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航天》2009,(5):47-47
由于美国空军“宽带全球卫星通信”(WGS)2通信卫星发射推迟.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已在4月初决定把其“月球侦察轨道器”(LRO)的发射时间推迟到不早于6月2日。LRO是NASA 2020年前利用“奥利安”飞船和“牵牛星”登月舱重返月球计划的一项先期探测任务.与其同时发射的还有一个称为“月坑观测与探测卫星”(LCROSS)的探测器.用于寻找水冰。LRO和WGS-2均要采用宇宙神5火箭在卡角空军站的同一座发射台发射。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09,(11):38-39
NASA的“月坑观测与探测卫星”(LCROSS)探测器及随行的“半人马座”火箭上面级10月9日成功地对月球表面进行了两次撞击。NASA称.科学家们将对探测器上的仪器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判断是否有水存在。撞击目标是月球南极一座终年不见阳光的月坑.称为卡比厄斯。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11,(9):47-48
德尔它2-7920H-10C型火箭9月10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NASA两个“重力恢复与内部实验室”(GRAIL)月球探测器,即GRAIL—A和B。这是德尔它2火箭从卡角空军站进行的最后一次发射。发射曾因天气和技术问题推迟两天。这项任务旨在探测月球引力场的细节.以期制作迄今最精确的月球引力图。观测数据会有助于确定月球从月壳到月核的内部构造.  相似文献   

4.
谭乐 《中国航天》2009,(8):40-43
继日本、中国和印度2007~2008年相继发射月球探测卫星之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又在2009年6月18日一举发射两个月球探测器.其中一个要对月球进行猛烈撞击。这将使全球月球探测活动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08,(5):45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正计划用一个小型轨道器来研究月尘的秘密。称为“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测器”(LADEE)的该探测器将耗资8000万美元,拟搭乘发射另一个探测器的火箭飞向月球,发射时间是2011年。此次探测任务将持续100天,研究对象是月球非常稀薄的大气和无处不在的月尘。NASA正在推进重返月球计划,拟在2020年前让宇航员乘“牵牛星”着陆器重返月面。为此,对月球大气及其附着性很强的尘埃有清楚的认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12,(1):57-58
经过约3.5个月的迂回飞行,该局两个“重力恢复与内部实验室”(GRAIL)月球探测器,即GRAILA和B,分别于2011年12月31日和2012年1月1日点燃主发动机,进入绕月球运行的近极椭圆轨道。  相似文献   

7.
轨道科学公司的“人牛怪”5运载火箭9月6日深夜在NASA位于沃洛普斯岛上的沃洛普斯飞行设施发射了NASA的“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测器”(LADEE)。这是“人牛怪”5火箭的首次发射,也是沃洛普斯飞行设施首次用来发射深空探测器。“人牛怪”5是“人牛怪”4的衍生型号,由退役弹道导弹改装而成,加装了一个上面级,以便能执行静地转移轨道和行星际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14,(5):54-55
因燃料耗尽,NASA“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测器”(LADEE)4月18日按预定计划高速撞击了月球背面。撞击发生在美东部夏令时18日0时30分至1时22分之间,估计撞击时速为5800公里。NASA将利用其“月球侦察轨道器”来找出撞击地点,并了解更多撞击情况。  相似文献   

9.
简要描述月球探测的意义以及国外无人月球探测器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着重介绍和分析月球探测器设计中的轨道设计和构形设计,提出我国发展月球探测器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天兵 《中国航天》2007,(11):49-54
从地球到月球不但距离遥远,将近40万公里,而且月球自身还在围绕地球进行公转,平均运动速度1.023公里/秒。因此,  相似文献   

11.
12.
At 11:17 on January 9,a LM-4B carrier rocket lifted off from the Taiy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sending the first high-precision civilian stereo mapping satellite of China,Ziyuan 3 (ZY-3),into its preset orbit,marking the first launch mission of 2012 a success.A small satellite of Luxembourg,VesselSat-2,was launched aboard the LM-4B as well.The ZY-3 satellite weighs 2650kg with a design lifetime of 5 years.The satellite was built to acquire rapidly the  相似文献   

13.
美国新的国家航天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晓雨 《中国航天》2006,(11):21-25
总统于2006年8月31日批准了一项新的国家航天政策,确立了用于管理美国航天活动行为的总体国家政策。这一政策取代1996年9月14日颁布的《国家航天政策》(《总统决策指令/NSC-49/NSTC-8》)。1.背景50年来,美国在空间探索与利用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建立了牢固的民用、商业  相似文献   

14.
Shock–acoustic waves generated during rocket launches and earthquakes are investigated by a method developed earlier for processing data from a global network of receivers of the GPS navigation system. Disturbances of the total electron content in the ionosphere accompanying the launches of the Proton, Soyuz, and Space Shuttle space vehicles from the Baikonur cosmodrome and Kennedy Space Center launch site in 1998–2000, as well as the earthquakes in Turkey on August 17 and November 12, 1999, were analyzed. It was shown that, regardless of the source type, the impulsive disturbance has the character of an N-wave with a period of 200–360 s and an amplitude exceeding background fluctuations under moderate geomagnetic conditions by a factor of 2–5 as a minimum. The elevation angle of the disturbance wave vector varies from 25° to 65°, and the phase velocity (900–1200 m/s) approaches the speed of sound at heights of the ionospheric F-region maximum. The source location corresponds to a segment of the booster trajectories at a distance of no less than 500–1000 km from the start position and to a flight altitude of no less than 100 km. In the case of earthquakes the source location approximately coincides with the epicenter.  相似文献   

15.
公元2007年6月1日凌晨,四川西昌。群山颤动,大地轰鸣,长征三号甲火箭拔地而起,直刺苍穹。当人们还沉浸在睡梦之中时,“鑫诺三号”广播电视专用卫星已被准确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00次飞行,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航天发射超过百次的国家。担负此次发射任务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自动化程度较高、综合发射能力较强的航天发射场。组建37年来,历经47次发射,该中心先后将4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为我国跻身世界航天大国之林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广 《中国航天》2006,(11):20-20,25
美国总统布什已批准了一份全新的国家航天政策(全文另发),为用于管理美国航天活动行为的一项总体国家政策开了绿灯。这份新政策不仅支持探索月球、火星和更遥远太空的安排,还对“9·11”恐怖袭击后的世界局势做出反应,如指出了对美国国内外情报搜集的需求。这份新的航天政策称,  相似文献   

17.
大行星、月球和小天体环绕型探测器的轨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环绕型探测器的轨道,以具有不同物理特征的大天体(金星、火星和月球等)为例,根据它们的质量大小(决定其引力作用范围的大小)、密度分布和形状特征(决定其非球形引力场的特征),具体阐述了它们各自环绕型探测器轨道的可能形式和不同的变化特征,另外介绍了小天体探测时的两种伴飞形式。关于环绕型探测器的轨道特征,如月球无大气,对其低轨探测器而言没有能量耗散影响,却同样有轨道寿命问题,而且由于其质量分布不均匀,这种现象还与轨道倾角有密切关系;而对火星的环绕型探测器而言,尽管有类似现象,但与轨道倾角的关系却大不相同。这些重要的轨道变化特征,可为深空探测中目标轨道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10,(9):13-20
<正>航天时代始于两个超级大国为安全和威望而展开的一场竞赛。它带来的机遇是没有界线的。随后几十年里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出现了根本性转变,而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空间的利用。空间系统已把我们带往其它天体,并把人类的视野拉回到宇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武器新概念——网火精确打击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海 《中国航天》2004,(6):37-39,43
“网火”系统是为了满足美国陆军的“目标部队”规划需求而提出的。它率先采用“网络中心”的概念,应用模块化设计,将原本集中在少数几种较大、较重型武器的主要战术功能分散到一系列较小、较轻的平台上,以一套精确导引的火力支持系统提供对远程、点目标的有效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