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深空探测中轨道器 着陆器双程无线电测量时多普勒精度的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深空着陆器双程多普勒测量设计方法。通过对着陆器收发信机的变频链路设计、载波相干转发电路设计、载波跟踪环路参数分析和设计,提出基于着陆器收发信机的载波相干转发处理方法;该方法对接收通道本振、发射通道本振、收发处理时钟进行同源设计,并根据相干转发比,将接收多普勒估计值补偿至发射信标,从而提高了多普勒测量精度。最终,系统实测得到的多普勒频偏精度为1.6mHz。与传统的非同源相干转发系统相比,该方法去除了着陆器晶振的抖动偏差,可实现更高的测量精度,适用于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小行星探测工程等深空探测活动中着陆器的设计和部署。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系统的非白干扰白化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相应的白化系数,将非白干扰转换成等效的白噪声,从而简化了GNSS系统干扰分析过程。新方法充分考虑了相干处理和非相干处理的特点,因而比以往白化方法更适用于码跟踪环节非白干扰的分析;并通过引入新的参数,使非白干扰对码跟踪影响的分析过程得以简化。对于即时通道的干扰分析,新方法同样显示出优越性,可令非白干扰引起的后相关信噪比及载波跟踪误差的分析过程更为简单明确。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可获得更为精确的分析结果。相比以往的非白干扰分析方法,新方法适用范围更广泛,应用也更为简单。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锁频环(FLL)鉴别器存在一步延迟效应和近似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大似然估计器(MLE)辅助锁相环(PLL)的高动态载波跟踪环路。该方法从极大似然估计理论入手,构造多普勒频移的非相干极大似然代价函数,采用非迭代估计方法求取各通道多普勒频移偏差的极大似然估计,与PLL进行融合滤波并计算频率修正量,进而控制本地数控振荡器(NCO)完成载波跟踪。仿真结果表明:在同等环路阶数和滤波器带宽条件下,新方法的响应速度、动态忍受力优于基于FLL辅助PLL的方法,可以跟踪加加速度达到100 g/s的超高动态 信号。  相似文献   

4.
任嘉伟  贾维敏  陈辉华  姚敏立 《宇航学报》2013,34(11):1483-1489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中使用的交替二进制偏移载波(Alternative Binary Offset Carrier,AltBOC)调制信号存在跟踪模糊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非相干鉴相曲线赋形无模糊跟踪方法。该方法使用两个线性组合码与接收信号的互相关组合来实现非相干鉴相曲线。讨论了具有良好抗多径性能的非对称无模糊目标曲线的设定原则。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方程组最小二乘解的鉴相曲线赋形方法。给出了针对AltBOC(15,10)导频信道的权值计算结果并设计了易于硬件实现的跟踪环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使鉴相曲线在最小二乘意义下接近于目标曲线。设计出的跟踪环路相对于传统的AltBOC无模糊跟踪环路,具有更好的抗噪声和抗多径性能。  相似文献   

5.
分析传统的非相干累加算法和差分相干累加算法的性能,针对传统捕获方法性能的不足,给出一种基于广义差分相干累加的高灵敏度GPS捕获算法。该算法采用多路差分相干累加的实现方法,不增加预相干累加时间即可达到理想的噪声压制效果,与传统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噪声压制性能。文中还分析了该算法受数据比特跳变和残留载波多普勒频移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广义差分相干累加算法可以使捕获灵敏度提高3dB左右,能够在无辅助信息条件下使用400ms的采样数据捕获到强度为-150dBm的信号。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天基雷达杂波消除、高分辨率的角度估计和广域监视功能,采用三通道相位中心偏置天线(DPCA)/monopulse(单脉冲)信号处理系统。天基雷达的运动和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每一点的杂波都产生了附加的多普勒成分——距离游走效应。距离游走与距离重叠效应相结合,显著地降低DPCA处理算法的杂波抑制性能。针对距离游走效应在相干处理阶段进行反向补偿、在非相干积累阶段采用线性内插的方法进行校正,针对距离重叠效应采用基于普罗米修斯结构的波形分集技术进行校正。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距离游走和距离重叠综合补偿方案显著提高杂波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卫星通信系统测试扩频信号源需具备自检功能。文章利用MATLAB的可视化工具箱Simulink建立了直扩通信系统的仿真模型,为扩频信号源自检程序设计提供参考。采用滑动相关捕获算法、单△值非相干延迟锁定伪码跟踪环,实现了伪码同步。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无误码地恢复发端原始信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利用跟踪中继卫星系统(TDRSS)信息的单向多普勒定轨技术。分析了单向多普勒测轨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法,推导用于自主定轨算法的卫星轨道测量状态及观测方程。讨论了影响滤波精度的状态变量和动力学模型精度等多种误差源及其该方法能达到的测轨精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讨论改善半主动雷达寻的中程舰空导弹低空性能的技术途径.除适当选择雷达参数如波长、波束宽度、脉冲宽度等来尽量减小海杂波强度外,抑制海杂波主要依靠多普勒效应.跟踪雷达中的动目标显示与动目标跟踪,以及全程连续波半主动雷达号的制导体制都是利用了多普勒效应来抑制海杂波,使目标从杂波中区分出来.此外也可利用频率捷变对海杂波进行去相关、然后积累的方法.对于海平面的镜面反射,可以选择垂直极化及利用其布鲁斯特效应来减弱镜象的影响.跟踪雷达可采用定角偏轴开环跟踪方式减弱多路径效应而实现低角跟踪.导引头也可利用目标与镜象的多普勒分辨力来区分目标与镜象,实现对目标的跟踪.  相似文献   

10.
由非相参频率捷变雷达中冷跟踪的误差分析表明,要提高跟跪精度,一方面从提高冷跟踪系统稳定的开环增益入手,另一方面又要求冷跟踪系统具有快速跟踪的能力。因此,整个系统各环节不仅应有足够的开环放大系数;而且还应有较大的带宽。当然,提高系统各环节的放大系数是提高跟踪精数;而且还应有较大的带宽。当然,提高系统各环节的放大系数是提高跟踪精度的最简单的方法。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仅调整放大系数并不能使跟踪系统的  相似文献   

11.
双频系统含有双频多普勒测速、数传及遥测三个分系统。本文提出双频组合(随机)测速误差、测速分系统的及整个双频系统的最佳功率分配等概念和公式,最佳设计方法和一个简便迅速的图解法。利用此法可将双频系统发射机耗功降至最小值,或反言之可提高有关分系统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稳频率源如何影响雷达测速精度问题,构建基于频率源分析雷达测速精度的理论模型,利用同步校频和互备双锁相环(PLL)改进方案实现了高稳高可靠频率源,然后通过静态模拟试验和动目标跟踪试验,分析频率源幅度、准确度、稳定度及同步校频、锁相环等模块对多普勒和测速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锁相环能够提升频率源短稳,降低雷达测速随机误差,同步校频能够减小本地铷钟与外部基准的频差,减小雷达测速系统误差,通过双源和双锁相环的设计,频率源切换或锁相环路切换时,也能够保证测速雷达系统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3.
针对深空通信高动态低载噪比微弱信号跟踪精度低、稳态均方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动态低载噪比信号跟踪的分级异构凸组合线性预测器算法,该算法将归一化最小均方算法(NLMS)和最小二乘算法(RLS)进行分级异构凸组合,给出了算法的结构、跟踪精度联合优化设计方案和最优参数选择的方法。在载噪比(CNR)为10~30dB-Hz、载波多普勒频移为-300~300kHz、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为-800~1200Hz/s、码速率为20bps条件下对分级异构凸组合线性预测器跟踪性能及跟踪精度指标(归一化均方根误差)进行了仿真。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线性预测器与分级同构凸组合线性预测器相比,算法运算量减少、信号跟踪精度提高、收敛速度加快。因此,该新型结构线性预测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贺靖  谭鸽伟 《遥测遥控》2023,44(6):80-89
本文研究了一种适用于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地面动目标成像与参数估计的方法。首先,建立FMCW SAR系统下的动目标回波模型,通过多普勒频移补偿和时频代换,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Keystone变换校正动目标回波距离弯曲的方法。其次,用Hough变换去估计动目标距离向速度,并据此进行距离走动校正。最后,采用Wigner-Hough变换估计动目标的多普勒调频率,通过补偿二次和三次多普勒相位实现动目标的精确聚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参数估计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估计的参数对动目标成像有较好的聚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分辨率空间对地观测项目的实施,对卫星平台的自主在轨实时定轨提出了新的需求。由法国发展的DORIS实时定轨系统虽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对地观测平台,但该系统从未公布其原始数据和数据处理的技术细节,因此本文尝试利用DORIS地面主控站提供的ENVISAT标准格式多普勒数据,假设星上自主定轨时采用相同的数据,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仿真)自主实时定轨。计算表明仅考虑简单的非球形引力模型,对于位置误差1km,速度误差1m/s的初始条件,2小时后滤波趋于稳定,滤波精度为十米量级,速度精度为厘米每秒级。为提高滤波计算效率,对坐标系统转换进行简化后,定轨精度仍在十米量级。基于DORIS仿真测量数据滤波计算表明,随着测量精度的提高和每圈观测弧段的增加,滤波计算的精度也会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低轨双星时差频差定位系统在对运动目标定位中忽略其运动速度会引起较大的定位偏差以及定位跟踪的初值选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对运动目标的双星时差频差信息融合主星的二维到达角(AOA)信息的融合无源跟踪新方法。首先建立测量模型和等高程目标运动状态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方法对运动目标进行跟踪定位。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可达到克拉美‐罗下限(CRLB ),且收敛后对目标的速度和航向估计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从测量原理上分析了航天器自旋对地基无线电测轨数据的影响,提出了测距和多普勒测速自旋影响修正方法,该方法也可用于估算航天器天线安装位置与自旋轴的距离。利用修正方法对嫦娥二号地月转移飞行段的地基测距与多普勒测速数据进行处理,解算的嫦娥二号天线安装位置精度在厘米量级。使用修正后的测距和多普勒测速数据,并融合时延与时延率测量数据,进行定轨计算,结果表明,使用修正后的测轨数据对事后定轨计算有近50m的精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