差效应影响的机理与特点,文章推导出了严格的光行差模型,并通过一个变换矩阵将该模型引入到传统共线方程模型中,实现了模型中光线真方向向量与视方向向量之间的转换。在实验阶段,通过两组实验对本模型的精度和有效性进行了对比验证,首先基于不同侧摆角的模拟影像对比分析了传统模型和本模型的定位精度,然后,结合几何定标的补偿效应,对比分析了两种初始模型及定标后的精化模型在不同侧摆角下的定向精度,进而验证各模型对光行差的改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以有效的补偿卫星影像由光行差引起的几何误差,提高敏捷光学卫星大侧摆成像时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7.
星载遥感器偏振灵敏度带来的偏振测量误差会影响获取数据的准确性,该误差作为系统误差将直接影响到数据应用.文章采用矢量辐射传输模型模拟遥感器(以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为例)入瞳处信号偏振与遥感器偏振耦合特性,分析了遥感器偏振灵敏度分别为2%、5%、7%时,遥感系统的测量误差分布情况,发现偏振耦合误差直接影响获取数据的真实性和...  相似文献   

8.
高精度卫星光学遥感器辐射定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长期气候变化等观测新需求和高分辨对地观测等新手段的发展,空间光学仪器面临进一步提高辐射定标精度的要求。文章从空间光学仪器定标精度的制约因素和全过程定标的实现等方面,分析了国际相关领域的技术进展,并就新型定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出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以美国、法国、印度和日本为例,文章介绍了2000年以后各国已发射的及计划发射的资源卫星及其光学遥感器。  相似文献   

10.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与影像外方位元素精度密切相关.文章针对单景影像直接对地定位和立体影像前方交会定位两种典型情况,对影像各外方位元素在目标几何定位中的误差传播规律进行分析比较,相关结论可供卫星姿控及相机载荷设计方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简称"中型敏捷平台")是我国首个中等规模、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研发项目,其研制目标包括完成平台设计开发、系统级试验验证、4项核心技术与8年寿命攻关、单机产品升级换代等。文章总结了中型敏捷平台的敏捷机动控制技术、高定位精度支持技术、通用化星载数据系统、高效率任务管理技术、整体式微振动抑制技术等方案特点,并对其应用效能进行了分析,例如平台模块化结构的良好任务适用性、通用电性验证平台的高效使用、核心技术的共享应用、新一代单机产品体系的广泛应用。该平台通用性强、任务适应范围广,后续可应用于低轨各类高精度、高效率遥感卫星任务。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工程》2017,(2):7-13
光学遥感卫星成像任务规划的研究对象多以点目标为主,对于区域目标的处理,多是将其转化为点目标后求解,因此存在精度不高和效率过低等问题。同时,还存在对于长时间周期的规划问题耗时过长,以及大区域长时间任务规划性能较差等问题。文章根据卫星成像任务规划的约束条件,建立成像任务规划模型,分析并归纳光学遥感卫星轨道及星下点轨迹的特点,认为星下点轨迹在中低纬度区域的投影可近似认为是直线;通过将区域目标向直线投影,将二维平面区域转化为一维线状区域,对模型进行求解。该方法能大幅降低求解区域目标问题的复杂度,在一维线状区域的基础上对侧摆进行处理,同时能够提高长时间周期规划的性能。利用环境减灾-1A(HJ-1A)卫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大区域长时间成像任务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美国、法国、印度和日本为例 ,文章介绍了 2 0 0 0年以后各国已发射的及计划发射的资源卫星及其光学遥感器  相似文献   

14.
敏捷遥感卫星工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综述了国外商业遥感卫星发展情况,归纳总结了高分辨率商业卫星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特点。在充分调研国外敏捷遥感卫星的基础上,从成像目标需求、分辨率与幅宽关系、立体成像三方面总结出此类卫星的技术特点,阐述了发展敏捷遥感卫星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深入分析了实现姿态敏捷控制的技术途径。利用姿态的敏捷控制能力,研究提出了多点目标成像、立体成像、宽幅拼接成像、动态扫描成像等4种典型工作模式,完成了敏捷卫星主要工作模式的分析与设计,并基于此工作模式要求,提出了敏捷卫星工程实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分多模卫星高分辨率、敏捷成像、高图像定位精度等任务需求,文章从构型和总体布局两个方面,梳理了高分多模卫星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实现途径。通过体系化的数字仿真、试验模拟、在轨飞行等验证手段,对设计效果进行了验证,并分析总结了卫星构型与总体布局特点,对同类遥感卫星的总体设计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SPOT-4卫星上的高分辨率可见光/红外成像仪(HRVIR)的测试目前已告一段落,全部指标均已达到。本文在一般性介绍这种多光谱相机之后,对探测装置、电子系统及探测器拼接及配准所需的相关设备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突出强调新型短波红外通道的温控和机械设计的重要性及配准星上全部通道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国际卫星遥遥产业化的发展,分析了国际卫星遥感市场特点。在对我国卫星遥感产业发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卫星遥感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高层技术决策立足两个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国情,着眼于自身整体优势和国际应用,根据国际地球资源卫星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准确地把握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技术发展方向。科学合理地进行了多谱段及其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器配置,使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多种有效载荷技术性能和指标互补,综合技术指标先进,光学遥感器技术指标整体优势已经突显出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特色,瞻望发展前景遥感器技术水平将明显提高,卫星应用范围将日趋扩大。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对地观测系统已逐步形成立体、多维、高中低分辨率相结合的全球综合观测能力,但尚未建立相关的完善和配套的标准体系,由于高分辨率卫星光学遥感器标准化在与新技术发展对接、系统性以及关键技术标准等方面存在着需求,需要借鉴国外光学遥感器相关标准,在标准体系构建原则与框架以及相关的急需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工作。文章从高分系统卫星光学遥感器标准化需求、标准体系构建、国内外相关标准现状等展开分析与研究,提出急需制定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新型敏捷遥感卫星地面测试缺乏验证手段问题,文章提出一种针对敏捷机动成像过程的新型姿态控制精度评估方法,通过设计星地模型算法,根据卫星的定轨数据和高精度姿态数据计算,可得到星载相机成像点在地固坐标系(ECF)的坐标,并引入地表高程数据以提高计算精度,进行成像点位置精度评估,即姿态指向精度评估;通过计算地表镜下点运动速度等衍生参数,进行载荷成像质量评估。与同条件下地面任务规划数据比对,算法精度误差在10米量级,远小于卫星姿态指向误差导致的成像位置偏离,满足地面分析验证精度需求。该套算法已应用于遥感公用平台、某卫星姿态敏捷机动技术地面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